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纷纷搬离 老板一条告别微信引来疯狂抢购

业界 9年前
13日上午10点,蔡明按下了微信上的“发送”键,长舒一口气的同时,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条微信的传播速度竟然和江湖召集令一样,短短几个小时就吸引来了这么多新老朋友。

蔡明,南京知名户外用品店土人户外的老板,正是他的店落户进香河路,这里渐渐成了南京城里与珠江路电子一条街齐名的户外用品一条街。不过,这家堪称“旗帜”的户外店,今年4月就要关门了。

深情告别
一条怀旧微信,成了江湖召集令

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那么昨天,你在微信朋友圈里,一定看到了这样一条微信——别了,进香河。又如果,你是热爱户外运动的人,那么昨天,你除了看到这条微信外,还一定感慨万千。“我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知道,人生有各种离别……”

蔡明发出的这条微信,一开头就刺中了很多人的心。而随着一张张老照片的呈现,这家引领了一代人的户外用品商店,也慢慢展现在了众人的面前。土人户外实体店成立于2002年9月,当时的店面在新街口丰富路的陆家巷里,一幢独门独院的三层小洋楼中。一年后,蔡明将店搬到了进香河路东南大学旁,一开始,户外用品店和车行加在一起只有80平米,而仅仅4年之后,营业面积就增加到了700多平米。

在这期间,进香河路这条勉强称为双向四车道的马路两边,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一家又一家户外用品商店,这也让进香河路成了南京又一著名地标,“买户外用品去进香河路”这是10年来南京人的共识。

怀旧的微信总是吸引人的眼球,更何况,蔡明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13日下午3点半,发出还不足六个小时的这条微信,阅读量便超过了10万,而目前,它仍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中广泛传播着。“在我看来,这就是江湖召集令。”朋友圈中,一个蔡明的好友说。

顾客怀旧
门前排起长龙,拉卷帘门限客流

到了进香河路,远远地,就看见了土人户外门前围着的人们。“进门还要排队啊?”一位匆匆赶来的大学生模样的小伙问。听了这话,守在店门前的营业员拉下半截卷帘门,解释道:“实在不好意思,里面人太多了,人数不能不控制了,出一个,再进一个。”几分钟后,小伙的身后,又多了10多个人。

此时,一楼的人已经有些转不开身了。上到面积有500多平米的二楼,记者顿时感觉轻松了很多,可眼前的一幕还是让人吃惊,楼梯口收银处排队的人,并不比门口排队等着进店的人少,他们有的胳膊上挽着冲锋衣,有的手中提着登山鞋,每个人都像从紫金山上刚回来。

到傍晚六七点钟,下班后赶过去的人们发现,卷帘门已经紧闭不让进,不少人只得失望而归。

土人户外打折的消息一传出,附近的店也受到影响。进香河路上其他几家户外店,结果发现各家店均有不同程度的折扣。有店员介绍,与往日相比,客流量比往常明显增多了,其中服装类商品销售最为火爆。

老板招呼:
大家卸个门把手什么的,留个纪念吧

作为土人户外的老板,蔡明也没想到,一篇《别了,进香河!》会引来这么多的新老顾客。“以前我再用心写的文章,发出去都没有这个影响大。”蔡明说,文章是3月12日晚才写好的,然后配上老照片,于昨天发出来,算是和这家开了12年的店作最后告别。

蔡明说,2003年,土人户外位于进香河路的第一家店刚开业时,自己都是吃住在店里。生意越做越大,户外运动圈子里的朋友也越聚越多。昨天,听说土人户外要离开进香河路,不少蔡明的朋友纷纷赶来,和他在店前合影留念。“等货清理完了关门时,大家带着工具来,在店里卸个门把手什么的,留个纪念吧。”

“这十几年来,进香河路在户外圈子里积下的人气,以后就再也找不到了。”排着长队的土人户外门前,多名闻讯赶来的“圈内人士”不停如此感叹。他们说,进香河路的这般名气,必然会随着这些户外店的关停,而受到不小的冲击。但蔡明知道,这次不得不走了,“以前只是听说房子要收回的消息,但这次是真的要收回了。”

“进香河路好久没这么热闹,来了这么多人。”站在清理一空的门面房里,人山魂户外店的老板刘海军说。门头上,还挂着“人山魂户外装备”的招牌。两年前,刘海军开了同名网店。他说,有时候,网店的销售量比实体店都好。

刘海军强调,此次搬离并不是大家想象的“房租太贵,加上受网络冲击,实体店无法支撑”,而是因为房东要收回房屋,他们不得不关门。“我这店80平米,每月租金一万。现在上哪找这么便宜的门面房去?”他说,进香河路清静,做这么长时间,也有感情了。想想要离开,还真有点舍不得。

发烧友感叹“一个时代的终结”

短短一条进香河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户外店、车行达数十家。此次,因房屋租赁问题,包括土人户外等在内的数家广为人知的户外店,不得不搬离此处。尽管进香河路仍会有一些户外店继续经营,但经历此次搬离,户外一条街的规模,势必受到冲击。而对一些老顾客来说,进香河路也将不再是购买装备的必去之地。

户外发烧友今年41岁的马先生是个自由职业者,热衷户外运动10余年。马先生说,“这里都变成了我的一种回忆了,骑行去紫金山,回来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来这儿兜一圈,补补装备、加点润滑油”。这两年,马先生来进香河路的次数渐渐少了,开始尝试在网上购买户外装备,但他买东西的时候还是希望能看到货,尤其是像背包、衣服这类东西,要试过才放心,所以实体店对他而言仍然是不可取代的。说起进香河路这些户外店的搬离,马先生连称“可惜”,“这条路上有几十家户外店,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势头,关掉一些之后,消费者货比三家的机会就没有了”,而更让他觉得伤感的是,以后不能再来这里买装备、修车子,“记忆也一起没有了”。

对另一个户外发烧友孙先生来说,这些户外店的搬迁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从学生时代在这里买了第一辆户外自行车,开始骑行,到现在已经结婚、生子,玩骑行多年,进香河路承载了孙先生的青春时代。“这是可以用来怀念青春的地方,现在就要消失了,很可惜”,孙先生说。

从业者打算换个地方继续开店

店主山地情怀是最早进驻进香河路的户外店之一。店主崔先生说,这条街是朋友拉朋友、自发聚起来的,“当初这里只有几家店,那时候就是单纯地凑在一起玩”。慢慢地,南京的户外俱乐部愈发壮大,进香河路的户外店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旺,2008到2010年是最繁盛的时候。而最近几年,房租上涨、人员成本上升和网购的流行,都对户外实体店造成冲击,进香河路盛景不再,开始走向衰落。

崔先生认为,真正的出路是让消费者意识到实体店的价值,“我们能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选择不同车型,要想办法通过市场推广成熟的消费理念”。因此他打算在进香河路店关掉之后换个地方开新店,把生意继续下去。

当“买户外去进香河路”成了习惯……

蔡明、刘海军租用的门面房,房东是玄武区一家小学。据校方介绍,他们是根据区里的要求,收回这些门面房,“以后这些房子会作为学生用房。”记者从玄武区国资办获悉,去年8月,玄武区印发《玄武区区属公有房屋出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而该小学执行的,就是这一文件。不过,国资办工作人员表示,该文件并不是禁止向外租赁公有房屋,而是规范租赁方式,实行集中招租管理方式。

“我们刚到这里时,还留着开网吧时的装修。那时候,有规定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准开网吧。”或许是捡了这个政策的“漏”,蔡明、刘海军他们,得以在进香河路相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买户外去进香河路”成为很多南京人的习惯。

“规范门面房出租,这是好事。但总感觉这么多户外店因此搬走,有点可惜。”一位老板说,在南京曾有不少自发聚起来销售某类产品的地方,比如古玩一条街、电子一条街等。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地方已经成为城市的印记,是一种文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