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什么拯救你,中国的户外设计师
中国,你的代名词真的是“山寨”和“拆哪”么?
依稀还记得某个广告语《中国的,世界的》恍惚间竟一直以为是“世界的,中国的”。
中国,你的代名词真的是“山寨”和“拆哪”么?
好吧,我的确可以在国内的商场里看到世界著名品牌的山寨品,甚至某个所谓“阿迪王”可以在农村市场兴风作浪。
我也必须承认,在几十年的中国制造让我们可以轻易的仿制产品,却缺乏独立的设计。
好吧,的确山寨的产品让我们受益,让我们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国际成熟的产品,从盗版软件,出口转内销到山寨,复刻
但是,我们的未来在哪里?中国品牌的未来在哪里?
户外设计师之殇
中国有没有户外设计师?
在行业里混迹这么久,多少知道点内幕。无论是纯血统的还是假洋们,这些被“中国制造”养大的工厂背景那里,可以轻易的拿到任何品牌还没上市的版样,但是,整个中国,真没几个懂户外的设计师。
那些或从版师提升,或从学校刚毕业,或者从时尚类转型的所谓设计师们,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户外。
不玩户外的设计师,怎么可能有自己的想法?
中国户外品牌之殇
快~~是今天中国户外的核心,必须快,必须快。
不快,就抢占不了市场,不快就无法赶上这辆快要脱轨的列车。
于是,抄袭,这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成了不二法门。
与奇瑞们不同,山户外们抄袭实在很简单,找到生产工厂,同样版,同样生产线,材料稍差点,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然后放货,投店,反正设计已经成熟,不需要风险,不需要推广。一切,以快速低风险为算。
中国的版师如此之强,只要有样品,甚或只要有照片,就可以在几天内完成山寨。
于是,山户外的设计师不必有什么想法,动动歪脑筋抄袭之后稍微改进便OK,只要迅速出货,跟着走就OK。反正设计师的收入也是和销售额挂钩的。
体制决定行为。天经地义。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悲哀的中国户外设计师,你拿什么设计户外?
三年前,我所在的公司曾与某独立设计师合作,这家伙一直在为ARC,SEA设计产品,也同样是国外的攀冰攀岩登山的牛人。与他接触,豁然发现这才是真正的户外设计师。
你必须了解你的客户需要什么,才能开发他喜欢的产品。
什么是户外?从版师升级的设计师不关心,从时尚休闲转行的设计师不想知道,学校刚毕业的小孩子们搞不懂。他们只需要了解,我做什么会简单而卖的快。
不光他们不知道,所谓的业内人士也不知道。某京某展的原创设计奖,我的确没有看懂除了外观漂亮之外,获奖的产品有什么值得我学习的。并非产品不值得学习,而是没有任何讲解或者展板可以让我了解这产品的优秀何在。
因为主办方,也不关心。
反倒是和“字母”在地铁里的聊天受益非浅。为什么土拨鼠的冲锋衣扎线是弧形?不单纯是美观,更主要的是这样便于口袋的零散东西不会扎在角落里难以找到(如果戴手套就更难)
抄袭,简单而无目的的修改,然后推向市场。
一个小笑话:某品牌A抄袭某品牌B设计师稍作修改,做出样衣来拿到店里让店长点评。店长伸手一指,你这件和ARC的那件怎么完全一样啊?
呵呵,B抄ARC稍改>A抄B稍作修改>两次修改之后,又改回原版了。
借鉴学习是好的,在借鉴的过程中提出更适合中国户外人需求就是创新。
但是,为了抄袭,通过无意义的修改来规避抄袭的恶名或者专利,这就是中国户外设计师的悲哀。
中国的设计师品牌之殇
追溯国际品牌的历史,大多数国际知名户外品牌,都是从设计师品牌开始起步的。ARC如此,GG如此,60年前的KELTY也如此。
中国的设计师品牌又在走着怎样的路?
野玫瑰不得不停止他初创时动态背负系统大包的继续研发,转而开发适合户外的胸包摄影包,新出现的羽绒品牌不得不放弃爱教主最初只为追求轻量而走的路,不得不依靠降低成本迎合市场。
渠道为王啊,资本运作啊,渠道卡死了设计师品牌生存的路,资本运作挤掉了设计师品牌唯一的空间。
这就是悲哀的现实,在悲哀的现实中,理想主义者们不得不低头。
就算如此,哪些山户外们依然不肯放手,依然在挤压设计师品牌的生存空间。
万恶的销售额,让人如此本性
出路在何方?
没人知道。。。。。
但是,我却知道,独立设计师难活,设计师品牌加盟国内品牌也不能改变追求销售的简单粗暴。
或许,另辟蹊径,换个渠道,不知道有否生存的价值。
期待品牌自身的成长吧,我亦如此悲哀。
钟的企业文化其实蛮让人羡慕,库管都会骑行滇藏线。但是我现在依然看不到希望。
再次诅咒万恶的销售额。
也希望老9给我们设计师上的一课能对她有所启发,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