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下大家,徒步背包腰带能负重的关键是什么?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楼上回答很有道理
腰带的内凹或镂空设计确实很重要。位置好,整个腰带包住髋骨非常舒服,位置不对,硌着髋骨很难受。
大厂的背包都是量产的,很难个性化,确实会导致同样一个包,适合你未必适合我,所以背包有条件还是要去好好试背再买。
MCHALE貌似就是那家把腰带整体定义在胯骨之上的?你的评价又会导致另一个问题,腰带应该在胯骨上还是包裹胯骨呢?
MChale的腰带往下滑吃上劲,和大部分包裹胯骨腰带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它两根收紧收紧带,和现在常见的一个活动扣的又有什么本质区别?MChale的好就好在有钱也买不到,据说老头不接受来自中国的订单。
2根收紧带上紧下松,锥形应该比一根带的直筒更能控制下滑?
假如MChale的腰带也能有效支撑,那他起码有个优势,离大腿更远,更有效避免搞抬腿时顶着腰带。
另外是缩短背负长度,减低重量。
确保粗暴使用中尽可能无故障的设计 和 尽一切努力确保最强大的背负系统 这两种思维的产物.
前者多用于 腰带与背板/骨架固定连接的设计 有走路包随着晃的缺点. 但是结构简单,坚固,负重能力强,并且耐操,腰带可以反向折.
有些还会勒肚皮,磨胯骨.
后者多出现在腰带和背板/骨架可动连接的设计上. 因为连接点可动, 增强了适用腰带, 减少晃动. 但是相应的连接点小,必须要半硬壳来避免或减小腰带变形.
简单说: 粗暴耐用的旧日设计承重强,不舒服, 可以直接用软的大面积的海绵腰带. 这个结构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风靡,现在变小众了. 多用在低档包和需要更糙的环境使用.
而动态背负系统则需要小连接点以便更舒服. 所以用硬材料作力的传递 ,结构就复杂很多了. 从90年代兴起, 到2008年顶峰. 现在在逐步轻量化中.
这样可以调整腰带倾斜角 以更好的包裹骨盆上沿 这个设计是适应大屁股小腰的.
这样可以调整腰带倾斜角 以更好的包裹骨盆上沿 这个设计是适应大屁股小腰的.
恩,我看原发帖人是个香港的女性,腚大腰细。。。。。要粗腚小的用什么设计都没用,往下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