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山难15人 统计数据提供"虚假的安全感"

户外 10年前
自人类上世纪50年代首次征服“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后,登山探险公司逐渐从这项极限运动中嗅到商机,90年代中期起在尼泊尔建立了一条日渐完善的珠峰产业链。18日珠峰雪崩导致15人死亡后,人们惊觉这条产业链竟然弊病丛生。

形成庞大产业链

尼泊尔旅游业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而攀登珠峰则是尼泊尔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例如,每名登山客均须向尼泊尔政府缴纳大约1万美元税费。去年共有334人登记攀登珠峰,总共向当地政府缴纳大约330万美元税费。

产生虚假安全感

与半个多世纪前相比,今天攀登珠峰的安全指数似乎大为提高:每个登山团队都配备多名夏尔巴族向导,天气预报愈益精准,登山装备越发完备,救援直升机随时待命,卫星电话相当普及,还有类固醇类药物对付高海拔症状。登山家兼作家艾伦·阿内特说,登顶珠峰的死亡率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的5.6%降至现在的1.5%。

美国登山家乔恩·克拉考尔在畅销书《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中写道,这类统计数据让登山“菜鸟”们对一项原本挑战极限的运动产生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向导低薪高风险

4月18日清晨,位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发生雪崩,已经确认15人遇难。这是自人类上世纪50年代首次登顶珠峰以来,“世界屋脊”所发生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山难。令人无法忽视的是,15名死者全是夏尔巴族向导。

夏尔巴族向导为登山者们提供固定绳索、铺设阶梯、搬运行李、烹饪食物等各种服务。对每趟登山之旅,夏尔巴族向导往往要往返20至25次以便往登山者们的营地运送装备和物资。因此比普通登山客面临更高的危险系数。

大多数夏尔巴族向导每个登山季仅能挣得2000美元至8000美元。一些处于产业链底层的中间商还会进一步对夏尔巴族向导“杀价”,仅支付他们不到1000美元,并且只为他们投保最低金额的险种。

尼泊尔政府先前宣布将为每名雪崩遇难者的家属提供4万卢比(约合400美元)抚恤金,引发不少夏尔巴族向导不满。数百名夏尔巴族向导认为抚恤金太少,决定暂停为登山者提供服务,可能重创这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珠峰产业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