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首登及侦查路线的选择过程及实际状况 - 山伍成群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伍成群
目前可以在AAJ(美国阿式登山杂志)查到的首登报告写的全是西北山脊路线的攀登日记,而且也没配图,我从相关资料查到了标题里提到的内容,发上来和大家分享,对部分内容进行了翻译,对线路进行了标注,黄色线路为南山脊侦查线路,红色线路为西北山脊首登线路,这图是高清大图,涉及很多其它山峰,非常详细,可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价值,转载请务必注明出自8264

这里讲的是贡嘎的天气,跟什么玉龙雪山能不能攀登还有那个人的学术水平如何有一毛钱关系?起码的就事论事都不会,各种转进有意思?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还有人跟我讲玉龙雪山是无法攀爬的,说岩钉打进去就松了,没法爬,这个你也信?我不具备这些常识不重要,没人会相信我。那研究珠峰几十年天气的高登义教授,从2003站在第三极就开始在央视看到他,到最近还一直在央视丢脸,说什么“冰塔林形成要具备几个条件才可以,目前全世界只有三个地方有,一个是珠峰前进营地,一是长江源,还有一处是国外。”这你相信吗?国字号的,不学无术喊口号误道人有什么意思呢。

贡嘎山的年降水量相比喜马拉雅中西段或喀喇昆仑山区要高得多,属于不同的气候类型,对于登山活动必然更加复杂多变、攀登窗口短暂,质疑这点表明你根本不具备相关自然地理背景常识
本帖最后由 崇幄 于 2018-12-18 20:25 编辑

最新更新,贡嘎首登成员Emmons一共出了5次事故,非常值得大家借鉴和警惕

第一次事故,Emmons因为骑一匹失足的独眼马,结果从马上摔下来,把背给摔伤了

第二次事故,没戴雪镜,只曝露在阳光下数分钟,就导致雪盲,只能缠着绷带在帐篷里待一天

第三次事故,在下撤过程中,小腿表层被一个冰爪齿尖割伤,尽管还能走路,但一瘸一拐,随时都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

第四次事故,还是这个Emmons比较点背,冲顶前最后一餐,做饭的时候切饼干,刀一滑,切伤了左手,深可见骨,这样就无法正常使用冰镐了,结果只能放弃冲顶

第五次事故,还是Emmons,他在之前的攀登过程中不知怎么冻伤了右脚,结果在下撤途中的第三营到第二营路段情况非常严重,剧痛难忍,为了能快速下撤把脚给保住,Emmons在从第二营以下的陡坡下撤时把包给扔了,并解开了绳子的保护,即使这样,他在最后一段还是严重到不能走只能爬了,幸亏被上来的接应人员及时发现
本帖最后由 崇幄 于 2018-12-17 19:39 编辑

这样的人不是可能根本就没,不但有,且很多,我只给你举最极端的例子,solo。
乌力solo安峰南壁虽然得了金冰镐,但没留下什么视频证据,这个就不说了。
我要说的托马斯。胡马,他一个人solo道拉吉里南壁,并且通过互联网和电视对全球直播,还留下一部电影叫Dhaulagiri Express,以下是胡马这条线路的技术信息:Dhaulagiri, South Face, New Route. From October 25-November 3, Slovenian Tomaž Humar soloed The Mobitel Route (VI 5.10d AO M7+, ca. 4000m) on the south face of Dhaulagiri (8167m).

这种8千米以上的超高海拔+大岩壁,可能根本就没人敢尝试纯阿式攀登,除非他不想活了。
本帖最后由 崇幄 于 2018-12-16 21:35 编辑

俄罗斯的k2西壁大量使用路绳、上升器走捷径,而先锋队员走的别的路线,再把绳子放下来修路









但这个俄罗斯的攀登是围攻啊,对阿式来说,围攻算是作弊,围攻团队里最后冲顶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一路沿着前面队员修的路绳推上升器推到最后一个营地的,阿式是不能靠路绳借力的,每个人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攀登,阿式团队的相互支持仅仅在安全保护上,后面我放一些这个攀登的视频截图,你看那些两手推上升器,双脚悬空的镜头,说明先锋队员肯定不是从这里攀登上去的,先锋队员从别的路线爬上去,再从这个位置把绳子放下来,于是就修出一条垂直的绳降线路,只不过别人下撤时采用,他们上升时就用,这也是为了给冲顶队员节省时间和体力

这个太牛X了,超高海拔+大岩壁,具备这种实力的国人,之前没有过,之后也没有(我可以大胆预测)。如果把贡嘎常规线路(西北和西南山脊)拿来和它作比较,假设天气条件差不多,两者的难度对比,K2这条线路如果打10分的话,贡嘎可能也就2,3分,撑死4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