盛发强:户外服务将是探路者下一个重要战场

业界 8年前
对大众消费者而言,北京马甸桥西南角并不值得专程过去,在探路者董事长盛发强眼中,那地方是户外爱好者的宝地:探路者2006年在那开了旗舰店,和三夫等户外品牌毗邻,将马甸这个角落经营成户外爱好者的一个小众商圈。最迟在2016年,售卖户外装备的探路者旗舰店,将会全面翻新,装修方案正在评估中,盛发强设想,新店产品类目更细分,要引入户外旅游服务,打造一个“体验+服务”的平台。

自2009年10月上市,探路者的营收从2010年的4.34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7.15亿元净利润从5389万元增至2.94亿元,其中,2010-2013年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在50%以上,2014年的增长率只有18%,毛利率也有所下降。当下,探路者要解决两大课题:寻找增量、改变单一的商业模式。

盛发强表示“户外”和“体育”是运动的不同分支,差异显著,比如同样是跑步,马拉松属于体育范畴,越野跑更偏向于“户外”类目。至于装备供应,体育一般针对具体类目提供相对标准化的产品,而户外环境更极端,针对不同野外环境,对产品有特定要求,比如登山服的设计,并非越保暖越好,而是要在轻量化、速干和保暖间取得平衡。

探路者坚守的领域一直是户外而非体育,在盛发强看来,中国户外市场的潜力受到客观环境压制,远未释放。“美国有流行的房车文化,有2万块以上的野外露营地,且根据骑行、登山等主题高度细分。国内露营地加起来不超过200块,当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国内户外市场一定会有飞跃发展。”盛发强举例说,美国户外运动产品年人均消费890元,韩国600元、欧盟300多元,而中国户外用品年人均消费只有23元人民币。

谈及增长时间窗口,盛发强认为,户外用品2015年已有回暖迹象,2016年、2017年迎来回升,2018年将达到20%的增幅,尤其冬奥会的承办将推动产业上行。盛发强说:“国家号召3亿人上冰雪项目,哪怕真正只有1亿人,其中三分之一购买滑雪装备就是200亿元,探路者在行业领先,占据十分之一的量,就有20亿元的销售,抓住这类线索很重要。

盛发强相信,户外消费和人均GDP存在紧密关联,他本人进行了大量研究:当人均GDP在1500美元时,保龄球开始兴起;人均GDP到6000美元时,跑步兴起;上升到8000美元时,骑行和滑雪会流行;当人均GDP过万美元,划艇等水上项目崛起。对企业而言,提前布局的时机非常重要,探路者在户外装备领域主要定位登山、滑雪、户外徒步和越野四大领域,同时针对骑行推出品牌阿肯诺(ACANU)提前卡位。

2015年上半年,公司6.76亿元的收入主要由探路者主品牌贡献,而户外服务将是探路者下一个重要战场。

盛发强介绍:以美国经验看,户外装备、户外服务、户外经济三者体量的比例是1:5:16,户外装备的源头是户外活动,户外服务不但市场体量更大,且能拉动户外装备的增量,探路者要稳定“1”,做透“5”,再拉动“1”……。

滑雪场是探路者布局户外服务的重点,其已在中国北方的滑雪场提供一系列培训业务,盛发强正在规划建造自有滑雪场:“大家常认为滑雪场只能在北方建,其实有一定海拔高度的中部地区,利用自有的造雪和保雪技术,一样可行,而且可以避开北方市场的高竞争环境。探路者体育事业群的规划是,在2021年,滑雪场总量突破50家,年综合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

探路者的商业模式正从产品供应商转变为服务提供商,除了滑雪场,其线下布局可能涉及户外体验和度假村相结合的“多功能中心”,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户外度假体验,打造某种意义上的“户外迪士尼”,甚至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户外旅游规划。

“去美国一号公路自驾游,这种业务肯定不是我们的菜。”盛发强开玩笑说,探路者将提供“沉浸体验式”的户外旅游,需要规划师的专业技能,比如去亚马孙热带丛林记录和观察金刚鹦鹉的数量;去非洲根据树木的变化观测大象和黑犀牛的数量变化……

作为一个平台,探路者会帮助用户与“旅行规划师”进行对接,为用户统筹相应的旅游资源,设计户外旅游用品清单,盛发强表示,“清单”绝对不限于探路者,而以最适合消费者为前提。业务扩张也带来组织结构的变化,探路者已宣布将采用“控股集团”架构,明确旗下三大事业群:体育事业群、户外事业群、旅行事业群。盛发强表示,他已不太过问公司具体业务,而是专注战略研究,推动组织资源协同,除了文化、沟通等软性手段,其推进的“云项目”正是服务于公司资源整合的,每一次有效协同都可能并入到“云”上,被定义为正式制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