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国家体育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了《山地户外运动产业规划》、《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和《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水上运动产业是以海洋、江河、湖泊为载体,以竞技、休闲、娱乐、探险、旅游为主要形式、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健身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帆船(板)、赛艇、皮划艇(激流)、摩托艇、滑水、潜水(蹼泳)、极限(冲浪、漂流)等项目。发展水上运动产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域资源,还能带动健身、休闲、娱乐以及器材设施设备等相关产业和产业链的发展,对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建设健康中国、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普及和推广水上运动项目,加快水上运动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实施时限为“十三五”时期。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稳步加快,国民健康、娱乐、休闲需求的快速提升,近年来我国水上运动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提高体育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全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户外休闲运动产业向纵深推进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目前,全国水上运动主要船艇生产厂商有300多家,各类船艇泊位近2万个,职业俱乐部近200个,水上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验旅游、场地设计、资讯等产业门类逐年扩充,市场需求类别持续增加、数量不断增大,产业潜力进一步释放且空间巨大。二是产业体系日益完善。水上运动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专业、业余、商业赛事为驱动,水上运动俱乐部为支撑,水上运动用品制造、销售和运动项目培训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水上运动与互联网、健康、养老、旅游、文化、教育等相关产业和行业日益融合。三是社会基础逐年夯实。经常参加水上运动的人数达到一定规模,各级项目协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开展的各项水上运动活动日益丰富,企业、社会投资水上健身俱乐部步入良性轨道。
总体上看,我国水上运动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水域开放程度不高,水上运动基础设施薄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服务创新不够。产业集中度低,适应水上运动发展规律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健全,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国家“一带一路”、“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和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逐步实施的契机下,我国的水上运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之势;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刺激和娱乐消费,水上运动项目开始在大众生活中普及,水上运动产业迎来新的发展之机。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水上运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群众水上运动需求为导向,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产业潜力深度挖掘为抓手,发展壮大俱乐部规模,推进产业集聚与融合,推动水上运动向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二)基本原则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拉动投资消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行业规范化标准政策引导;鼓励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整合空间资源、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引导水上运动场所按照运动项目发展规律实施建设,增强水上运动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优化产业布局、细化产业分工、推动企业协作,着力推动水上运动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互动,形成协同高效、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突出特色、激发活力。发挥公共船艇码头(停靠点)项目、品牌赛事活动体系等特色优势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引导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加快水上运动产品制造和服务现代化进程。积极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激发水上运动产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立足民生,服务惠民。以满足人民群众健身休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健康中国”系统工程的要求,把握水上运动产业发展新方向、结合区域文化特点、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保证人民享有绿色、安全、方便的水上运动产品和休闲服务。
(三)发展目标
基本形成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健全、俱乐部布局合理、产业带动明显、赛事活动成熟、群众基础坚实的水上运动健身休闲环境。实现水上运动产业继承创新发展、统筹协调发展、生态绿色发展、包容开放发展和人民共享发展的新局面,成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坚实力量。
——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打通水上运动产业发展壁垒,探索特色水上产业集聚区构建、运作模式,实现规模化产业发展。到2020年,水上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
——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社会组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水上运动俱乐部。进一步消除水上运动俱乐部经营壁垒,规范行业准入、从业人员资质考核等,推动水上运动俱乐部的健康发展。到2020年,水上运动俱乐部达到1000个,全国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达到10个。
——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水上运动场地基础设施供给明显增加,公共运动船艇码头建设效果显著,水上运动全民活动网络基本建立,水上运动观赏性竞赛表演平台发挥效用。
——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深入推进,相关法规、标准、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环境明显改善。
——水上运动装备供给体系进一步完善。以满足水上运动需求为导向,立足自主发展,结合引进消化创新,不断提高水上运动的装备质量,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精、特、新”水上运动装备(器具)制造企业和品牌产品,进一步完善水上运动装备研发、制造、配套及服务体系,实现既满足专业化水上运动、又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供给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运动设施建设
完善水上运动基础设施网络。加强水上运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好水上运动基础设施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利规划、水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村镇规划的衔接。科学规划水上运动设施空间布局,适当增加水上运动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配建比例。结合水上运动特点和运动大众需求,以帆船、赛艇、皮划艇项目为引领,改造一批国家级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开发大众服务市场,丰富基地服务供给,构建基地型船艇码头服务网络。在保障防洪安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公园水域、江河、湖海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水上运动设施。
推动运动船艇码头建设。根据船艇码头建设需求,结合旅游、文化等行业的需要,建立船艇码头分类分级建设标准体系。根据区域经济条件、招商引资程度、项目筹资难易等因素,实行“公共船艇码头(停靠点)”、“配有一定量商业服务设施码头”、“集旅游服务、运动娱乐、商业会展于一体综合型码头”的三级建设模式,并与全民健身场地工程和健康养老服务工程统筹建设。积极推动示范城市的公共船艇码头(停靠点)建设,注重环境污染防治、符合防洪要求和水域岸线管控要求、避开重要饮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建设运营运动船艇码头。
专栏1 推动运动船艇码头建设
推进水上运动公共船艇码头(停靠点)试点,加速码头水上运动的发展,创新公共船艇码头(停靠点)的社会组织管理和运营,基本形成现代水上运动体系。激发公共船艇码头(停靠点)活力,推行公共船艇码头(停靠点)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将办赛需求与赛后综合利用有机结合。
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东海沿海、西南沿海有条件的城市列为公共船艇码头(停靠点)示范城市,先行规划布局建设公共船艇码头(停靠点),每个示范城市至少建设1个公共船艇码头(停靠点),同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配套建设相应的码头综合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推动、扶持、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10个左右国家级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
盘活现有水上资源。盘活水上设施资源,推广管办分离、公建民营等运营管理模式。鼓励对城市现有船艇码头、渔业码头等各类码头进行梳理,结合港区功能调整,制定相应政策促进对公众开放。
(二)丰富赛事活动供给
完善水上运动赛事体系。积极鼓励地方政府、运动协会、俱乐部联盟等组织针对运动爱好者开发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赛事活动。推动业余俱乐部联赛常态化,注重与职业等级赛事的有机衔接,逐步实现竞赛结构的科学化。大力开发水上竞赛艺术表演活动、运动体验活动和定制主题节庆活动,营造广泛参与的社会氛围。
打造水上运动品牌赛事。逐步建立以全国水上运动锦标赛、全国水上运动冠军赛、全国青年水上运动锦标赛、全国青少年水上运动锦标赛及区域性水上运动比赛、省市级水上运动比赛等为架构的竞赛体系。积极实施水上运动精品赛事提升计划,打造一批具有国家影响力、国际知名品牌的赛事活动,形成“重点赛事”、“一项一品赛事”和“潜力拓展赛事”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专栏2 丰富赛事供给
基本建立体系完整的水上运动赛事框架,提升水上运动品牌赛事国际、国内的影响力,推动国际运动员参赛频次的增加,促进场均观赛人次逐年递增。
重点赛事:
中国杯帆船赛
赛艇中国杯
中国摩托艇联赛
“一项一品”赛事:
帆船:环海南岛大帆船赛(专业级)
内湖帆船联赛(非专业级)
赛艇: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专业级)
中国赛艇联赛(非专业级)
皮划艇:皮划艇马拉松赛(专业级、非专业级)
极限:全国极限运动联赛(专业级)
全国漂流联赛(非专业级)
摩托艇:F4摩托艇联赛(专业级)
水上摩托大奖赛(非专业级)
潜力拓展赛事:
在继续办好中美滑水对抗赛、国际冲浪赛、国际漂流大赛、上海世界极限运动会等赛事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赛事,为水上运动赛事的不断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培育多元主体
繁荣水上运动企业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开发经营水上运动。扶持壮大一批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特色水上运动俱乐部。支持水上运动企业在产品开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创新,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
推进水上运动社会组织发展。分类有序推进水上运动社团、行业协会、自发性水上运动组织等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加快水上运动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脱钩,推动水上运动行业协会依法独立运行。加强水上运动各单项协会指导、组织和传播功能。鼓励水上运动社会组织发展,积极培育多形式、多层次水上运动协会,引导各级各类协会提供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与产品。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专业运动员良性发展机制。完善水上项目专业运动员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专业运动员人才制度。拓宽退役运动员发展空间,打通向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企事业单位、运动协会及休闲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的转岗就业渠道。
全面提升水上运动教育质量。构建体系完备的水上运动教育体系,推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加强水上运动项目学科建设,协调教育部门制定完善有利于水上运动人才培养的教育政策,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水上运动人才的新机制。按照统一标准和区域分布,规划建设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鼓励社会力量建设旅游教育培训基地。
专栏3 加强水上运动教育培训
以水上运动协会、体育院校为主体,以帆船、赛艇、摩托艇、滑水、潜水、极限漂流协会为依托,充分利用全国体育教育资源,通过水上项目的试点实践,推动水上运动进校园,探索建设水上运动项目专项学院,逐渐将水上运动其他项目纳入运动学院体系。
主要培养运动竞技型、运动经济型、运动管理型、运动生理型、运动培训型、赛事运作型、运动保险型、职业经理人等人才,为水上健身休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力量。
开展水上运动各类培训教材的编制,为水上运动发展提供科学化理论依据,以更好地指导运动实践。
加强水上运动人才的国际培养与合作。加强与国外水上运动高水平国家、地区、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合作,加强训练教学、运动培训等方面科学研究,推动水上竞技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建设海外水上运动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平台,有序引进促进水上运动发展的各类型海外人才。积极支持和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水上运动组织任职。推进水上运动技术人才职业资格国际、地区间互认。
(五)提升产业能级
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水上运动服务业、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结构,推动水上运动服务业、制造业和其他健身休闲业融合发展。支持打造一批优秀水上运动俱乐部、优秀企业和品牌赛事。聚焦发展水上运动装备制造的研发、设计、销售等高端环节,提高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水上装备知名品牌。
专栏4推动水上运动装备升级
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和健全研发机构,掌握水上运动装备指导的核心技术,制定水上休闲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环保标准,帮助供应链上的配套厂商提升技术水平,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共赢,从而整体提升水上运动装备制造产业,并推动整个运动休闲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的发展,大力发展水上运动船只、潜水用品、冲浪滑水装备、水上娱乐设施、水上安全及救生用品、水上休闲装备等水上运动产品,为水上运动装备“中国制造”升级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制造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完善空间布局。立足“海上丝绸之路”规划部署,加强沿海城市水上运动资源的整合,探索水上运动项目从“滨海”向“滨江”发展的合理途径。根据滨海、湖泊水库、城市水系分布特点,点线结合,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水上运动综合休闲发展带,形成具有影响力、高端服务力的跨界融合集聚区。
推动“互联网+”融合发展。大力支持水上运动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概念等前沿科学手段的融合,打造物联网与水上运动互动的交流平台,为实现水上运动可持续发展和水上运动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六)引导水上运动消费
营造浓厚的水上运动文化氛围。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企业、学校、俱乐部、旅游景区有序开展水上运动主题文化活动,建设好协会官方宣传网站,积极与门户网站和电视台开展宣传合作,推出水上运动文化专题节目,传播游艇文化、帆船帆板文化、赛艇文化等项目文化。鼓励和引导地方水上运动协会和各类水上运动俱乐部开展水上运动进社区等主题宣传活动,积极推动高校组建水上运动队,进一步普及和推广水上运动。
扩大消费人群。以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破解体制和机制上的难点,准确把握水上运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习惯、能力,着力创造各地扩大水上消费的条件,关注新兴业态和高科技手段,有效探索试点经验,不断整合资源、创新工作思路。
四、保障措施
(一)加快改革创新。推动水上运动主管部门改革,强化水上运动主管部门对水上运动产业的统筹协调、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安全监管职能。深入贯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以水上运动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履行安全监管责任,相关企业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休闲运动个人全面参与的安全管理体制。全面督查水上运动休闲领域“放管服”政策落地,强化政策执行,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抓手,促进水上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突出创新驱动,在跨界融合发展中推动水上运动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投融资机制创新,整合水上运动资源,引导水上运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二)完善政策体系。推进水上运动产业在水上运动资源保护、水域使用管理、场馆建设、体育船艇登记管理、市场管理、从业规范和消费者人身安全保障等方面法规及其实施细则的制定,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水上运动政策法规体系。各级政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合理安排水上运动产业发展用地。加大金融对公共船艇码头(停靠点)建设、水上运动产品和装备制造的支持。切实落实现行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税费、价格、土地政策。研究制定水上运动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相关指导性目录,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三)加强行业管理。结合水上运动服务、生产经营特点和实际,加快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水上运动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科学有效的监测评估体系,开发统计软件,适时发布相关信息。积极倡导运用信息化等多种手段,针对客流量较大的船艇码头、水上运动休闲俱乐部等,做好日常水上运动休闲活动的登记备案、进场人数统计和满意度调查工作,通过报刊、网站等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开统计与评估结果。建立水上运动市场信用体系,实行警示名单和“红黑榜”制度。制定完善水上运动船艇码头分类分级建设标准、公共船艇码头(停靠点)建设标准、水上运动健身俱乐部准入标准,全面推动行业管理标准体系的建设。
专栏5加快水上运动标准化
开展各类技术标准制定和完善工作。推进各水上运动项目协会制定和完善运动项目各类技术标准,为技术服务型无形资产开发提供关键支撑。项目协会标准化制定重点针对人员培训标准、场地设施标准、赛事活动技术标准、项目运营安全标准等,积极调配各类资源力量,力争2至3年完成各项目的标准体系的建设,为项目走向社会、进入市场提供必要的端口。
研究制定面向项目爱好者的(非专业)标准。推出针对水上健身休闲运动项目爱好者的业余运动指导标准和业余技术等级颁授标准,以进一步调动项目爱好者的积极性,开拓项目培训市场,搞活业余赛事和活动市场。
(四)完善安全救援体系。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水上运动安全责任主体。建立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水上搜救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行动的应急反应机制。地方政府负责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救援设备的配备及使用管理。开展水域安全评估,合理配置完善围栏、安全警示标识、救生梯、救生圈(绳、杆)、救生扶(抓)手、水深标尺、警示灯具等安全设施,推行“救生舱”系统,在醒目位置标明使用方法、救生电话、救助常识。逐步建立安全防护设施和救助设施检查、修理、更换制度。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措施,组织专业水上救援队伍,鼓励组建水上救援志愿者队伍,强化应急培训、演练等日常管理,合理布设救援站点和救生船艇等专业救援设施设备。创新执法监管手段,综合运用巡逻监管,视频监管等多种手段提升水上运动安全综合监管效能。
(五)强化组织领导。充分认识水上运动在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性,着力构建水上运动综合性产业综合抓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多部门在推动水上运动产业发展的职能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对接,有效整合部门、地方、行业的要素资源,落实政策措施,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与《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同期公布的还有《山地户外运动产业规划》、《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3个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描绘了到2020年有关运动产业发展的蓝图,提出到2020年各自的产业发展目标,其中:水上运动产业总规模要达到3000亿元;航空运动产业总规模要达到2000亿元;山地户外运动产业规模要达到4000亿元。3个规划所提的产业总规模累计达9000亿元,并逐步形成山地户外“三纵三横”、水上运动“两江两海”、航空运动200公里飞行圈等运动产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