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未定——老君沟重装徒步古尔沟记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在石壁上休息的时候,我惊喜的发现,近旁的石缝里,一簇簇红色的植物露出头来,红褐色的枝条上,缀满了红色的小花,冷艳娇媚、香气扑鼻,让人惊叹!“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不正是对它的写照么!
红景天 摄影:(格绒)
格绒手里捏着一把刚扯出的川贝转了回来,“这是红景天”,他说,“哦,我是第一次见”我回答,格绒俯下身子,抓住红景天的枝条往外一带,再两手一捋,一团锦簇刹时不见,只留得几只黑褐色的块茎在他手里,那香气越发馥郁,久而弥香,我放了两块在侧包里,在袭人的芳香里继续后面的旅程。
红景天 摄影:(大姐)

红景天片 摄影:(明)
在小海子前面,大伙进入了巨石阵,多年的经历告诉我,海拔4000+垭口多为乱石,只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里像是进入了洪荒世界,离垭口尚远,乱石已堆砌而下,绵延为阵;巨大的石块杂乱陈列山头,石块棱角尖峭、阴冷湿滑,四周时有暗冰积雪;石山上没有路迹,也没有玛尼堆等标识,只能向着垭口方向摸索前行。
乱石阵 摄影:(格绒)
格绒在石头上快速跳跃,我们则手脚并用,开启四驱模式,时而在石阵上腾挪滚打、时而又匍匐爬行,掉坑的次数难以计算,场面惊险无比,伤痕一道接着一道。
歇息 摄影:(格绒)
当日的行程亦是我们艰辛的开始,上午9.00,我们披上雨衣,出棚即向上爬升,道路泥泞不堪,路边的山上有瀑布轰鸣流下,雨中的视野局限于眼前,杜鹃林横出的枝条拉扯着我们,人们艰难的屈膝、弯腰、斜侧着身子,在林下缓慢行走,不时跳上石头,从溪流上迈过。
雨中杜鹃 摄影:(大姐)

奔流不息 摄影

大姐)
想要上到小海子,还需要往陡峭的坡面上行进约2公里路程,我们一步一步往上挪,自己走的路,每一步都作数。
爬升 摄影:(格绒)
巨石阵的羁绊
第三日,大雨一夜未歇,人群焦灼起来,如果放弃,也就舍弃了一段难得的探险和历练;如果坚持,从猪槽海子翻越海拔4900米的垭口至渔海子时将可能遭遇风雪。坚持还是放弃?人们在争议,是取是舍,各执一词,木子夫在嘤嘤哭泣,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最后,我们决定一个也不能少,继续坚持,同进共退。经过商议,我们放弃了原定的大海子至捞洲海子至渔海子线路,直接取道小海子至猪槽海子至无名垭口再至古尔沟,此垭口比原定垭口海拔低了300米,翻越的难度大为缩小。
风雪迷途 摄影:(大姐)
至此,我们原本下载的轨迹不再发挥作用,此后的线路皆是格绒凭经验和记忆所带,从而在后半段的时候大伙竟然走出了一条轨迹里面无法查寻的新路,我们称之为“仙路”。(后来才知道这里是木城沟,也是石头和余星在“云中漫步”大横断的时候所走的最难的线路)

木城沟 摄影:(格绒)
格绒把大家安置停当后,手脚麻利的做起了晚饭,他先在外灶压上一锅饭,然后在我们烘烤的柴火上方挂上铁钩,放置注满了水的铝锅,再把从家里带来的腊肉切成大块扔进去煮上;格绒在药棚旮瘩里四处翻找,竟然翻出了两只还没有坏掉的茄子,转身就对我们咧开了嘴“今晚吃茄子炒腊肉”,说话的当口他已经三两下就把茄子切成了片;米饭煮好的时候,格绒在药棚外揪了一盆野菜(石杆菜),淘洗干净,放进了腊肉汤里,随手捞出腊肉切片,拌着茄片在锅里翻炒,不一会,棚里弥漫着诱人的熏香味,我们的哈喇子啊!硬生生的流了一地。

做饭 摄影:(船)
终于开饭了,大伙儿端着饭钵,围在柴火旁,脂油醇厚的腊肉块、冒着热气的野菜汤,简直是绝配!虽然药棚外面哗哗的下着大雨,却丝毫不影响棚里人们的味蕾,大伙上下其手,对着美食大快朵颐。空气中菜香味在升腾缭绕、橘红色的火苗不时从火塘里窜出、烧着的开水在铝锅里滋滋作响……我眯缝着双眼,户外就是这么简单,一箪食、一壶浆、一瓢饮,煮食于山野,自得其乐也!
短暂的欢愉
第二日上午大伙5.30起床,收拾停当后,包车前往老君沟,7.00的时候我们于沟口起步,今天的目标是七棚,时间充裕。
一路前行,蓝天白云,高壁峡谷,莺飞草长,虫鸣蝶舞,杜鹃满山,芳香扑鼻。

瀑布 摄影:(格绒)

绿萝 摄影:(格绒)

杜鹃 摄影:(格绒)
行至三棚,偶遇从重庆过来的队伍,与我们的线路相同,他们告知这两日天气较差,另外考虑了备用线路,估计走备用线路的可能性较大;他们的向导是我去年穿越高桥沟的 贵生 ,他告知山上岔路口很多,如果仅靠轨迹的话很有可能迷路。

围栏 摄影:(路过)
大伙商议片刻,决定请向导格绒带路,自此,他在我们前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我们此次穿越成功起了关键性作用。

小憩 摄影:(格绒)
下午3.00的时候,我们已过七棚,既然时间尚早,大伙索性继续上穿,当日下午五点半,大雨来临之际,我们已迅速奔跑进了格绒家药棚,夜宿棚内,海拨3770米。当日行程16公里,耗时10.5小时。
晚11点半,一行人抵达下孟乡藏乡缘张哥家,洗漱睡觉,自是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