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展会密集 企业开始重新考虑参展的性价比

业界 11年前
很多企业认为参加行业展会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也就是花钱在行业里立一块广告牌,借助展会营销方式树立品牌在行业内的知名度。这在品牌发展前期具有肯定的作用,而在后期往往成为华而不实,行业内的知名度无法与真正零售市场的知名度相提并论。
 
国内户外品牌随着发展对展会的功能诉求已经在发生改变。从最初的招商,到以产品陈列展示为主的品牌展示,到后来转而尝试找寻一种品牌与零售互动的营销介质,这种介质不会再是展会。
 
有业内人士认为:经过多年发展,国内体育用品品牌已经完成品牌塑造的基本阶段。接下来,将从粗放的品牌批发过渡到精细的品牌零售时代。在这种环境下,不是你花钱做好展览就是品牌做得好。终端店面已经是品牌力和产品力的集中点,由一个个点发散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品牌力,这也是展会平台黯然失色的原因之一。
 
一场展会,从现场的设计到施工,再到产品的准备、人员的配置、嘉宾的邀请、酒店预订等,每次参展前前后后需要4个月的筹备期,费用要近百万元。花去大量的人力成本还不算,不亚于企业开一场订货会的筹备成本了,更是企业一年品牌预算中的大花销。企业正在开始重新考虑参展的性价比。
 
从今年国内几大体育用品展会上反馈回来的信息也验证了张永恒的这一观点。今年的体博会上,虽然有安踏、舒华助阵,但却难掩传统体育用品的式微。在传统体育用品行业深陷库存和利润下降困境的大环境下,本土更多企业都在根据市场和自身状况进行积极调整。调整后,根据品牌战略规划再次重新评估展会本身的“意义”。
 
同时,国内品牌开始对国际展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将参展作为一种方式,通过国际化的商业平台去搜集世界各地的市场信息,并与客户企业共享,得到更全面、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在国际展会上可以看到国外厂家最新的样品,使企业了解与国际先进同行之间的差距,尤其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牌创新方面的差距,调整自己的前进方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