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干的幸福BIVY生活(上)--- 枫丹白露森林抱石之旅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投稿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br /><br /><br /><br /><br /><br /><br />如果我是一颗星星,那我会是最靠近天边的那一颗;<br />如果我是一枚贝壳,那我一定是藏在海底最深处的那一枚;<br />如果我是一棵草,那我一定是冬末最后枯萎的那一棵;<br />如果我是一朵花,那我会是初春开得最早谢得最早的那一朵。<br />我想我是个孤独的行者,独自走来,收获满眼的美景。<br /><br /><br /><br /><br /><br /><br />自从有了Bivy袋后,越来越喜欢上一个人的孤独之旅,很多人可能会责怪我们这些bivy的忠诚用户,觉得这是一种自虐,放着舒适的帐篷不用,却去找一个大袋子把自己套起来。但是你可能会认为错了,在很多情况下Bivier是一种的户外真正的实践者。毕竟,为什么艰苦跋涉,汗流夹背地携带着沉重的帐篷,哼哧哼哧地到了目的地后,辛苦地支起帐篷然后在里面和别人一起分享臭脚味,汗臭味呢? 相比较下为什么不带上紧凑且超级轻盈同时又可以抵御各种气候变化的bivy袋呢?<br /><br />Bivy袋,通常大家都认为设计为那些专业的登山家用的,但它同样的功能也可以适用于对重量十分敏感的户外玩家的超轻型户外远足,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ultra-light;单日的远足应付突变的严酷天气变化;长途的自行车之旅等等。<br /><br />当然bivy的好处还有很多:防水,防风,透湿,透气,搭建设置非常容易,只需要不大的面积,几乎可以搭建在任何地方,只需要有那么一点点地空间放下它就可以了。<br /><br /><br /><br /><br />饼干的幸福BIVY生活(上)<br /><br />还记得我上一次的枫丹白露抱石之旅么,什么东西都带了,却忘掉了一个小小的记忆卡,于是那一次的Bivy之旅弄得就有点扫兴,不过也好,给后来再去一次找了借口。这不,找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背上我的家伙什,最重要的是那张记忆卡,开始了我幸福的Bivy生活。<br /><br />这次携带的主要装备:arc&#39;teryx bora 40,Mountain Hardwear Conduit SL Bivy以及Thermarest z-lite,当然这次的评测就主要围绕这三个件装备了。<br /><br /><br /><br />arc&#39;teryx bora 40是一款让人非常喜欢的内架式背包,相当结实的面料,稳固舒适背负系统,时尚的外表超大的主包空间,多用途的功能使它成为理想的单日远足或双日露营背包。巨大的袋鼠袋甚至可以放下z-lite,当然这是我最希望的优点了。当然arc&#39;teryx bora 40还具有最重要的双重优点:灵活适应从多日的远足到单日的城市周边之旅。<br /><br />背负是配备arc&#39;teryx经典的V型BORA系统,结实耐用,最适合长途跋涉。容积是目前最流行的徒步背包ultra-light容积(30-40L),采用了新型的锁水面料和防水大拉练。<br /><br /><br /><br />材料:<br />HDPE framesheet 高密度聚乙烯板状背负<br />420D WaterTight&amp;reg; 高强度防水尼龙<br />Hypalon&amp;reg; 高强度耐磨防刮材料<br />6061铝合金支撑条<br />420D Ripstorm&amp;reg; 防撕尼龙材料<br /><br />容积: 42 Liters/2560 cubic inches<br />重量: 1400 克<br /><br /><br /><br />Mountain Hardwear Conduit SL 现在基本已经成我睡袋的第二层皮肤了,你只要把它简单地套在睡袋外面,就不用再担心户外睡袋防水的问题。3月底的欧洲,天气基本上算是比较冷的,夜里的温度应该在5度左右,再加上最近阴雨连绵,空气是相当的潮湿,幸好出去之前看了24小时的天气预报,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出发的,所以不用担心夜里被大雨浇湿的尴尬。上层的Conduit SL™的透气性非常好,一夜醒来,身体和睡袋都相当干爽,只在bivy内部上面发现一点点微小的水滴,要不是最近的潮湿气候,我想这点水滴也不可能有的。底部的防水性能也非常好,接缝部位都加上了热贴胶增加防水性能,虽然前天的雨水让地面很潮湿,但是在bivy里一点没有感觉到潮湿。整个bivy袋为妈咪型,分左开口拉链和右开口拉链,以适应不同开口方向的睡袋,当然在购买的时候就要考虑配合自己的睡袋了。从头到脚的双层大拉链,外部拉链为全防水拉链,提供良好的防水性能,当然如果是无雨水的天气下,可以将这层拉链拉开,只拉上内部的普通拉链,可以增加更大的透气性。此款Bivy 可以很好的配合Mountain Hardwear的睡袋,内部有相应的固定带以固定睡袋,如果是别的品牌的睡袋,可能用不上,但是可以自己动手相应在睡袋的位置上作点“小动作”就完全可以适应了。头部周围有松紧装置,可以在睡觉的时候收紧袋口。整个bivy收纳后较小巧,大概和一个半500ml的太空杯相当,可以作为ultra-lighter的首选配备。<br /><br /><br /><br />技术细节:<br />材料: Conduit SL 透气〉5000<br />形状: Mummy <br />尺寸: 210cm x 80cm <br />重量: 510克 <br /><br /><br /><br /><br /><br />Thermarest z-lite现在已经成为许多ultra-lighter的首选防潮垫了,在众多的发泡式防潮垫中,z-lite是最紧凑的、以密闭式发泡材料为质地的睡垫。因为其折叠后相对较小的形状,较高的绝缘性能,蛋槽的设计可以在睡袋和地面之间隔离出更大的空气层,凹槽可以积聚由于潮湿散发出来的水滴,使睡袋保持相对的干燥。折叠后的体积基本上可以放置在bora 40的袋鼠袋中,不会因为外挂在背包外面而磨损或者带来麻烦。其革命式的风琴折法比一般卷叠折法体积更小,表面的蛋槽式凹凸纹能互相咬合,更节省空间,使一张2cm厚的地席在经过14折后,总厚度也不过是14 cm。此外,蛋槽式凹纹比一般平面式地席更富弹性、更舒适及在炎热天气下更为凉爽,且新一代是使用双层结构,更能抵消凹凸不平的地面,睡眠更舒适。因Z-Lite拥有如此多的优点,致使它一面世便获得美国&quot;Backpacker&quot;杂志的&quot;Editor&#39;s Choice&quot;编辑选择奖。<br /><br />虽然说这次的Bivy之旅气候条件不是很艰苦,但是也相当的潮湿,z-lite蛋槽形的设计让我的睡袋最大限度地保持干燥,可以说z-lite是一款适合徒步穿越,ultra-light和很多极限情况下的理想防潮垫。相信这一点也是现在很多ultra-lighter所认同的吧。<br /><br /><br /><br />技术细节:<br />尺寸: 183cm x 51cm<br />最大厚度:2cm<br />重量: 425克 <br />收纳后体积:51 x 12 x 14 cm
在带上最重要的记忆卡之后,这次的背包倒显得不是很重要了。到了目的地后,玩了一会就拍些pp开始了我的评测了。3月底的枫丹白露,草已经绿了很多,不过树还有长出绿叶呢。<br /><br /><br /><br />bora 40  巨大的袋鼠袋设计,轻松的放入z-lite.
器械菊环,方便悬挂各种攀登用具<br />冰斧环,高强度耐磨材料<br /><br />因为我的bora是老款的,所以不是象新款的那样是热压成型的logo,外观上可能没有新款的好,但是使用起来也是一样的。
老款的bora, 鸟的logo 一样也是在包的下部,上部只是型号。<br />袋鼠袋巨大的ykk拉链,拉绳设计方便戴手套操作。
z-lite放入袋鼠袋后,应该说是比较轻松,不过需要将袋鼠袋从头拉开到下部,然后才可以装入z-lite。装载后拉上拉链,已经把整个袋鼠袋都撑起来了。
袋鼠袋的设计是鸟包中最吸引人的亮点!
侧面外部配备了2个口袋,可以放置雪杖或饮水杯等装备,我这次带了角架,脚部放在侧袋内,上部用压缩带捆扎好。
取用也非常方便,只需要上面的扣件一松开就可以轻松抽出来
侧面设计压缩带特写,帮助运动时紧束包内物品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