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O总监TOBIAS GRÖBER :中国市场急需改变

业界 8年前
ISPO总监TobiasGrÖber接受了媒体采访,畅谈了动荡的中国股市,中国人对于运动的激情,以及近年中国户外和滑雪运动市场的变化。

GrÖber先生,过去几个月中国股市经历了一个极其动荡的时期,股市曾暴跌甚至停止交易。在ISPOBEIJING即将召开之际,这样的情况会否导致欧美品牌和零售商对中国市场产生忧虑?

Tobias GrÖber:关于此的媒体报道确实很可能给大家带去忧虑。但我们换个角度或更深一层思考,就会真正看到中国的发展,她已经从一个劳动密集型市场转变成消费驱动市场,我们将之称为“新常态”。中国正在从第二甚至第三世界国家转变为第一世界国家,全球运动用品市场也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努力,就为了能够接触到中国消费者。

像中国这样如此重视体育运动,是很少见的。

中国不再是以前的中国。虽然她仍崇尚共产主义,并将运动员的表现和体育运动成绩作为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到了今天,运动已不再一件为国家为政府做的事,对于运动的热情,已经是发自人们内心的意愿。好比以前因为一个人体型合适就强迫他练体操,当然不如现在这种运动激情更持久。

未来哪些方面将会发展最强劲?

纵观中国社会及其发展,未来5-10年将有这3大明显的趋势:首先是政府正大力支持的健康及健身运动。中国人现在希望更动感地度过业余时间,并变得更加健康。因此也带出第二大趋势:过去很久都不受重视的环保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大家都无法忘记北京雾霾中所有人戴着口罩的景象,中国因此急需改变。第三是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冬季运动越来越热,我预感它会像当年的公路跑和越野跑一样迅速发展蔓延。

中国跑友和西方国家跑友有什么区别?他们的消费习惯一样吗?

中国人非常爱热闹,很享受一群人一起跑步。同时有空一起运动也是商务人士的社交手段。在运动用品的品质要求方面,中国跑友不输西方同好。可穿戴设备也逐渐成为主流。

你前面提到了可怕的中国空气质量,那么中国跑友是怎么锻炼的?

我在中国有次非常有趣的经历。我参加了某届ISPO BEIJING的早餐跑活动,当时出了空气污染预警。主办方因此建议不要到户外跑步,但我还是坚持出去了,而且没感觉到空气有什么不对。当然长期这样做肯定有损健康,我也不建议你学我这样。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看到很多很多人在跑步。即使是拄着健走杖健步走的老人,也遍布户外和公园。而各种马拉松赛事,也是层出不穷,异常火爆。跑步正成为全民运动。即使空气实在太差,人们也会去健身房跑。

户外运动在日韩等国非常主流,那么在中国呢?

在中国什么都发展得特别快,户外运动市场也不例外。过去几年的发展速度惊人,近年才逐渐巩固。运动用品的销售有点无序,从业人员也没有经过理想的训练。这也意味着我们仍有改进空间。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要达到市场饱和,欧洲要花25年,中国10年就够了。中国市场有大量品牌已经凋零,行业进入洗牌阶段。但户外运动用品这个市场仍在。

品牌商和零售商如何才能重振市场呢?

目前户外用品市场还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品牌和零售商应该向西部二三线城市发展。中国内陆城市与上海等大城市的差距还非常大。

具体怎么做呢?

在中国有个说法:离海岸线远一公里,就落后一年。同时中国的地理变化也非常大,囊括了山地、沙漠、甚至热带地区。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些因素都是制定商业战略时必须考虑的。不管你制定怎样的策略,目标是不变的:让越来越多人接触户外运动。

即使还有6年北京才举办冬奥会,我们在2016年ISPO BEIJING以及同期举办的ALPITEC展会上已经感觉到了冬季运动行业的繁荣:滑雪场的设计建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话题已成为焦点。为了冬奥会,中国政府将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冬季运动建设中,也使中国人民能更容易地接触和体验冬季运动。本届ISPO BEIJING的展商中,滑雪设备制造商数量大幅增加,而ALPITEC的面积扩大了一倍。

我们如何看待中国滑雪运动市场?它到底有多大?

以北京为例,连接冬奥会滑雪场所在地张家口的高铁正在建设中,将使旅程从4小时缩短到30-45分钟。全国大约500个滑雪场的交通和便利设施都在扩大,这与曾经滑雪运动员还要靠驴车运上山的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现在中国人已经会去欧洲滑雪,还有众多例如明星、专业运动员等公众人物,也在玩这项运动。市场正需要专业单板和双板滑雪教练,整体方案亟待完善。

欧洲人更倾向于租用滑雪装备,减轻旅程负担。那么中国滑雪爱好者呢?

在中国也是租用装备的人越来越多。这也难怪,如果我之前都没有玩过这项运动,怎么会一来就买好一套完整的装备?而且有趣的是,单板在中国更流行,尤其是对孩子们,因为这更容易上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