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厚之间的行走——EBC+Gokyo环线徒步行记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14天,202公里,5500米。谨此纪念。

回到都市才一周时间,那山中半月却已恍若隔世。但记忆深处仍不时浮现出山中片段。如果要问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却不是那一座座巍峨挺拔的雪山,也不是那一声声情真意切的Namaste(尼泊尔语的问候语)。我仔细想了又想,记忆最深刻的,是呼吸,自己粗重的呼吸。

人们常说,像呼吸一样自然。如果你不去特别留意的话,甚至经常都会忘记了呼吸的存在。然而在这条路上,太多时候,自然的呼吸都已经是一种奢侈,你要为每一次呼吸而奋力争取。
EBC,是Everest Base Camp(珠峰大本营)的简称,也是一条以珠峰南坡大本营为终点的徒步路线的简称。这条徒步路线位于尼泊尔昆布地区萨加玛塔国家公园内,主线从小镇Lukla出发,以珠峰大本营为终点,原路返回,全程需要10天左右。另外还有三条支线,通过翻越不同的垭口与主线连成环线,最终都回到起点Lukla。这次选择的EBC+Gokyo环线全程14天(上山8天,横穿3天,下山3天),既有小桥流水的恬静淡泊,也有渺无人迹的荒凉苍茫,还有高山湖泊的宁静美丽,更有世界之巅的雄伟壮阔。全世界只有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在这条路线上就能同时看到4座:珠峰(世界第一,8848米)、洛子(世界第四,8516米)、马卡鲁(世界第五,8463米)、卓奥友(世界第六,8201米)。
路线除了起点Lukla(也是终点)海拔2840米,几乎全程都在3000米以上,而且会很快爬升到4000米以上。全程算下来,大约一半路程在4500米以上,三分之一在5000米以上,直至5500米。平均每天在路上的时间(包括休息和午餐时间在内)大概6-7小时,少数日子有8-9小时。佳明Fenix 5 Plus打表的数据显示,全程14天总里程202公里,最高点5529米,累计爬升8899米(刚好爬了一个珠峰的高度)。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行走15公里,爬升600多米。
导入Google Earth的轨迹图:
从Lukla开始,逆时针走了个环线,在Namche Bazzar汇合。绿色地标是住宿点,黄色地标是两大目的地,中间的红色地标是翻越的垭口。右边路径外的红色地标就是珠峰峰顶了。

那么,一般人能走吗?答案是能。只要身体健康,体能正常,最好能稍微有点儿小锻炼的,都能走。要是还能跑个半马之类的,那就更没问题了。在路上能看到不少六七十岁、头发都已经全白的欧美老年人,虽然他们走得慢,也未必能走完全程,但起码说明这并非是年轻力壮者的专属路线。当然,要是爬三层楼就喘的人,那还是先加强锻炼吧。
我们4人队伍里每天都冲在最前面的头马——号称已经走遍国内各大著名路线、人狠话不多的智哥,每天晚上坐在客栈餐厅的时候几乎都会喃喃自语重复两句话:太漂亮了,真是太漂亮了——这是说风景的。太舒服了,真是太舒服了——这是说生活条件的。是啊,每天都可以住客栈房间,起码有十几种饭菜可选、咖啡奶茶果汁都是标配,餐前还有热毛巾送上,早餐更是比家里吃得还要好!虽然网络、饮料甚至热水和充电都要自费,但比起要自己背帐篷自己煮东西吃的自虐线,生活条件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区别了,却还拥有更美的风景!每个人都深深赞叹不虚此行,这条路线值得每一个人都来走一走看一看。
因为餐厅有火炉比较暖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徒步者每天都会聚集在餐厅里。这条路线上国人还比较少,95%以上都是西方客,简直就是万国大会。因为没有手机信号,互相聊天就是打发时间的唯一方式。我很喜欢这样的氛围,因为旅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认识各种不同的人,了解各种不同的、有些我们渴望尝试、有些却根本没想过要去尝试的生活方式。67岁的德州红脖子老头得意地表示他已经走完了ABC,马上又来了EBC打算花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三垭口四条沟(我们只走了一个垭口两条沟);瘦弱的匈牙利工程师抱怨Kongmala垭口实在太艰难了,整整爬了十个小时,把他折磨得筋疲力尽却又没看到什么好风景,希望后面的路途能带给他大惊喜;三个印度人表示他们时间有限,走到大本营后就直接包架直升飞机飞回 加德满都 (有钱真好!);强悍的约旦登山爱好者信誓旦旦地表示这次一定要登顶接近7000米的Ama Dablam峰并骄傲地向我展示他以前的攀登照片;新西兰摄影工作室小哥大骂他已经申请了飞行许可但无人机还是在公园门口被暂扣,然后我发现他拍的佛塔和Ama Dablam峰的照片跟我拍的几乎一模一样,于是我们开始讨论这张照片的LR处理方法(他背了台RMBP上山已经在忙着修照片了);还有门口抽烟碰到的两个斯拉夫大洋马,个子都几乎跟我一样高了,穿着羽绒服都能看出身材真是啧啧啧!三个人坐在台阶上愉快地抽烟喝酒聊天吹牛。。。所有这些关于人的一切,都给旅行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和意义。

餐厅里济济一堂的万国大会:
说说装备。虽然时间长海拔高,但因为沿途都有客栈,所以衣物装备完全不是问题,只要能防水保暖就行。不用什么鸟啊象的,一身迪卡侬都没问题。只是必须要有一双正牌的专业登山鞋,至少中帮以上GTX防水,再加几双羊毛袜,在十几天的高强度行走中,可以给你的脚趾、脚掌和脚踝完善的保护。
在山里,人人都打扮得像恐怖分子。
另外在路上还要注意两点:

一是速度和节奏。一定要按自己能够承受也比较舒服的速度来走,不要看到队友都走到前面去了,就连大洋妞都噌噌噌地从身边超过就起了争强好胜之心,强行提速。在起步就几乎是3000米的高海拔、还要连续徒步十几天的情况下,过度的疲累很容易引发高反。如果高反严重到影响行动,甚至不得不被迫下撤(每天早上每隔几分钟就呼啸而过的救援直升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那就远远得不偿失了。实际上,只要一开始连续的大上坡,我就会因为速度慢而掉到队尾,自动变成收队。但只要盯紧脚下的路,不急不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往上走,终究一定会到达目的地。而且,虽然爬坡速度慢点儿,但在十几天的行程里,每天我都是在向导给出的标准时间内甚至提前半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一般下午两、三点就已经到达住宿地可以休息了。然而每次当我在四、五点出门遛弯的时候,都还能看到有歪果仁吭哧吭哧地刚爬上来。借用《三体》里的一句话:你再快也有比你更快的,你再慢也有比你更慢的。所以,保持一颗平常心,控制住自己的节奏非常重要。
二是保暖和快干。高海拔地区日照紫外线强烈,但又温度低、风也大。在行走和休息的过程中,经常都会有一会冷一会热、一边冷一边热,甚至同时又冷又热的时候。随时增减衣物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太难。下包、开包、穿脱衣,然后又重新上包,在要节省每一分体力的时候,简直是极大的麻烦和浪费。我们一般只会在午餐时下包一次,其它时候哪怕短暂休息都是背着包不卸的。这样在冷和热里面只能忍受一样了,当然是只能热不能冷,在高海拔受凉感冒可是大件事。如果在休息的时候感觉到冷,那不管有多累,都必须立即动起来保持身体温度。所以快干内衣也很重要,保持身体干爽,不能因为出了汗而湿嗒嗒的贴在身上,那就很容易受凉感冒。好在高海拔空气干燥,纵然十来天不能洗澡(不是没得洗而是风险高)也还能接受啦哈哈!
行程中每天都有大把的空闲时间,所以做了一些记录。现在正好可以借助每天的日记节选和照片来重新回忆一遍整个行程。

太棒了,我也想去

写得真好,谢谢分享
支持支持。。。。。。
好文好图,对EBC多了一些认识,找机会一定去圆了这个梦

谢谢~游记和照片都很赞~

机身是A7R3,绝大部分照片都是1635 f/4,星空是24 f/1.4。

向导和背夫都是本地登山公司安排的,向导是注册持证向导,不接私活的。建议还是找这种正规登山公司,费用肯定比自己折腾高一些,但也不会高得离谱。关键是太省心了,所有事情都不用操心,全部交由向导一手搞定。而且我们进山这么多天,每天都有水果吃,真是羡煞旁人。要知道水果全是背夫背上山的,在山上有钱都买不到。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