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论坛:品牌借助赛事扩大影响力此路可通?

业界 8年前
6月29日,金陵会议中心扬子厅,行业前沿资讯,与户外行业领袖来一场头脑风暴。行业调整期的日子让所有户外人更可以潜心钻研,仔细思考经营之路。每个人都想发问“究竟行业发展趋势将导向何方?就在今天第二届COA户外高峰论坛将为你指点一二。

如今许多品牌商都在谋求赞助大型赛事,来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今天上午的第二场分享会当中,各位嘉宾就品牌借助赛事扩大影响力一问题进行了分享。

主持人:思凯乐品牌创始人兼CEO:曾花
嘉宾:KAILAS品牌创始人兼CEO钟承湛、三夫户外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恒、善跑体育董事长兼CEO蔡永军、尼奥公关总经理王宝顺、千百度传播集团/美耶体育董事长杨继川

拿马拉松来举例,过去的两年中以10倍的速度发展,许多品牌商都接到各种各样的赞助邀请。而对于品牌商来说在这些赛事当中应该如何取舍?怎样借助赛事来扩大品牌影响力?怎样选择赛事合作呢?

钟承湛:目前赛事很多多到数不过来,我们户外品牌最主要是看你自己品牌定位,你的诉求是什么决定你所赞助的赛事。在座品牌主要分成两类,一类就是寻求知名度,我赞助这个赛事有更多的曝光。另外一种打造品牌美誉度,高端,你的产品很好,大家用起来很开心,这种就是公关型赞助,就是寻找你合适很关键。

蔡永军(跑步是目前炙手可热的类目)我了解2015年应该是超过200场城市马拉松,各种各样的路跑有1000场,参与人数超过1000万,数据是非常惊人,而且这个数据在持续增长过程中。

王宝顺:确确实实什么样的活动适合于品牌,不是一个赛事问题也不是活动问题。就是说你一定要找有价值的活动,什么是有价值的活动,最终参与者觉得值这就是好活动。第二是活动要有一定的规模,如果很小很多俱乐部,不是说不好,很多俱乐部做了很多活动,可人数太少,未来没有太多的发展;第三是活动要可持续,如果不持续做一两年没有了,帮助是没有的;第四是要有文化,文化跟你的品牌要结合,我们一定要有这四方面,不论是赛事还是活动都应该具备这四方面。
曾花:杨总给我们普及一下,目前市场来看,这边你有很多赛事,组织赛事机构有多少,这些赛事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张恒(一同成长):我们三夫做市场的方向,推广三夫,让更多人参与户外。2014年出现明显的变化,2014年之前我们每年做三到五场完全是自娱自乐的赛事,大家一起去登山赛,很少有赞助产品,2014年做了将近10场赛事,就开始有点商业化,2015年我们快速组建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当时就已经有10个人左右,所以2015年组织了30场赛事,很快就开始盈利,今年三夫专业赛事会超过60场,有一个三夫赛事部30个人,就专门组织各种赛事我觉得进入一个战果时期,逐步开始沉淀,会出现一些很好的赛事。

杨继川(看好越野跑):首先介绍我,我是千百度传播集团的董事长,同时也是美耶体育的创始人董事长,所以我是传播行业的老人,又是户外行业的新兵,美耶三年前进入户外行业,五年前进入体育行业,我们现在了非常适当的用户跑酷,我们成为跑酷中国的主要力量,我们做了全国四件跑酷大赛,这个项目今年还是在酝酿新的形式,三年前我们第一次来进入户外运动是越野领域,我们做了全球商学院成人挑战赛,KAILAS一直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三年前做体育赛事我们有一个想法,大家都知道戈壁之路、玄奘之路,这些人从玄奘之路下来,他们应该到哪里去?后戈壁时代应该给这些人群,提供一个出路,因为他们不需要跑步赛,他们需要感知和体验,所以我们针对这样现实的情况,也针对这样个需求,我们做了戈头叛逆,保持非常好的沟通来做这样的三天两夜的穿越,这个赛事到现在已经第三年,所以说也希望大家能关注,也非常欢迎大家的参与,刚才周总问我说,我更关注越野跑本身,包括我们的登山,包括4G越野等等,我们有部分参与,有部分继续关注,越野跑一定是非常大的趋势,我认为更有被挖掘的空间和增长点。

如何让人们在赛事中记住品牌

杨继川: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尖锐,我想是这样,我想从两个角度回答。第一个千百度虽然是媒体公司,转过来做赛事,我是两个角度,我们之前帮助品牌一起启动赛事,我们作为赛事运营方也拿我们优势吸引品牌跟我们一起玩,这两个角度换位不一样,从传统领域来说,一个品牌要借助体育赛事本身有三个阶段,现在好多大家有赛事有营销,好多品牌就那样不了了之,也是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这是一个怪圈,是我们大家要探讨。从三个问题来解答,作为赛事主办方和品牌合作方,我想这个叫专情不花心,为什么?首先要介于品牌本身。我从体育本身来讲,我想比如说每一个体育品牌背后精神和核心价值不一样,那么你选择赛事本身是不是符合,精神是不是符合,精神上很契合很观念,你要选择赛事首先要提升你的品质,同时要和其他的品牌隔开,这是我认为叫专情不花心。

红牛所有赛事都参加,你的能量超过你的想象。浪琴专注于马术,马术大赛都能够看到浪琴的身影。专注也需要持续,因为体育赛事是非常漫长的转化过程,我们不能因为第一次的投入、或者说第一次什么没有看到效果,然后就放弃了对它本身的东西,其实是不对的,这样恰恰违背了我们对体育赛事本身的初衷,专注持续下去做会成功,专注过程中本宣传本身嫁接到营销系统,我们不但做品牌提升,同时也可以提升销售的能力。这里面有很多例子,汽车品牌赞助很多大的汽车运动,同时在区域本身营销推广,区域就是专注可持续。

蔡永军(耐心很重要):在马拉松赛盈利的没有几家大多数都是亏本来做。作为主办方,必须有预算拿来做媒体推广,你做赛事组办方没有做媒体推广如何推广品牌。比如说越野赛,越野赛据我所知没有一个越野赛是挣钱的,我们今年做一个赛事贴了100万现金、机票不算的,如果再加上餐饮我们可能有200万。说白了赛事就是IP打造不是长期投入,这点我觉得需要耐心,不是一蹴而就的。

做赛事如何盈利:

钟承湛(经验之谈):我有个赛事公司,对赛事这块有些心得。一个赛事有几个收入,我不知道在座多少人做赛事,门票,报名费,赞助费、赛事转播权、纪念销售,五个收入,是吧,你就看你这个赛事在五个主要收入里面,你能收到什么钱,如果是开放型门票收不到,在中国赛事转播权收不到。

蔡永军(新点子):现在还有一个新的盈利模式,咱们现在赛事很多流线线上马拉松,线下马拉松可以把IP给他们,用我的赛事IP得给我钱,我可以做线上线下互联网案例,你把IP给我,你不上网我愿意给你做互换,这是条件。

张恒(做零售一样做活动赛事):三夫不是专门的赛事公司,三夫做零售一样做赛事,我们运营成本低。三夫主做小赛事,投入30、40万,我们可能收入60万,一个赛事仅仅投入10、20万。今年50、60个赛事有40个盈利,所以一年下来可以,我们做零售一样做三夫赛事,我们落地60个旗舰店,每个地方有三到四个精品赛事,一年要组织接近200个大大小小的赛事,所以我们就像做零售一样做活动赛事。

今年,第二届COA户外高峰论坛将以“融合,发展”为主题,就“户外产业的进化之路”、“品牌如何借助赛事活动扩大影响力”、“户外行业和旅行行业的合作发展”、“渠道如何更好地推动行业发展”等话题将展开讨论。
(兆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