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魅力湘西自驾游游记 - 自驾游|摩旅 - 8264户外手机版

  自驾游|摩旅
本帖最后由 丛林2019 于 2020-5-7 11:06 编辑

前沿:
某月的某一天天气炎热,坐在椅子上发呆,可能那时候也不知道在想些啥,一本发黄的书籍散落在书架的最深处,随手抄起,慢慢的翻着。
湘西的了解是那本沈从文的边城开始,王村、茶硐、浦市、里耶,湘西的土家族,苗寨等。整个湘西萦绕在我的梦中。而凤凰,张家界那些热门的景点已经去过了多次,如今总想着着去湘西的大山,没有开发的小镇,原生态的苗寨走走。自去年开始,就计划到湘西自驾,动心后开始做各种线路规划,甚至在百度发帖咨询当地人某些公路是否修好,当整体路线经过多次调整后,购买了拖车绳、搭电器,医药包。邀朋几人2车在4月30日下午离长入湘西。原规划路线 全程手机拍摄

实际线路长沙、芙蓉镇、吕洞山、矮寨、茶硐、碗米坡、里耶、惹巴拉、洗车河、永顺

5.3日晚上宿高原红酒店,条件一般,房费为128元。
卸下行李,躺在床上都不想动弹,不久开始打鼾。
当天晚上7点出酒店到处觅食,只能说当时没有找对地方,走了将近40分钟才找到合适的餐馆,吃了地道的 永顺 菜268元。
  坐的士返回,永顺的当地人还是比较淳朴,没有打表,到酒店才5块,当时他若喊20元,我们也只能照付,这好好表扬下。

  5.4永顺不二门 长沙
  早餐在酒店对面的米粉店吃完,米粉为6元一碗,味道不错。



不二门公园有洗心池,泉水涓涓流出,以洗手,清凉直抵心底,寓意洗心。  公园中以石奇、温泉、石刻、观音朝拜为其特色。石灰岩溶蚀而成的不二 石门 、莲花池、八阵图被视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一笔呵成的"山 青海 岸"四个字合成一个"岸"字的石刻、有迷魂镇之称的八阵图令人惊叹不已。这里一年四季苍翠葱茏,梵声缭绕,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乌龙山剿匪记》、与《 湘西 剿匪记》均在此拍摄。内有观音岩,溪州土家族博物馆等。  
  奈何当天要返长沙,只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上午10点50分启程返长,中午在慈利下高速吃饭,于下午6点50分安返长沙 。
洗车河篇:惹巴拉上游9公里的洗车河: 油亮的石板路: 洗车河古镇是一个原生态的土家族聚居区,古镇掩藏在崇山峻岭之间,交通闭塞,近年才有了公路。一座清代的风雨桥横跨洗车河上,桥上是热闹的集市,可以买到蔬菜和日用品。青石板街和吊脚楼是镇上古老的风景,美好的田园风光也让人心旷神怡。另外,洗车河水质清澈,临走前别忘了买一瓶百年老店的霉豆腐,把 湘西 特有的美味带回家。
车停在洗车河卫生院免费。
风雨桥上的集市
风雨桥

晒太阳的小猫
 洗车河只适合路过瞧瞧,小镇大多数的房子都是翻修。
 下午三点沿015县道上龙吉高速到永顺 , 永顺 路窄,可不要随意停车。

 5.3里耶到惹巴拉过洗车河到永顺
  260省道 011县道 015县道 龙吉高速
  当天共计走了103公里。
  里耶出发到龙吉高速路况很好,(沥青路)坡陡弯多注意安全。沿途观景台所拍:
上图中的河流为捞车河
惹巴拉景区大门:


摘于网络:
  【惹 巴拉 景区】
  该景区位于 龙山县 苗儿滩镇的洗车河与靛房河交汇处,北距 龙山县 城75公里,由捞车河村的彭家寨、惹 巴拉 、和梁家村的梁家寨三个土家族村寨构成。景区的主要景观集中在捞车河村,这里的居民中土家族占95%,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厚,风景优美秀丽的土家族聚居的古村寨。
  惹 巴拉 ”是土家族语言的称呼,捞车河村的惹 巴拉 是土家语地名。
  解释之一:“惹巴”是土家族最早的祖先之一。“惹巴”一词有土家族的王的涵义,“拉”是路的意思,“惹 巴拉 ”可译为土家族王走过的路,或者是土家族王玩耍的地方。
  解释之二:土家族语言中“惹”是美丽的意思,“巴”是看的意思,“拉”是路的意思。“惹 巴拉 ”可译为在美丽的道路上看到美丽的地方。
  解释之三:清嘉庆《 龙山县 志》载“……其先有尧蛮头吴著冲,又有惹巴冲者,与吴著冲统为兄弟……”。相传是五代时期“惹巴”的王城。“冲”是玩耍的意思。“惹巴冲”,直译为“美丽的土家族王子玩耍的地方“,可译为“美丽的土家族王子的王城”。



文字摘于网络: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改土归流后,大量商人涌入,捞画 河津 通巴蜀,水达辰沅城,为武陵山区物质集散地和出入的重要 通道 ,捞车河的船运业,造船业逐渐繁荣,久盛不衰。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设捞车里。民国时期1912年设捞车乡。土地革命时期,1935年设苏维埃捞车乡人民政府。1950年设捞车村,1956年改为捞车村。
  捞车河村风景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捞车”是土家语“捞尽泽”的省略,意即“太阳河”。悠悠捞车河与穿过幽壑的靛房河在这里交汇,冲积成平川大坝。两河三岸将平坝一分为三,分别形成彭家寨、惹 巴拉 ,梁家寨三个自然村落,北靠比寨山、南倚笔架山、东邻董补山、 三河 绕三寨,三山套 三河 ,形若八卦,势如转轮,形成“沙沙卧虹”、“卦轮衔环”、“鱼戏绿潭”、“金龟 朝阳 ”等美景。
捞车河畔,古木参天,吊脚木楼,鳞次栉比,依山傍水,掩映在苍翠葱茏之中,一派世外 桃源 的景象。原生的自然生态与原生的民族文化,原貌的历史遗存在空间上和谐统一,构成一幅生动的画卷。
  捞车河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惹 巴拉 土家凉亭桥始建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因毁于水患,近年重修。土家凉亭桥成“Y”字形连接三个自然村落,全长288.8米,为石木结构,桥高五层,为转角楼订制,飞檐翘角,气势恢宏。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土家冲天楼,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成为土家建筑的范本和“活化石”。
  捞车河村保存有明代建筑5栋,清代建筑58栋,民国时期建筑34栋,以及287栋具有特色的窖子屋,四 合水 屋,转角楼是土家族古建筑和特色民居的代表,构成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2011年1月被列入 湖南 省文物保护单位。
捞车河村民族风情常有,民族文化底蕴厚重。据史载,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传统的织造工艺。这里曾出现“女勤始织、户多机声”的繁荣景象。如今,全村有592人会织锦,有织机436台,2011年1月,捞车河村被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 民族文化艺术——土家织锦之乡”,同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捞车河下游叶家寨的叶水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族工艺美术家”称号。叶玉翠被授予“ 中国 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刘代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织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另外,这里还保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土家摆手舞”、“毛古斯”、“土家梯玛”、“打溜子”、“咚咚喹”等。浓郁古朴的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给这个古老的村寨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含量和恒久的魅力。
该地方因芒果台的一次跨年晚会而闻名,游客为周边的自驾客,无需门票,可做在 风雨桥上发呆。有少量的客栈,接待能力一般。惹 巴拉 住宿(15074342930)要提前打电话预定中餐在郭二姐农家乐吃的,传统的 湘西 菜,老板好客,菜吃完还可以加。50元每人。
小朋友可以撒野的地方:


里耶秦简博物馆:
摘于网咯
1985年6月份,里耶镇一批做砖瓦的泥水匠在挖泥巴做土胚时,挖出了一些陶器、兵器,自此揭开考古界对里耶时断时续的考古发掘。2002年4月17日,为配合碗米坡水电站工程建设, 湖南 省考古研究所组织的考古工作队进驻里耶进行抢救性发掘,里耶古城的风貌也随之一点点地显露出来。
数百座古墓葬群与这座古城同时重见天日。古城邻江而建,紧靠酉水,占地1万多平方米,有夯土城墙、护城河、房屋建筑遗址、排水设施,多座古井规则地分布在古城内外,它们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古代城市系统。
于2010年10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的里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包括 中国 唯一的专题秦简博物馆——里耶秦简博物馆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耶古城遗址
参观信息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售票),每周一(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闭馆。
票价:(自带身份证即可)

里耶正在招商的清末民国风的步行街:


 若干年后会不会边成拍民国期间电影的片场。

晚上在里耶找吃饭的地方实在难,经多方打听只有在遗址馆找到两家。餐客居多,选择第二家落座后点菜,半个小时候后才开始上菜口味不错。8人消费210元。
  晚上宿大秦酒店167元。
  穿梭在古城的石板街巷里,一壁壁自成一统的青砖封火墙,一栋栋散发着桐油陈香的木板房,让秦风楚韵弥漫,使人恍惚觉得时光猛然后退数百年,这里没有喧嚣,没有急匆匆地赶路,没有人扯高声音讲话,门前屋后,晒桔子皮和米粉条的到处都是,斑驳的老屋前,幽深的小巷间,人们不紧不慢地碾米,制作酸罗卜,间或有老人坐在门前的竹椅上,或两三个坐在街边聊天、打“跑胡子”,或品茶或叨着烟袋,悠然自得。


 摘自沈 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
  白河上游商业较大的水码头名“里耶”。川盐入湘,在这个地方上税。边地若干处桐
  油,都在这个码头集中。

  站在里耶河边高处,可望川湘鄂三省接壤的八面山。山如一个桶形,周围数百里,四面
  陡削悬绝,只一条小路可以上下。上面一坦 平阳 ,且有很好泉水,出产好米和杂粮,住了约
  一百户人家。若将那条山路塞断,即与一切隔绝,俨然别有天地。过去二十年常为落草大王
  盘据,不易攻打。惟上面无盐,所以不易久守。
  凭水倚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用的五倍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吊脚楼。河中涨了春水,到水进街后,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长长的梯子,一端搭在屋檐口,一端搭在城墙上,人人皆骂着嚷着,带了包袱、铺盖、米缸,从梯子上爬进城里去,水退时方又从城门口出城。水若特别猛一些,沿河吊脚楼,必有一处两处为水冲去,大家只在城头上呆望,受损失的也同样呆望,对于所受损失仿佛无话可说,与在自然安排下眼见其他无可挽救的不幸来临时相似。涨水时在城上还可望着骤然展宽的河面,流水浩浩荡荡,随同山水从上流浮沉而来的有房子、牛、羊、 大树 。于是在水势较缓处税关趸船前面,便常常有人驾了小舢板,一见河心浮沉而来的是一匹牲畜,一段小木,或一只空船,船上有一个妇人或小孩哭喊的声音,便急急的把船桨去。在下游一些迎着那个目的物,把它用长绳系定,再向岸边桨去。这些勇敢的人,也爱利,也好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却同样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做得十分敏捷勇敢。

  城外河街也有商人落脚的客店,坐镇不动的理发馆。此外饭店、杂货铺、油行、盐栈、花衣庄,莫不各有地位,装点了这条河街。还有卖船上檀木活车、竹缆与锅罐铺子,介绍水手职业吃码头饭的人家。小饭店门前,常有煎得焦黄的鲤鱼豆腐,身上装饰了红辣椒丝,卧在浅口钵头里,钵旁 大竹 筒中插着大把红筷子,不拘谁个愿意花点钱,这人就可以傍了门前长案坐下来,抽出一双筷子到手上,那边一个眉毛扯得极细脸上擦了白粉的妇人,就走来问:“要甜酒?要烧酒?”男子火焰高一点的,谐趣的,对内掌柜有点意思的,必装成生气似的说:“吃甜酒?又不是小孩,还问人吃甜酒!”那么,醇冽的烧酒,从大瓮里用木滤子舀出,倒进土碗里,即刻就来到身边案桌上了。

  大都市随了商务发达而产生的某种寄食者,因为商人同水手的需要,这小小边城河街,也居然有那么一群人,聚集在一些有吊脚楼的人家。这种妇人穿了假洋绸的衣服,印花布的裤子,把眉毛扯成一条细线,大大的发髻上敷了香味极浓俗的油类,白日里无事,就坐在门口做鞋子,在鞋尖上用红绿丝线挑绣双凤,或靠在临河窗口看水手起货,听水手爬桅子唱歌。到了晚间,却轮流接待商人同水手,切切实实尽一个妓女应尽的义务。

  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相熟的主顾,做生意时得先交钱,再关门撒野,人既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妓女多靠商人维持生活,但恩情所结,却多在水手方面。感情好的,互相咬着嘴唇咬着颈脖发了誓,约好了“分手后各人不许胡闹”。四十天或五十天,在船上浮着的那一个,同在岸上墩着的这一个,便同样呆着打发这一堆日子,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的缚 定远 远的一个人。尤其是妇人,痴到无可形容,男子过了约定时间不回来,做梦时,就常常梦船拢了岸,那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或日中有了疑心,则梦里必见男子在桅上向另一方向唱歌,却不理会自己。性格弱一点儿的,接着就在梦里投河吞鸦片烟,强一点的便手执菜刀,直向那水手奔去。他们生活虽那么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这些人生活里时,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人相似,全个身心为那点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


老字号中药铺:


老物件铺子: 这大烟枪的背后又有多少故事,是否抽大烟的时候还有人在旁边小心伺候着,若心情好赏几个铜板,心情差,一烟枪砸过去。有多少家庭因为有人抽大烟,而家道中落?

宋教仁的老师,前清举人翟方梅的院子
  乾隆爷御赐的额匾:

5.2茶硐到沙湾到里耶
319国道 包茂高速 张花高速 015县道 迁清公路共计132公里
在张花高速 保靖 东下高速后沿015县道驶入茫茫大山,周边的村寨都已经汉化,没有啥看,但在大山中出来进入迁清公路后,眼前的景色还是非常惊艳,一条如玉带的酉水深入到大山的最深处,周边的还是古朴的吊脚楼。碗米坡小镇:
湘西 小镇碗米坡
车行至碗米坡镇,众人饥肠辘辘,开着车寻地方吃饭,最后发现整个街道上都只有米粉店,突然想起刚刚进入小镇时酉水河上有艘小船可以吃饭,于是车停着碗米坡镇政府里面,徒步折回。(免费)
做餐饮的船舶

船头上灶头的腊肉:
船上的鱼的非常新鲜,老板做菜的口味不错,偏辣。中餐8人共计340元
饭毕徒步到停车的地方取车沿迁清公路向里耶出发。

酉水河


迁清公路对面的沙湾村

酉水河对岸的 沙湾 ,原生态的地方。找到停车位众人下车拍照,经讨论想着怎么过去。我到周边的村寨打听是否有船可以租赁,在首八硐村里寻觅着,古朴的苗屋,周边零散堆放柴火,屋檐下放着一具漆黑的棺木。站在院子里喊着,但无人回应,走下家尤如此,最后找到一个身着苗服,还包着头的阿婆,说明来由,阿婆回复家里有艘小渔船,但船很小,已经出门打渔,若需要,可以电话叫回,送我们过河。因是小船,考虑安全还是辞别阿婆与同伴汇合。在后来想到中午吃饭的地方,有不少客船,应当可以租。因时间原因还是惜别 沙湾 继续赶路。(带帐篷在 沙湾 露营应该非常不错)

周边的歌手低沉的嗓音传来:
那年的风吹过树梢 落叶飘散睡着
那年的你笑得美好 微微扬起嘴角
轻轻哼着 那首歌谣 梦在眼中闪耀
回忆随着 熟悉曲调 却慢慢不见了
一段缘,一首歌,一路人生,一路故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晚上住在北城客栈120元。地理位置不错,房间阳台上可看前面的河,房间卫生一般。
在矮寨公路观景台停留片刻后,沿319国道到矮寨出口 上高 速沿包茂高速向茶硐驶去, 花垣 西下高速走319国道约15分钟到达茶硐,(319国道茶硐段正在做维护,大车多灰尘多,路况一般)
 摘于边城:
由 四川 过 湖南 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 湘西 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 茶峒 "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 塔下 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沈从文先生小说描写的边城位于现代的 花垣 县茶硐镇(现改名为边城镇)同 贵州
松桃
重庆
秀山 搭界,解放前属于三不管地带,若有人发生争吵,约到河中心岛屿谈判或者械斗,原民国政府都不会出面管理。



如今 茶峒 还是老习惯,每逢农历初五、十号赶集,叫赶“边边场”。早上八、九点钟,三省边界的各族人民便三五成群,向 茶峒 汇集。无论男女老少,大都像节日出门做客似的,经过收拾打扮,特别是青年妇人,一律盛装,胸前的银饰和耳上的大耳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当然,也有不少穿T恤、牛仔裤,脚蹬“松糕鞋”的新潮少男少女。中午时分,集市进入高潮。这时候广场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集市上除了百货、土产摊档各色货物斑驳杂陈之外,有拔牙的游医,占卦的相士,照相的,补锅的,阄鸡的,甚至还有最古老的染布缸。也有个别赤膊短裤的壮汉,肩扛长管火铳,高挑几只羽毛斑斓的野鸡,昂昂然在人丛中穿行。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熟食摊档,柴火灶烟火四燎,大汤锅沸腾翻滚。男女老少围拢周边,手捧大碗满头大汗吃辣椒米粉。 茶峒 的“边边场”是很吸引人的,它保留了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
现在河这边属于 湖南 过河属于 重庆
秀山 ,饮食偏辣,加花椒,在 茶峒 当地的农家饭庄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 茶峒 菜,菜品美味且价钱也不高。这些美食有米豆腐、血粑鸭子、苗家酸鱼、凤凰腌罗卜、苗家菜豆腐、苗家酸菜豆腐汤等。


晚上在上过央视的一口吃三省的餐馆就餐,主菜当然为我们叫黄鸭叫而当地人叫角角鱼的干锅(推荐)老鸭火锅也不错,9人饭菜及啤酒共计消费480元。
饭毕一起聊天煮茶。







摘于网络

湘川公路(319国道)全程1256公里,始建于1935年初,1936年9月全线竣工通车。八年抗战中,湘川公路是衔接粤汉、湘桂钱路通向西南大后方的惟一通道。湘川公路是曾担负过伟大的历史使命的。湘川公路中段横贯湘西全境,路面在崇山峻岭中盘旋俯仰,其惊险程度,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其中一段离吉首不远,被称为“矮寨公路奇观”,成为湘西特殊的一个景点。其地势之险、工程设计之巧妙居全国公路之冠。
矮寨位于吉首西40多公里,是一个古朴的苗家集镇。矮寨不像湘西其他地方多建木屋,矮寨的房屋几乎全用青石板建造,墙是石板,顶是石板,甚至晒谷场也用石板拼成。石板平整,厚薄均匀,看得出是天然的,绝非人力加工而成。据说是当年开辟湘川公路时遗留下来的。石屋成了修筑公路的附产品,纪念品。峒河从寨中间流过,两岸多桃树和杨柳。二、三月峒河水涨时,河中孳生一种小蜈蚣般的生物,美名叫“桃花虫”。“桃花虫”捞捕起来,晒干,炒香或油炸,是佐酒的极品。
然而,众多旅游者涌来矮寨,并不因购买“桃花虫”,而是慕名来观看“公路奇观”的。“公路奇观”就在紧靠矮寨一座大山的北坡上。
公路修建于抗日战争时期,1935年,日本侵华期间,蒋介石为了撤退运送军用物质和军队方便。并亲自抓湘川公路的选线和修建,1936年9月9日全线竣工。
很难想象,当时在完全没有机械(即便有也用不上)参与的条件下,民工们仅用一双手完成这样的工程,将付怎样艰苦卓绝的劳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湖南工作的时候,曾在矮寨附近的一间石屋里拜访过一个姓赵的老汉。赵老汉就是当年参加修筑矮寨公路的一个民工。他告诉我,当年修路他是开石工,专门抡锤掌钎打炮眼。山壁太陡,抡锤掌钎站不住脚,就在高头打个栓牢带个大竹筐的粗绳子,人站在竹筐里吊下去悬空打钎。
半个多小时走完六公里,你便真正懂得了“惊心动魄”和“毛骨悚然”这两则成语的含义。然而,你大可不必自己吓自己。据说这段公路虽险峻,但倒是安全系数高,极少发生车祸。我问过行车的司机这是什么原因。司机淡淡地回答:“放慢车速,集中精神”。是的,人们在面临危险时,往往会增强警惕性和责任感。

网络图片:
购买茶叶记
到保靖不得不说保靖的黄金茶,该茶产于吕洞山山区,属吕洞金寨及水寨最多。素有“一两黄金一两茶”之说。据《明世宗实录》记载:明嘉靖十八年,湖广贵州都御史陆杰巡视兵防,途径鲁旗(今保靖葫芦镇)时有多人染瘴气。行至两岔河,苗家阿婆采屋前茶树叶煮汤赠与服用,半个时辰后瘴气立愈。陆杰欣喜,赏黄金一两,并将此茶奉为贡品。后人称该茶为“黄金茶”此地亦更名为“黄金寨”。
上面这段文字当个故事看看就好,实际的谁又能分出它的真假。
一路上看着山上的茶叶树,早就有购买茶叶的欲望。在祭拜台周边,有一处出售茶叶的小铺,但考虑到当地人家里去购买会不会买到更好且价格优惠的呢?有该种想法后,直接开车沿盘山公路到达吕洞水寨,也是吕洞山最大的寨子。进寨后发现,很多人家门都是打开,但呼唤无人,这可能是因春耕农忙都下地劳作。
原生态的寨子的,分布在苗疆圣山下,穿行在石板路上,犹如进行一场跨时空的穿越。良久发现门上用粉笔写下一个购买茶叶联系的电话号码。拨通后对方是带着浓郁湘西口音的人,交流才知道他们就是山顶卖茶叶的。于是一人一车掉头向山头奔去。一个人在大山中开车,若晚上还真的有点不踏实,若碰上山魈精怪,或者母猕猴强行拉着去做山大王该如何是好?不过那时候还是艳阳高照,对讲机那头还传来各种问候,心中到踏实不少。到达祭拜台茶叶销售处,茶叶分为1号2号3号,看了看颜色直接选择2号茶,结账走人。
火急火燎赶到吕洞水寨同他们一起汇合,出保靖进吉首向矮寨镇驶去。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