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产品需要真实的用户体验 收集更要费心思

业界 10年前

一条“神秘顾客”的微博私信,让一个颇受食客赞誉的连锁餐饮品牌老板坐立不安,内容就是“挑刺”,比如茶水凉了,某甜品断货,以及等位时招呼不周等等细节缺陷。随后,这位老板感叹“这些不用付工资,还得自己掏腰包来吃,一分钱折扣没有的老顾客,比我付工资的员工,在挑刺找茬儿方面,更用心,更细腻、更不手软。”

只有用户,才能给出最真实的感受,才能帮助你把产品做好。小米手机就是一个例子,每天论坛里沸沸扬扬的“米粉”与“米黑”的对战,既是最好的宣传,也让工程师们知道如何改进自己的产品。要知道,即使是“米黑”,想发言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小米,甚至是卖上一个小米手机。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户外用品,这些需要经受不同户外环境挑战的装备,是不是更需要注重用户的体验呢?现在,户外品牌对于收集体验,改进产品,经常采取的方式是面向专业,或准专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例如,凯乐石签约澳洲攀岩国家队及青少年国家队,CAMEL骆驼邀请“骆行者”试用产品,BD希望自己每一个员工都是装备的使用者。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并不是真正试用产品的人,虽然对于产品的设计、推广宣传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但并不代表已经量产后,消费者的实际体验。

特别是在国内市场,大众消费者占绝大多数,他们并不是穿戴这些装备挑战极限,往往是在郊游踏青,甚至就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我们需要得到他们的使用感受。回想一下,以前我们如何收集用户的体验?

问卷调查?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全5分,无建议,签名拿小礼品,走人。没有小礼品?大部分人天然不喜欢填问卷的。能够认真填写的用户凤毛麟角。电话回访?很早以前也许会有一些效果,可现在,人们已经对欺诈电话和各种推销烦不胜烦。通过专业咨询公司?你怎么能知道这些公司是如何甄别有效客户的呢?

在互联网时代,品牌需要和消费者更好的黏合在一起,微信是个很好的工具,可以时时收到反馈意见。但微信也有其自身的缺陷,点对点的交流方式,并不方便分享消费者的使用感受,从而带动其他消费者对产品感兴趣。我们需要开拓思维,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这种方式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一、便捷的操作让在实体店里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有机会说出他们的感受。你并不只需要线上消费者的声音。

二、不能奢望消费者会有耐心,进行繁琐的操作,来表达对产品的感受。除非,你只想收集缺陷,对哪些产品畅销并不在意。

三、不仅仅需要消费者对你的产品打分,评价也非常重要。评价能够吸引潜在的用户。

四、需要收录以往的产品,包括那些已经下架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才能发现产品的优劣,这对产品的开发非常重要。

五、不仅仅只有你一个品牌。其他品牌评价同样会吸引更多关注,而且这些都是对户外感兴趣的消费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花尽心思讨好你的消费者,不论是荣誉,还是物质奖励,寻找他们的兴奋点,因为愿意为你的产品写出评价的人,是真正喜欢你的品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