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五:一座总督署, 半部清朝史——直隶总督部院一览 - 河北 - 8264户外手机版
河北
北海龙吟
2018-12-6 19:29
倒序浏览
40074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北海
龙吟 于 2018-12-8 10:15 编辑
保定
有个直隶总督署。直隶总督署又称直隶总督部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
保定直隶总督署原建筑始建于元,明初为保定府衙,明永乐年间改做大宁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参将署。那时的直隶总督署设在大名。统管
河北
、
河南
、
山东
一带军政要务。1730年(清雍正八年),雍正为加强京畿一带的管理,撤大名总督署改设保定总督署。 经过8个月的大规模的扩建,直隶总督正式驻于保定,至清朝灭亡(1911)。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直到1909年清朝末代皇帝逊位才废止。共历时
182年,
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因此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
直隶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总管直隶(今
天津
,河北大部与河南、山东、
山西
一部)的军民政务。清朝时全国共设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两江、闽浙、两湖、陕甘、
四川
、两广、云贵总督。这些总督权力极大,有权力有兵马,可谓是封疆大吏。但其它总督多是正二品官员,唯有直隶总督一直是正一品或从一品官担任,往往由中央内阁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兼任,被称为疆臣之首。由此可见直隶总督的地位。做过直隶总督的都权高位重之人,皇帝极其信任的人,如李卫、刘庸、琦善、荣禄、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等,晚清直隶总督又兼任北洋大臣,权柄之盛就连皇上、太后也礼让三分,因为直隶地处京畿要地,这些人手中握有重兵,离
北京
又近,真把他们惹毛了可能直接带兵把京城端了。
清帝退位后,1916年直隶总督署变为直隶督军署,1920年8月改为直鲁豫巡阅使署,这里成为直系军阀曹锟的大本营。直皖战争和第一次直奉战争策划于此署,1933年初,改为保定行营,1939年日伪河北省政府驻此署,1946年,国民党河北省政府驻此署,1947年国民党保定警备司令驻此署直至1948年11月保定解放。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驻此署,1958年省会迁津,保定专署驻此署,1968年保定市革委会生产指挥部迁此署,1970年改驻保定市革委会,1979年,中共保定市委驻此署。1990年11月市委机关迁出,辟为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1988年1月此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6日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7 12:37 编辑
保定直隶总督署坐落在保定旧城的中心,原都署街(现裕华中路)北侧。其前身是元顺天路治中署宣化堂,以及顺天路总管张弘略、张弘范的府第。明洪武年间保定设府,知府衙署由西大街迁此,并有扩建。永乐元年(1403)大宁都司移驻于此,对府衙
进行改建修
为都司署,即为护卫京畿的军事衙署。清初,这里是参将署。
直隶这个名称出现于明代,再早的唐宋时期河北一带为河北道(或河北路)。
明朝的行政区划设立了南北直隶(即直接隶属于中央之意),河北为北直隶,归京师(北京)管辖。
旧都
南京一带为
南直隶。
直隶总督署位置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6日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7 12:39 编辑
清时,顺治元年(1644年)撤消南、北直隶,南直隶改名江苏省,河北地区分设顺天巡抚、保定巡抚、宣府巡抚,其中保定巡抚领保定、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河间六府;顺治二年(1645)河间府另属;顺治六年(1649)设直隶河南山东三省总督,总督府驻大名府(今邯郸市大名县),大名成为直隶的第一个省会;顺治十五年(1658)复改保定巡抚,
十八年(1661)
领全省,同年末(1662)徙驻真定(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真定成为直隶省的第二个省会
直隶总督府前的辕门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6日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7 15:14 编辑
康熙六年(1667)设立直隶省,保定巡抚更名直隶巡抚;八年(1669)
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
;五十二年(1713)加总督衔,辖顺天、保定、正定、大名、顺德、广平、天津、河间、承德、朝阳、宣化、永平诸府,以及口北三厅、张家口厅、独石口厅,还有赤峰、多伦诺尔、遵化、易州、赵州、冀州、深州、定州8个直隶州,包括今河北在部,山东、河南、辽宁、内蒙一部。
雍正二年(1724)改设直隶总督。此后直至清末民初,近二百五十年间一直作为直隶省省会,是直隶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1870—1912年间,直隶总督冬季在保定府,夏季在天津府办公。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6日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7 15:20 编辑
总督署最初设在保定城西北隅的明代总兵署旧址,地方狭窄。雍正七年(1729)初,钦天监监正明图、户部主事管志宁奉雍正帝特谕,择定直隶总督署基址,二人选定参将署(即原明代大宁都司署)作为总督署的新址,奏请雍正帝获准后,由怡亲王允祥传谕直隶总督杨鲲筹建,于当年四月动工。第七任直隶总督唐执玉六月到任后,继续督造营建,同年十一月底竣工,雍正八年(1730)正月,直隶总督衙门迁此,直至宣统三年(1911)清朝灭亡,历时182年,一直为直隶省的军政枢纽机关,是维护清王朝京畿安全最重要的地方机构。
总督署前的保定市原点标志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6日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7 17:16 编辑
直隶总督署门前,裕华路的马路中间,相距不远有两根钢筋水泥的向大旗杆。直隶总督署原址是始建于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的保定府旧址,据说那时的府衙前就有两根旗杆,不过最是木质的,远没有现在的旗杆高大。清雍正七年(1729年)这里成为直隶总督署新址。新建的署衙前仍有两个木质旗杆,高约二十米,上刷红漆,是署衙的标志。民国年间的1920年,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坐镇保定,他实力强大,野心勃勃,一心想登大总统的宝座。于是将总督署门前的木制旗杆拆毁,专门从国外进口了钢筋、水泥,在原来的位置重新修建了两根钢筋水泥的大旗杆。这两根旗杆高10丈5尺(33.6米),甚至超过北京天安门前的旗杆,比高大的前门楼子(33米)还高了一截,是全国最高的旗杆,因其高大、雄伟,名冠全国,一建成就成了古城的一大景观。
大旗杆不仅是保定的一个景观,更是一种象征,大旗杆旁的总督府自明朝以来一直就是保定的最高权力机关,在老保定,如果两个人为什么事争论争不出个输赢,总是要说:“走,到大旗杆去辨一辨去。”当然不是让官府给断案,是大旗杆前人来人往,三教九流都有,让大家给评个理。最热闹是文革初期,大旗杆前是各种人物辩论的战场,到处都是一团团的人,大家挥舞着毛主席语录,口干舌燥的辨认着,直辨的天昏地暗。
1971年,有关部门以大旗杆影响交通为由,想折掉这两根大旗杆,为此又引起一场大辨认。拆除派说:大旗杆是“四旧“又影响交通,必须拆,保护派说:大旗杆是文物,是
保定的象征,不能折。这年的10月,保定市革委会(即市委市政府:做出拆除的决定。
更有人要誓死保卫大旗杆,最后竟被抓了起来。几天后大旗杆被推倒了。那时我正在白洋淀农场劳动,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感到可惜:纷纷说:要是在家,真应该去最后看一眼。”
大旗杆没了,路确实比以前宽了,可再走过大衙门(即总督署)时总感到这儿空荡荡的,少了一点什么。
1986年12月,保定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1月,直隶总督署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们对重树大旗杆的呼声越来越高。1994年重修直隶总督署时,被拆除了23年的大旗杆终于重新树
了
起来。重修修建的大旗杆按原原位、原高、原样重新修建。
通高10丈5尺(33.6米),
由底座、旗杆、旗斗三部分组成,
底座为八角形,高约2.5米,其顶为坡顶。旗杆也为八角形,高约31米,
在旗杆约三分之二部位有一
边长约2.5米的
方形旗斗。它屹立在裕华路中间,迎接着东来西往的四方宾客。
总督府门前的大旗杆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6日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7 17:34 编辑
以前,两根大旗杆中间,略偏南一点还有一座大影壁,解放后(文革前)修建裕华路时,那座大影壁也被拆除。1994年修整总督署时,在总督署的马路对面修了一个小广场,名总督署广场,并在广场南侧修建了一
座水泥的
仿古
牌楼。以弥补总督署前没有影壁的缺失。
现在,总督署广场成了一个停车场。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6日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7 17:40 编辑
保定总督署现在是4A级景区,门票30元。大学本科(含)以下学生,60-70岁间的外地老人凭有效证件享受半价票。1.2米以下儿童、军人、残疾人、本地60外地7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免票。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6日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9 12:37 编辑
直隶总督是清朝八大总督中品级最高的。但直隶总督署却并不是修建得最大的总督署,甚至可以说是其中规模比较小的。这是因为直隶总督署距京城很近,而且也是皇帝出巡的必经之路,所以直隶总督
严格按照清制修建,
不敢奢华。
直隶总督署东西宽约134.4米,南北长约224米,占地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整个衙署分为东、中、西三路,中间以
更道相隔。中路
主体建筑
包括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等
沿南北中轴线布置,并配有左右耳房、厢房等,其它辅助建筑等如花厅、幕府院等分列在东西两路。这些建筑均为布瓦顶、小式硬山建筑,是一座典型的北方衙署建筑群。
总督署大门外旧时曾建有东西班房、东西辕门、鼓亭、乐亭
等
,和前边的照壁、旗杆共同形
成一个半封闭的格局,
西辕门外过去有专供每日报时及拜发奏折用的炮台等附属建筑。这些建筑如今虽好多已不存,但其
整体格局和威严的气氛依然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
。
直隶总督署的沙盘模型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6日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9 12:38 编辑
总督署大门
坐北
朝南,
为
三开间的硬山顶式建筑,
建于1米高的台阶上。
大门前的
明柱、门槛及六扇棋盘式板门皆为黑色,
门楣
上方悬一白色匾额,上书
雍正皇帝手书"直隶总督部院"六个黑色大字,四边围以
黑框,据说是
寓意黑脸包公,
清正廉洁、
黑白分明。
两根
明柱上一边挂有“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的牌子,另一侧是“中国古代衙署博物馆”,大门两侧
的楹联为:“北吞大漠,南亘黄河,中更九水合流,五州称雄,西岳东瀛一屏障;内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后两师生。”
这是后人为追思直隶总督曾国藩和李鸿章
所题
的对联。上联写清代直隶省的地理位置,下联写直隶总督曾国藩、李鸿章的政绩。纵观
整个大门,
即肃穆又森严。威气自生,
十分
庄重。
直隶总督署正门
回复
精选推荐
40天欧洲自驾环勃朗峰重装徒步
川西新线路锅圈梁转山
汕头南澳越野挑战赛
77叟游玩雁荡山
当你跑越野时,你在想什么儿
折叠车骑行山西古建筑之旅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