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城隍故里”著称、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镇——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召稼楼,历经3年多恢复整修后正式开街迎客。据悉,召稼楼古镇一期工程修复了包括上海城隍秦裕伯纪念馆,明代水利专家、实现黄浦江与苏州河合流工程的主持人叶宗行纪念馆等建筑,基本还原了江南水乡古镇历史风貌。
近日,景区门票涨价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山东曲阜“三孔”景区、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景区的门票调价听证会纷纷尘埃落定;湖北武汉黄鹤楼公园门票已从50元涨至80元、四川宜宾蜀南竹海门票拟涨至85元;山东青岛崂山景区、云南昆明民族村景区的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也将陆续举行,门票拟涨30%左右……扎堆出现的景区涨价信息让游客感到,全国新一轮的景区涨价风潮似乎即将来临。
接连涨价惹争议
在众多宣布要调整门票价格的景区中,最受舆论关注的要数山东曲阜的“三孔”景区。
6月4日,山东省物价局发布公告称,孔庙门票由每张90元上调至110元,孔府门票由每张60元上调至75元,孔林门票由每张40元上调至50元。“三孔”联票价格上涨35元,由每张150元上调至185元。公告采纳了暂缓调整“三孔”门票价格的建议,调整后的门票价格将公示6个月后执行。
据曲阜方面表示,“三孔”门票提价的原因是为了更有利于文物保护。“三孔”目前每年的门票收入约1.5亿元,而每年仅建筑物维修一项就需要资金2000万元左右,古树名木、石碑刻、田野文物、馆藏文物保护以及消防安全每年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其中2009年的投入就达到800万元。曲阜市文物旅游局副局长陈鹏说,曲阜只拥有县级财政,可支配财力有限,现有门票收入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文物古迹保护维修资金需要,门票价格的调整可较好地缓解文物古迹保护维修投入压力。
然而,对于这一调价方案,各方看法不一。支持者表示,高价值就要用高价格体现,现阶段适当调整价格还将有利于控制客流。而反对者则认为,高额的门票价格不仅会挫伤部分旅游者的消费信心,同时还将抑制“三孔”文化效益的正常发挥。
“三孔”涨价的消息也引来不少网友的质疑。记者登录多个论坛发现,多数网友都旗帜鲜明地反对涨价。在一些网友看来,听证会“不过是为涨价找一个合法而又美丽的外衣而已”。甚至有网友不无忧虑地表示,旅游产业在涨价声中萎缩,平民游客在涨价声中退缩。
此外,除了“三孔”景区,“二孟”、崂山等山东省内知名景点门票价格也将有所上涨,联手涨价让不少旅行社措手不及。记者从中青旅国内旅游部门了解到,当前,为期五六天的“山东游”价格已经偏高,游客逛完“三孔”、泰山、济南三大名胜、崂山、蓬莱阁、刘公岛等景区,门票价格就在700元至800元,还不包括部分景区缆车、游园车的费用。涨价后更高的门票成本,将不利于山东游的推广。
“解禁”之年“涨”声四起
据了解,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而包括“三孔”景区在内,国内许多景区的最后价格调整时间就是在2007年,也就是说,今年恰逢这些景区的3年“解禁”。有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多个景区计划涨价,与政策“解禁”密切相关。
在资深旅游研究人员赵明看来,“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这一政策是“限涨令”,“限涨令”一到期,景点又可以进行新一轮提价,并且都可以罗列一大堆理由,几乎是逢“听证会”必涨,逢节假日就调。随着这次3年“限涨令”的到期,今年国内可能会迎来一次景点门票价格的普遍调整高峰。
对于这次“三孔”的调价,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赵序水表示,“三孔”2004年、2007年已经上调过价格,这次再次上调,过于频繁。“门票经济不是旅游经济的主要形式,门票涨价也不是发展旅游的主要方式。”赵序水表示,景区应更好地为孔子文化和儒学文化打造发展和展示空间,让游客有深度的文化体验,而不是一味地盯着游客的“腰包”。山东省人大财经委副巡视员翟振波也表示,“三孔”调价也许会引起连锁反应,3年一调价可能会起到带头作用。
其实,景区“用足”“用活”政策其实早已有先例。2008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曾发布过“一年内景点门票价格只能降不准涨”的禁令。可去年禁令刚一到期,包括四川乐山、北京妙峰山、潭柘寺以及天津八仙山等国内多个景区就纷纷宣布涨价,有的涨幅达到70%。据了解,为了规范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工作,国家发改委曾先后4次发出通知,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然而,“限涨令”并不奏效,景区始终走在“涨价”路上。
“产业经济”更靠谱
面对此番景区门票价格竞相跟风上涨的热潮,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多数景区还在走“门票经济”的老路,而这种单纯依靠卖门票来筹措保护资金和发展旅游的方式,已不是当前景区发展科学之道,“门票经济”无法承载景区发展的重任。
在山东旅游公司总经理常德军看来,每隔几年涨价一次的“三孔”景区,已经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三孔“是山东省最早接待入境游客的景区。但改革开放30年来,曲阜这座城市的外向型经济占GDP多大比例?有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没钱——提高票价——降低吸引力——形不成产业链——继续提高票价,导致恶性循环。”
山东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王德刚认为,当前,中国旅游业已经从初级阶段上升到了高速发展期,呈现出产业转型、升级、融合三大发展趋势。然而,目前一些景区还没有意识到这种转变,仍囿于“圈景”式开发模式,单纯把旅游资源围起来以收取门票。“门票”在无形中成了景区经营与管理者的“铁饭碗”,要么在景区内增加收门票的点,要么就借现在的门票“涨价风”涨价,实际上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赵明向记者分析,由于市场开发不足或雷同,带有人文色彩的景区旅游收益增长相对缓慢、资金压力不断加剧,调整门票价格就成了一根“救命稻草”。但靠门票涨价来增加旅游收入,其实是一种短视行为,发展旅游应该算大账。杭州去掉西湖围墙,门票少收了一两个亿,但全市旅游产业7年增长6倍。世界旅游强国也大都实行低票价战略,以此聚拢人气,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