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杂技之乡,梦江湖风云,识江湖儿女 - 天津 - 8264户外手机版
天津
觉非行记
2019-10-15 15:11
倒序浏览
4309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觉非行记 于 2019-10-15 15:11 编辑
红牡丹剧场,魔术迷幻宫
如今仍旧广为人知,不时还能听见有人唱的《牡丹之歌》曾经是20世纪80年代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红牡丹》的主题曲。这部电影,是描写吴桥艺人杂技生涯的影片,此片的原型就是吴桥籍名人孙福有、香头父女,电影也以香头的艺名红牡丹命名。
因为这段渊源,景区里的杂技剧场也命名为红牡丹剧场。90年代的剧场,在如今看来,有些狭小拥挤,当然比不上宋城、横店的豪华舞台,可是,在这样的剧场里,却能看见最初的现代杂技舞台表演,能看见最鲜活的生命悸动。
在春晚,在各个电视台的晚会上,能看见不少杂技表演,声势浩大,但带给我的触动,却不如这个有些狭小,甚至有些残破的红牡丹剧场。
近距离的观看,能看见杂技演员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颤抖、每一次努力,他不是完美无缺、却是离观众最近的表演。在大飞轮上蒙着眼的行走,让我见证了杂技的刺激与惊险,也更深刻的感受到了,他们是在用生命表演。
每一次无安全防护的表演,都看得胆战心惊,深怕他们出一点差错,付出惨重的代价,可是他们,却总是以专业的演出,回报我的担心。
回复
觉非行记
10月15日
“好像是在玩魔术,好像是在演杂技。”艾青的《在浪尖上》,诵出了杂技跟魔术的渊源。在杂技的大世界里,也为魔术留了一个梦幻剧场。
很多即将失传的杂技只能在杂技大世界里一睹最后的荣光,可是魔术,却能够在很多地方看见。但这也不影响我们在惊叹于杂技表演之余,走进,魔术梦幻剧场,看到魔术的神奇,惊叹魔术的魅力。
经典的魔术表演,在这里都能看见,人体三分、穿越钢板、倒悬行走、空桶取物、大变活人、龙宫探秘、捆绑逃脱,那些再熟悉不过的桥段,当在舞台前近距离见证,依旧震撼。除去经典的魔术表演,魔术迷幻宫还利用高科技手段将原本神奇的魔术赋予更加神秘的包装,让人如坠云里雾中。
虽然到魔术迷幻宫时,表演已经接近尾声,没能看见最精彩的表演,但是看见台下意犹未尽的观众,也能知道靠着灵巧的双手和奇特的道具,魔术师早已将观众的眼球牢牢抓住。
回复
觉非行记
10月15日
马戏游乐园,滑稽动物园
来到马戏游乐园,在看马戏表演之前,先跟来自内蒙古的骏马来了一次亲密接触,翻身上马,在马场上绕了一圈。虽然为了保证安全,马场工作人员没能放心的将马交给我,让我策马奔腾,可单是骑在马背上,也自有一股豪情。
然而当我们退回观众席,真正开始马戏表演时,画风突变,“马在地上跑,人在天上飞”。骏马奔腾,马上的勇士时而马上倒立、时而马上大站、独站双马、倒骑摘花,马背上一个个惊险的动作引来一阵阵赞叹。这些勇士,也不仅仅是正值当年的男子,而是以男女老少组成的马戏团队,他们都用自己的马上功夫,证明了自己是真正的勇士。
驯兽动物表演曾是杂技中重要的一项,如今虽然单独分类,却也跟杂技息息相关。在杂技大世界,有一个滑稽动物园,在动物的世界里,表演着从驯兽师那里学习而来的特技。
在这里,机灵的猴子可以骑车转圈,憨态可掬的狗熊可以晃板、踩三轮,富有灵性的狼犬会算术识字,霸气十足的老虎可以跟游客亲密接触,庞大的大象可以敬礼致意,用鼻子将你卷起。
看着它们的表演,欣赏着这份刺激的同时,也有些不忍。这是一群另类的杂技演员,不知道它们需要经过多少训练才能学习这些技能,跟人类零距离亲近。
回复
觉非行记
10月15日
回复
觉非行记
10月15日
杂技博物馆,吴桥小泰山
在杂技大世界看完所有的演出之后,来到杂技博物馆,慢慢的走进,杂技的前世今生。博物馆自然没有演出形象、热闹,可是,在博物馆里,能更全面的了解杂技、了解“杂技之乡”、了解世界杂技艺术的摇篮。
杂技博物馆有九大展厅,内藏杂技文物200余件。博物馆以文物、照片、影视、杂技春典、书画等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吴桥杂技的悠久历史,再现了杂技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
在展馆里,看吴桥杂技2800年的历史,从秦、汉、魏、晋、南北朝的质朴与神圣,登上隋唐盛世铺就的恢宏与艳丽,又从宋朝的皇宫御苑飘散回归民间,在故土吴桥重获新生和发展。在明末清初,吴桥杂技真正走向辉煌,涌现在许多蜚声中外的杂技团、杂技班和一些杂技世家,吴桥杂技艺人的足迹遍布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中国杂技事业的发展。
博物馆铭记着吴桥杂技名师的事迹,孙福有和他创建的“中华国术马戏团”,孙凤山和他的“北京班”、“四大金刚”的张献树父子、揣着绝活的北京天桥八大怪。
博物馆安放着形形色色的杂技道具,这些道具不需要高价购买,而是就地取材,源自生活、生产中最常见的日常用品。
博物馆展出着被誉为“东方杂技大赛场”,以吴桥命名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曾经与现在。这个国际杂坛的顶尖赛事,世界杂技的盛大节日,始创于1987年,是吴桥最闪亮的名片之一。
回复
觉非行记
10月15日
在杂技大世界看完所有的演出之后,来到杂技博物馆,慢慢的走进,杂技的前世今生。博物馆自然没有演出形象、热闹,可是,在博物馆里,能更全面的了解杂技、了解“杂技之乡”、了解世界杂技艺术的摇篮。
杂技博物馆有九大展厅,内藏杂技文物200余件。博物馆以文物、照片、影视、杂技春典、书画等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吴桥杂技的悠久历史,再现了杂技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
在展馆里,看吴桥杂技2800年的历史,从秦、汉、魏、晋、南北朝的质朴与神圣,登上隋唐盛世铺就的恢宏与艳丽,又从宋朝的皇宫御苑飘散回归民间,在故土吴桥重获新生和发展。在明末清初,吴桥杂技真正走向辉煌,涌现在许多蜚声中外的杂技团、杂技班和一些杂技世家,吴桥杂技艺人的足迹遍布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中国杂技事业的发展。
博物馆铭记着吴桥杂技名师的事迹,孙福有和他创建的“中华国术马戏团”,孙凤山和他的“北京班”、“四大金刚”的张献树父子、揣着绝活的北京天桥八大怪。
博物馆安放着形形色色的杂技道具,这些道具不需要高价购买,而是就地取材,源自生活、生产中最常见的日常用品。
博物馆展出着被誉为“东方杂技大赛场”,以吴桥命名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曾经与现在。这个国际杂坛的顶尖赛事,世界杂技的盛大节日,始创于1987年,是吴桥最闪亮的名片之一。
回复
zhb001
10月15日
真热闹
回复
妃妃林
10月15日
为杂技人点赞
回复
精选推荐
田海子山脊线徒步散记
托乎拉苏徒步
喀拉峻天山上帝后花园
甘孜自由行
喀拉峻深度徒
穿越川西七藏沟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