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组图) - 户外摄影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摄影
by 客家文化时空

土楼,这个遗世独立的客家民居,隐藏在永定的深山密林几百年后,如今渐渐揭开神秘面纱为越来越多的世人熟知,所有第一次见到它尊容的人无不为之惊讶不已、叹为观止。因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也是客家文化固有的璀璨结晶。
沧桑回眸之永定土楼:初溪土楼群()

初溪土楼

围屋一角

新旧土楼


岐岭是一个只有两条小街的乡,它留在我记忆中是的夜晚的小店里那盛在多年不见的铝饭盒中的粗糙米饭和一碗内容丰富却口感不佳的牛杂汤。那个女人端上饭上就不再搭理我们,一个看上去游手好闲的男人来到这里,他和老板娘兴致勃勃地往碗里丢着骰子赌着钱。骰子碰在碗里的声音没完没了,让我有些烦燥。胡对我说:“这男人总是故意输给老板娘,他在和她调情。”
我无心呆在这对正在调情的男女身边,没吃几口就结帐走了。这个乡实在没什么好转的,小街灯光昏暗,才七点钟,我们不得不回到那个脏脏的客栈了。从小在果园里长大、每天都要吃水果的胡买了一根长长的甘蔗,就那样铁口钢牙地撕着皮吃。
第二天,下楼时已经是十点钟,我们坐在楼下小店吃早餐。这里的摩托仔和店老板信息互通,两个背包客的到来就象两块肥美的肉突然出现,吸引了无数象苍蝇一样的摩托仔。一个摩托仔非常有耐心地一直守在我们旁边,不停地说现在已经没有去初溪的车了,要去最好坐他的摩托车。他还介绍说他是部队转业下来的,完全可以相信他。他的絮絮叨叨让我再一次感到烦燥,我对他说:“谢谢,我不坐摩托车。”他依然不走,用极大的顽强和坚持希望感动我们。
走出小店,站在路边茫然地等待可能会来的去初溪的车,我们被一群象蚂蝗一样的摩托仔围住了,我满眼睛都是张着的嘴:“上车吧,二十块钱一个人。”他们的包围圈越缩越小,我脑袋嗡嗡作响。胡突然发火了,他用那截没吃完的甘蔗棒指着所有人,象举着丐帮的打狗棍,他大吼着:“我们不坐,你们再过来,我们报警了!”他眼睛发红,声音嘶哑,拽上我,冲出包围圈,我们头也不回地徒步朝10公里以外的下洋走去。

走了二十分钟,如果不是突然停在我们身边的一辆从漳州开往永定的大巴,我们徒步去初溪真的要走到晚上吧,上了车,操着好听闽南味普通话的售票员说:“看你们背着大包走得辛苦,不然我们这种长途车才不会拉短途客呢。”从刚才摩托仔围堵的惊吓中走出,突然有了一辆豪华大巴从天而降,那感觉真象是天堂。
这里的大巴和中小巴司机以及客栈老板之间有一张强大的联系的网,运送的货物就是没头没脑闯入的外乡人。知道我们要去初溪土楼群,售票员非常负热心地拨了一个电话,告诉我们,再过一会,有两个人包一辆小巴去初溪土楼,他们会经过下洋,你们坐他们的车就可以了。车停在下洋,车上只有我和胡,司机把我们保护在车里,耐心等那辆小巴。如果我们这时下车,会再一次遭到如岐岭一般的摩托仔围攻小巴车上坐了两个人,一男一女,那个男人操标准的北京口音,女人却一口闽南口音,他们似乎是通过网络认识的驴友,但亲密程度又象是情侣。那个胖胖的男人不停地说着他去过多少个地方,比如凤凰丽江梅里什么的,他对一路的见闻说个没完没了,还说他总把这些见闻和照片放在网上。我和胡互相笑望了一下,只是安静地听他说。
从下洋到初溪还有五公里,这一小段路多是来来回回的上坡下坡,路窄难行,路况非常不好。我暗想,如果不是很有运气地碰到那个好心的大巴司机和这对包车的人,这样的路,我们要徒步到什么时候?
昨晚这里似乎下了很大的雨,山谷里湿湿的,满眼都是牛奶一样浓的雾气。田间地头都种的是芭蕉,一丛丛一蓬蓬倔强地绿在那里。越往初溪走,就看到越多的竹子,它们连成丝丝网网的海,在风里飒飒地扭摆着。小巴憋足了劲爬着一个巨大的坡,我紧张地抓着座椅。车窗外依然美得梨花带雨:雾气,芭蕉和竹林。

终于到了初溪土楼群,这里冷冷清清,除了我们的小巴,似乎再无别的游客。收门票的地方集着四五个人,终于看到了来了游客,他们眼中开心得放着光。五十块钱一个人的门票这次再也逃不掉了。我们下车时给了那个说北京话的男人四十块钱,算是包车费。他们和我们,各自散在初溪大大小小的土楼群里了。初溪土楼群经常进入摄影师的镜头并走入画家的画布,或许因为这里的画面感非常强:一条青绿色的小溪从山脚流过,上面间断垒着石块,做成简易的石头桥。仰望,圆圆方方连成片的土楼群在白袅袅的雾气后,仿佛一个遥远的披着面纱的传说,就那样居高临下神秘地俯视着我们。
这里最有名的土楼叫“集庆楼”,它有586年的历史,但它比昨天在承启楼附近看到的五云楼要维护得好得多。它古老但并不破败,雄浑庄严地立在那里,充满了沧桑的美,但并不让人感到破败得肃杀。这里最特别的还在于它有72个上行的小楼梯,将宠大的一座土楼进行了完美的分割。参观了这么多土楼,只有集庆楼有这样设计。
土楼里各楼层有一些图片和摄影展,我很惊讶地看到很多一丝不挂的女人披着似是而非的红绸,装着一脸的纯情和无辜,她们努力地扭成S形,或立在土楼里的门框边,或以土楼为背景,躺在金色的田地边。这些打着土楼的幌子而赤条条的女人如此完美得扼杀了集庆楼沧桑雄浑的美,让我看得惊讶又伤心。我不明白:是什么人,允许这样的图片长期地悬挂在这里?
我和胡走出这些浪里白条带来的不舒服,来到屋外的走廊,胡让我看:“雾被卷着走。”山顶的雾气被风吹着,一股一股地降到了土楼的圆环里,土楼内部就象一口大锅,不断地接收着一团团的牛奶,而变得越来越浓白。我们站在雾气里,仿佛腾云驾雾的神仙。
我们在好几座土楼间走来走去,相机一直握在胡的手里,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对到处游走的鸡发生着那么大的兴趣,我总看见他追着鸡拍个不停,不管是公鸡还是母鸡,不管是站立的还是跑来跑去的。我对他说:“你不觉得你拍了太多的鸡而拍了太少的我么?”
他说:“没想到还有人吃鸡的醋。”
他马上很认真地拍了一张我,我看了一眼,画面里是一个小小的我,和一只显得很大的鸡。
四两点来钟我们要回去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有回去的车了。我有些发傻,因为今天晚上必须赶回永定县城,我要坐明天的火车回深圳。胡还是面无表情的那句话:“没关系,我们走路去下洋。”
我不知道徒步的路上还会不会有来时的好运气,只好硬着头皮和他一起走。走了一公里,身后传来隆隆的拖拉机声,车停在我们身边:“上车吗?去下洋,两个人15块钱。”
这是一辆蓝色的有驾驶室的还算体面的拖拉机,我们和大包满满地塞在驾驶室里。但它确实是一辆拖拉机,它用超级慢的速度颠泊向前,我紧紧地抓着把手,我们摇得象蹦豆子,胡竟然还兴致很好地把相机伸过我的脸并伸出窗外,抓拍照片,一面夸耀着他已经练成了抓拍“铁手”。
下洋是个非常破的地方,一座破破空空的汽车站,几家没有客人的小餐馆,一些闲逛逛的人。但它以一块钱一碗的非常鲜美的牛肉丸汤和一个老头卖的刚收获的香极了的煮玉米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我从来没有也将不会有机会吃到那么糯而津润的玉米了。四点来钟,我们一人啃一根玉米棒子,跳上了下洋开往永定的最后一班中巴,这一路,我们的运气总是这么好。当我们晃着回到永定县城时,夜色已经深浓了。
来源:新浪博客
奇异壮观的永定土楼

千重山


2008
315日,我们60多人到福建永定县参观土楼。从厦门出发,途经漳州市,南靖县,进入南靖的书洋镇,在梯田式茶园盘旋而上的深山中,就陆续可见方的和圆形的土楼了。历经3个小时,终于到达位于

永定湖坑镇洪坑村的“福建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导游告诉我们,永定县境内共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像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又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内,共有20多座土楼,其中有3座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裕楼、振成楼、奎聚楼),我们重点参观4座,即 土楼王子---振成楼,宫殿式土楼--奎聚楼, 府第式土楼--福裕楼, 袖珍土楼

--如升楼。

福裕楼全景

    我们先参观振成楼,宏伟的振成楼大门口,有一副对联很引人注目,左联为“振纲立纪”,右联为“成德成才”。导游说,楼名就是由这副对联简缩而成的。振成楼是福建土楼中最华丽堂皇的代表,

2001年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楼 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耗时五载,花了八万光洋。
振成楼的格局是这样的,楼作4层,分内外二环,共208个房间。按八卦形设计。一楼做厨房,圆楼中有清澈的水井两口;二楼就是全部是粮仓,储存各类粮食跟干菜;三、四楼是卧房。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墙内用竹板或木条作墙筋,底层墙厚1.3米,安全坚固,防风抗震,冬暖夏凉,阴阳调和。全楼设3个大门,门板厚约定15厘米。这样一座建筑兼有可住可守的功能,呈现出相当高的科学技术水平。

  
振成楼

  振成楼的祖堂是一个舞台,祖堂似一个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圈成一个内圈,二层廊道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是当年从上海运到此楼嵌制的。大厅里门楣上有民国初年黎元洪大总统的题字。振成楼不但建筑奇特,而且楼内还有永久性楹联及题词二十余幅,所有楹联的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大都以“振成”为题,立意高远,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振成楼充分体现了那独特的客家风情、异彩纷呈的景观。
  如今,楼内住家家家户户都做起小生意,售卖当地的土特产、有关土楼书籍及旅游小商品。

  接着我们参观奎聚楼,这是座宫殿式结构的方楼,远看颇有"布达拉宫"般的气势。从高处看,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城一体,如猛虎下山,奎聚楼既是"虎头",楼前围墙上有两窗,似虎眼,建筑时便是根据虎形地理特点而设计的。奎聚楼建于1834年,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6000平方米,高约15米,用3年时间建成。现住24户,107人。有人说,永定土楼是是山坳里的神秘家园;确实如此。   
   福裕楼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其结构特点: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
  如升楼,建于公元一九零一年,乃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圆楼。直径为十七米,楼高三层,只开十六间,为内通廊式的单圈圆楼,小巧玲珑,外观形似客家人用竹筒做成的量米工具 “米升”,故名如升楼。楼内设一个大门,正对大门是中厅,内 院中有一口水井,左右两部楼梯,楼梯间一侧为土墙隔断,可以起到隔火作用。圆楼住六户人家,内院直径只有五米,虽楼内空间极小,但整座土楼家居聚凑,井然有序


   这天的一日游,让我亲眼目睹永定土楼的神奇风采,确实给人们以惊奇与震撼。
永定土楼图片欣赏

福建旅游景点: 永定土楼图片欣赏()


福建旅游景点: 永定土楼图片欣赏()

福建旅游景点: 永定土楼图片

神奇的客家土楼

    题记:我们祖国地大物博,五千年的文明亦是源远流长。在民族前进的脚步中回眸远望,我们的传统文化犹如历史长河中一粒粒的明珠,灿烂夺目,值得世人骄傲赞叹。可随着社会的发展,沉淀了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正在渐行渐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民间珍宝将会绝迹于人们的视野。让我们记

录这些珍贵的影像,记录我们的文化、记录我们的历史,这就是福客网要呈现的中国民间绝景系列。


  永定土楼分布于福建龙岩地区南部。永定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分为圆楼和方楼两种,永定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


  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就像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又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在冷战时期,它曾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我国的核反应堆。圆楼都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十余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卧室;二圈两层有几十个房间,一般是客房,当中一间是祖堂,是居住在楼内的几百人举行婚丧和庆典的场所。楼内还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设施。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泥,墙的基础宽达三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不小于0.9米。沿圆形外墙用木板分隔成许多房间,其内侧为走廊。


    闽西南土楼的主人主要是“客家人”。所谓的“客家人”也就是历史上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随着历史事件、自然灾害等原因的迫使,迁徙、流落到闽西南,而被当地人称作为“客家人”。

    客家人的先祖从中原迁徙而来,落户异地他乡,“惟恨所居之不远,所藏之不密。”在闽西南的山地、丘陵地带,在茂密的植被掩映下建起了土楼,聚族而居,防备着盗匪的骚扰和土著 的进攻。由于是在闽西南的山地丘陵地带,大块的土地很匮乏,所以建造土楼既节省土地又可以居住比较多的人,一个家族聚集在一起,生活中相互之间有所照应,对外防御中克服了人少力单的薄弱状况,形成人多力量大的合力。所以土楼逐渐在闽西南民居建筑中流行开来,以明、清为多,直到现在也有新的土楼继续诞生。



    土楼的楼基有的是采自附近的条石垒砌,有的则是当地的河卵石与红土搅拌砌成楼基,楼墙则是取自当地的红土经过发酵,夯筑而成。楼内主要是用木材隔屋,木质的通道、楼梯。一般的土楼都是三层,而比较近代的有四层还有五层。就拿怀远楼来说吧,它建于清宣统年间(1907年),历经近百年的风雨侵袭,夯筑的三合土楼墙依然光滑,一进大门,正对大门的是楼中楼,拜祭祖先的祖堂,而祖堂又是曾经的私塾,祖堂后面有一口水井,全楼四层,每180度有一个楼梯,共二座楼梯,每层相通,通过楼梯楼内互通。楼外看,一楼没有窗户,二楼窗小,三楼、四楼窗户稍大一点。通常一楼房屋比较潮湿,都是堆放农具或圈养生畜的场所,全楼居住着七十多户人家。晚上值更的人把大门闩牢,里面真是固若金汤,万无一失,如若外面稍有动静,从四楼的哪个角度都可以洞察外面的情形。随着历史的流逝和逐渐相互渗透、相溶的民俗、民风,土楼建造的选址、选材和建筑式样、建筑工艺都随之当代的历史背景有所改变,而惟一不变的是以血缘而居,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对儒家思想的尊崇,体现在每座楼内都有祭祀的祖堂,在靠近大门的地方有全楼共同的舂米的器具,共同的水井。


土楼人家每户都有这样的水井。


    再看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不仅具有上述功能,还是土楼建筑中的精品,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四座圆楼簇拥着一座方楼,整体象是一朵怒放的梅花,美伦美奂,精巧绝伦。据专家考证,各座楼之间都是采用黄金分割比例建造,其实乡民建造土楼连设计图纸都没有,只不过根据风水取势,凭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恰巧与现代的黄金分割比例不谋而合,其中的中式建筑工艺、决窍,令现代建筑师们纷至参观学习并拍案叫绝。

    这就是客家人创造的防御性的建筑奇迹,它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人民创造了历史,客家土楼成

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华。


  土楼结构及其优越性

    客家土楼主要有3种典型,就是五凤楼、方楼、圆寨。从整体看,以三堂屋为中心的五凤楼含有明确的主次卑意识,可以肯定,它是汉族文化发源地的黄河中游域古老院落式布局的延续发展,在其群体组合中,只有轴线末端的上堂屋(主厅)采用了坚厚的夯土承重墙。

    方楼的布局同五凤楼相近,但其坚厚土墙从上堂屋扩大到整体外围,十分明显的是,防御性大大加强。圆寨,仅就名称而言,已表现出2大特性,一方面,在圆形建筑物中,三堂屋已经隐藏,尊卑主次严重削弱;另一方面,寨就是堡垒,它的防御功能上升到首位,俨然成为极有效的准军事工程。

    客家土楼建筑具有充分的经济性,良好的坚固性,奇妙的物理性,突出的防御性,独特的艺术性等多种优越性。


振福楼


振成楼 土楼王子

    永定客家土楼中,许多土楼是按八卦图设计的,中华传统文化铬印深深地铭刻其中。而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振成楼。
振成楼
    振成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前门是“巽卦”,而后门为“乾卦”。外楼圈4层,每层48间,每卦6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楼内有一厅、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阴阳两极)、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个单元。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旦失火,不会殃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闭起来,自成一方,开启起来,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盗贼入屋,卦门一关,即可瓮中抓活鳖。祖堂似一个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圈成一个内圈,二层廊道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是从上海运到此楼嵌制的

。大厅及门楣上有民国初年黎元洪大总统的"里堂观型""义声载道"等题字。楼内还有永久性楹联及题词二十余幅,充分展示了土楼文化的内涵

    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1995

它的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了美国落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如升楼,最小的土楼建筑。

    承启楼
    承启楼位于古竹乡高头村。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现列入中国名胜词典。承启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4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1.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全楼住着60余户,400余人。由于承启楼规模宏大,造型奇特,因此,台湾小人国和深圳锦绣中华都有承启楼模型。1986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该邮票在日本评为当年最佳邮票。


土楼内展示的新娘的嫁衣

    遗经楼位于高陂乡上洋村,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方形土楼。外墙东西宽136米,南北长76,占地10336平方米。其后座主楼高17米,5.5层,是永定现有土楼中最高的楼房。主楼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连着一座四层的楼房,并与同主楼平行的四层“中厅楼”紧紧相接,合围成一个巨大的方楼。中厅前面一左一右建有两所学堂,楼内子女可以在楼内就读,学堂中间是个石坪,前建有大门楼,大门高6米,宽4米。在主楼后面有花园一座、鱼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设建筑。遗经楼共有280个房间,51个大小厅堂,整个建筑布局规整,条理井然。
奎聚楼,布达拉宫式建筑。
    永定土楼数不胜数,有“土楼大王”美誉的承启楼,有“土楼王子”的振成楼,有犹如“猛虎”的奎聚楼,还有依山傍水,雄伟壮观的五凤楼——福裕楼。

土楼人家的幸福生活

视角独特的一组照片.
顶!俺的家乡,农村到处是古土楼和客家古村庄,
从小就在永定生活,不过俺小时候住的都是方土楼,
去那的朋友别忘了吃我们永定那里的芋子包和下洋牛肉丸.要是在农家住的话,最好出点钱让房东杀一只鸡炖汤,呵,那可是无一点污染,纯粹吃昆虫和青草长大的土鸡,汤是金灿灿的,肉特别香.
一个一直很想去,但没有去成的地方.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