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款强氧新巡游南太行抢鲜试用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忘却自由的龙族 于 2015-8-5 12:45 编辑
首先还是感谢
户外圣地我的小基友亮亮@sosli和我心中最棒的中国自主户外品牌强氧@看见野玫瑰,组织和提供最新款的巡游40+10登山包,让我可以在南太行峡谷两天半的穿行中抢先试用。出行前我发了关于此款背包的静态抢鲜看,请参考 http://bbs.8264.com/thread-2435122-1-1.html ,先上传些照片占领楼层,更多试用感受楼下陆续补充。
看到好消息了,用的老款的巡游,正打算升级。
我有个30升的杂牌包,标称40,实际计算长宽高20*31*49,大约30升还不到。然后一个老款巡游,但是老款巡游用得少,大部分时间这个杂牌包都足够用。
我有时候玩的户外是当地户外群组织的,一般利用周末2~3天出行,像穿越武功山就是这种,有驴友的地方就有人做驴友生意,所以早晚能吃2餐热饭菜(中午路餐),可选择住店或是自带露营装备。
因为对露营装备没有强制要求,而且利用周末,所以很多上班族上周一起去了武功山。
我参加这种活动的时候,把帐篷和防潮垫外挂在那个杂牌包外面,然后包里塞睡袋、带几个路餐,两瓶矿泉水,一般都是10公斤出头。称过几次,都是这个数据,我的装备没讲究轻量化,帐篷2.5kg、自充垫1.2、睡袋1.2、包1.25,再加上地布路餐、两瓶矿泉水和备用的抓绒衣、洗漱用品,以及充电宝、数码相机等小物件。
我自己估算过,如果帐篷和防潮垫也内置,至少还要加10升容量。负重11公斤应该足够,如果带炉头煮熟食吃,应该要12公斤。因为材料可以当地购买,只带炉头、单锅和气罐。因为有驴友的地方就有人做生意嘛~连气罐都有村民卖~
所以我个人经验,入门级的背包,40升、12公斤背负,能搞定。而且装备不追求轻量化。
如果是城市游,30升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大小。背在背上不会因为大小引人注目。其实登山包很适合城市游,因为我玩城市游总喜欢带些东西回来,所以包必须有一定体积,而且有一定背负。别人玩城市游先找旅店放行旅箱,而我玩城市游,都是所有东西都背在背上,这样玩到哪就住到哪,所以不用回原来住的地方。所以一定要用登山包!
所以,某些时候,它能够压缩一下容积,也不错。40往上有50+10的巡游
轻量化的26升我又做不到,50的新巡游又用不上这么大的,我充其量就是轻简化的,所以,还是想强氧把40升的新款快上市吧,现在推荐老巡游,但是淘宝开始有点少了。
呵呵,确实,交流背包的朋友很多,确实记不准是哪一位了,感谢您的支持和反馈,欢迎经常沟通并提出宝贵建议。
你好,老版巡游是40+6,之后升级到50+10,巡游并没出过40+10这个容积。
背包是否轻量化要看每个人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吧,包毕竟是拿来背,而不是拿来艹的。例如军鸟的包够厚实够耐艹,价钱也不算贵,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背的动7、8斤的包去走长线呢。买包的人根据自己的行程长短、要走的路线是否虐线,自己的装备有多大比例是轻量化的产品,然后综合情况来挑选背包吧。至少我买包和选择使用什么背包之前是这样考虑的。
一味的追求轻量化而忽略耐用性绝对是得不偿失的,国外可以,但不符合国情,毕竟轻量化的包普遍面料薄,损耗率高,国人的收入还是太低,不足以为忽略耐用度而获得的轻量化埋单
在我看来,背包的抗刮耐磨永远是第一位的,背包减重依靠的是新材料的使用和科技含量的提升,而不是越来越薄的面料、肩带、腰带、背负,任何减重设计都不该以牺牲耐用度和舒适度为代价,否则就是华而不实的跟风作
就目前来看,除了国外那几个使用特殊纤维的品牌外,普通品牌无论是涤纶还是锦纶的面料,减重普遍意味着要么面料耐用度的降低,要么使用舒适度的降低,可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好久不上论坛,新巡游已入很久,之前的牢骚现在回头看纯属纸上谈兵,新巡游确实可以取代老巡游,加强了背负果然效果明显,老包背多了下坠背少了晃悠的情况终于没有了,最欣赏的还是水壶包,另外谢谢玫瑰补寄我的配件,估计玫瑰肯定不知道我是哪个~~我就继续做无名客户吧~~哈哈哈
玫瑰你好,看了论坛资料知道强氧背包的事情你最权威。想问一下巡游40+6和40+10的情况,那个才是新款?为何淘宝只有40+6 找不到40+10呢?可有官方渠道介绍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