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ixiaokui 于 2020-6-29 10:57 编辑
去年偶然看到一幅震憾心灵的美图,蓝天白云下身着艳服的驴友穿行在深绿的高山草甸上,当即百度了一下,原来它是驴友一生必去的目的地之一,被誉为户外天堂“南武功,北太白”之江西武功山,如此美妙的人间仙境,怎会没有一睹芳容的冲动呢?
许是上天眷顾我们,“五一节”四天的假期给了我们绝好的机会——5月是武功山最佳观赏时期,相约朋友,憧憬美好!可好事多磨,原计划4月30日坐火车出发,可4月8日准备买票时发现票已售罄,心有不甘,头脑风暴调整出发时间,4月10日终于买到了4月29号去萍乡的火车票。
接下来,在快乐户外群主——旋流的指导下,由四大美女组成的武功山小分队(群主任命)正式成立,队长落实一切事宜,分派任务、订客栈、确定线路、关注天气。
DAY1
出发
19:24登上去昆明的火车准点出发,此为第二次坐火车去远方驴行,说来也巧,两年前的南太行之行也有我们四位,只是此次的心情与上次略有不同,少了些忐忑,多了些从容,只有历练才能笑对艰难,只有经历方得精髓。坐在窗前,看着隔道飞驰列车上模糊的身影,他们是否和我们一样抛开一切顼事去远方陡步旅行,接下来或直或弯的路途、或长或短的时光已不再重要,拿出自己的心与静静的夜色对接,为第二天的历程养精蓄锐。

出发
[size=21.3333px] DAY2
沈子村—铁蹄峰—金顶
9点55分到达萍乡火车站,打车前往武功山沈子村徒步起点,司机李师傅是个热情开朗的年轻人,常年跑这趟线路,拉形形色色的驴友,一路上详细介绍武功山的风貌以及驴行线路和注意事项,同样一座山会因为海拨高度差异生长不同的植被,据李师说我们这一天的路线就是从沈子村直线爬升到1690米,然后再登上金顶,我们相谈甚欢,不知不觉间到了!在登山口农庄用完中餐,12点整开始登山模式。
登山口农庄
线路图
出登山口农庄,沿山水户外驿站走10分钟碎石路过小石桥,经过一座小水电站,沿水电站围墙往前走,一路上行,遇交叉路口一路向左,约20分钟至无人村,无人村如世外桃源,环境清灵幽静,草木深深,石头磊起的围墙已爬满翠绿的青苔,成片白色的蝴蝶花开得正盛,肆无忌惮迎风招摇,小溪穿村而过,涓涓的流水声和着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阵阵音乐声,毫不逊于陶渊明笔下的的桃花源,为何就成为无人村呢?令人费解。跨过小溪,右边走九龙山—铁蹄峰—金顶,左边直上铁蹄峰—金顶(我们选择直上铁蹄峰,客栈的老板建议我们直走,如走九龙山那条线时间会很赶)。

水电站

直上铁蹄锋
直上铁蹄锋一路上没有阶梯都是前人的脚窝,虽没有危险,但还是有一定难度,那是一路拔高爬升,刚开始有点累,还没适应背那么多东西(背山包20斤),肩背酸痛,半小时后装备成了身体的一部分,已感觉不到它的存在。4个小时的连续爬升,并没有太多消耗我们的体力,途中遇到同向三队年轻驴友和下山的挑夫,令我们自豪的是我们一直在超越。想着还算幸运,天空作美没有下雨,如果下雨泥泞的山路湿滑会增加几倍攀爬的难度,整座山笼罩在一片雾蔼里,山林肃穆静谧,偶有猫头鹰的啼鸣划破林中的平静,可我就是喜欢这种朦胧如纱的感觉,过滤掉细碎烦杂的东西,呈现在你面前的美侵蚀到你的骨髓,散落生长在松林间几棵映山红在雾松的映衬、雾丝的滋润下更显清纯之美,虚实反衬、红绿相映是那么的完美!

一路走来
林间的映山红
走出树林在歇脚棚相遇一队驴友,交谈中得知他们自无人村走的另一条道,与我们相傍而行,我们在无人村听到的音乐来自于他们,他们的队伍中还有我们江苏老乡,瞬间倍感亲切,相约结伴而行。
一会儿天空飘起毛毛细雨,大家背起行囊继续前行,准备冲刺铁蹄峰,转过山峰,多普勒大呼,云海、云海、云海......转目一瞬即醉了,有人云:“天气看人品,无雨则难见云海,日出日落是可遇不可求。”本人认为观云海、赏日落日出得看运气,我们算是走头运了。极目远眺,云连着天,天连着云,云海漫漫浓厚而密致,如团团棉絮包裹着黛色的山峰,又宛如岛屿出没在波涛滚滚的白浪之间,那一望无际的云海赋予人很多暇想,有人称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而以我的视角,落在我镜框里的,会是另一种风情,与清绿的树、艳丽的映山红、深黄的枯草、紫色的杜鹃花、不屈的登山人同时定格的高山云海
画面会如此精美。

映山红与云海

紫杜鹃与云海
越过几个山头终于上到铁蹄峰,铁蹄峰上有一些驴友和为数不多的游客(坐景区索道上山),天色渐渐暗下来,沿着山脊走,风夹着细雨拍打着我们,我们不敢停留,因为到客栈还不知要翻越多少座山头,途中遇到一对年轻父母带着一双儿女重装上山,父亲带着5左右岁的小儿子,妈妈带着7岁的小姐姐,不时教着小宝贝登山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我真为他们一家点赞喝彩,看着几岁的小朋友都能如此坚持,我更有信心,暮色如网,在云雾淹没整个山头之前我们找到了它——云中雾客栈。
我们落脚的云中雾客栈,四人一间,像学生宿舍的上下楼铺,被褥还是蛮干净的,草草清洗下,便迷糊进入梦乡,夜里山上风大气温低,风呼呼撞击着窗户,撕扯着屋顶,不时将我从梦中喊醒,听着外面呼呼的怪声,真担心风将房子连着我们吹到山谷里去,在似睡非睡中度过了一夜。

云中雾客栈
[size=21.3333px] DAY3
金顶——吊马桩——观音岩户外营地——绝望坡——好汉坡——千丈岩
凌晨我们陆续起床,裹着厚实的衣服等待着太阳喷薄而出,室外拍面而来的寒气吹得我们瑟瑟发抖,天空灰蓝,如钩的月亮孤独在云中穿行,它是否和我们一样期盼着太阳的归来,5点半东方灰色的云层透着一抹微红,渐渐的渐渐的红色越来越艳,天空越来越亮,深蓝变成蓝灰,大概6点,不想让我们久等的太阳从云海的尽头探出头来,这时已经有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哇……”的叫出声来,太阳将天上的云彩染成带有金色质感的桔红色,与白色的云海相拥在天涯,N次观日出,N次不同的感受。明亮的阳光驱散了盘垣在山头的浓雾,同一片天空、同一座山、不同的天气呈现的景像会如此差异!
喷薄而出的太阳
&

昨日晚 今日晨
昨日阴雨绵绵,今日艳阳高照,远处的山峰仍覆盖着浓密的白雾,沉没在一片云海之中,近一些的山峰被薄雾笼罩着,尤如披着面纱的少女,欲语还休,而眼前的山峰清晰明亮,春草刚刚萌发,嫩绿的小草浅浅的、亮亮的,满眼翠绿的高山草甸,令我神清气爽。用完早餐(一碗面条),整装出发,翻过一座山头来到了金顶景区。

登高眺远

行于云端
金顶为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最高点(海拔1918.3米),金顶景区与其他景区相比多了些自然古朴,少些人工雕琢。
古祭坛群官方介绍在金顶景区附近,古祭坛是江南古代祭祀文化的活化石,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最富特色的人文绝景之一。地处武功山金顶海拔1900米处,总共有四处,每个祭坛长约六米,宽约四米,屹然傲立于湘赣边界。四座朝向各异、建筑风格独特的石垒祭坛,自从三国东吴初年创建开始,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四座石头垒成的祭坛,即葛仙坛、汪仙坛、冲应坛、求嗣坛。
我只看到汪仙坛、求嗣坛,据说求嗣坛很灵验的哟!
白鹤观最初叫茅庵,始建于唐代神龙元年(705年),53年后迁至白鹤峰。武功山主峰金顶又被唤作白鹤峰,得名于白鹤真人在此修炼成仙,挤土成坪的传说,康熙六十年(1721年),这座保存至今的山门修建。据有关资料记载,从清康熙六十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的200多年内,白鹤观便经历了6次重修。明朝时,已成为山南山北200余所庵、堂、院、观中最为有名的道场。
道观青灰色的门楼历经千年风雨的冲刷饱经沧桑,观门外有一联:“万里云山齐入眼,九宵日月可摩肩。”气吞山河,道尽了武功山的壮阔与瑰丽。

金顶扬旗
求嗣坛

白鹤观
我们踏着徐霞客的脚印履步彩云间,徐霞客的《游武功山》“千峰嵯峨碧玉簪, 五岭堪比武功山。观日景如金在冶, 游人履步彩云间。”。

从金顶往吊马桩方向,是数不尽的台阶,不停下、下、下……,下的过程中抵不住草甸的诱惑,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趴在草甸上,嗅着茅草的青香,仰望湛蓝的天空上白云自由自在的游弋,与好友在一望无际遇的草甸上,或谈古论今、或把酒言欢,或嬉笑打闹岂不快哉!
金顶下到吊马桩无尽的台阶
铁娘子
过了吊马桩,游客走栈道下山,而我们徒步去发云界的路程可以说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翻山头模式, 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头,在平均1600米海拨徒步,上坡时体力消耗很大,气喘吁吁,腿重身软,我们一路走一路调整,流动的美景时时刻刻化解我们疲惫,愉悦我们的神经,驴行就是找虐,被虐的感觉会随美景而散。
武功山的植被随着环境的梯度变化呈现了明显的垂直分布,在高山上形成了森林线,超过森林线,树木就难以生长,就被能够适应高寒气候、大风气候、贫瘠土壤的茅草和灌木丛取代,从而形成了高山草甸。
关于这一个点我注意到了,从沈子村至狗爬石,山体被粗大的彬木林覆盖,狗爬石至铁蹄峰灌木缠遍了山体,铁蹄峰至金顶山体铺盖翠绿的茅草,金顶至吊马桩,远眼望去,高低起伏山脉尤如被没有任何瑕疵的绿色丝毯所裹藏,而随着海拨的渐降,你会惊喜的发现,在一片绿色草毯丛中,山脊上几棵松树傲然挺立,那么脱俗骄傲,一小株映山红孤芳自赏开在那里,整片绿中一点红,何等的奇异骄艳。
草甸、松树、映山红
映山红
两哨兵
观音岩户外营地

上坡
路遇山顶石堆,山顶不知是何时何人堆起了第一块,然后越来越多的人给石堆添加新的成员,这是西藏的玛尼堆(朵帮)?我也从众,捡起一块小石块,又添了一个小小的高度。满足心里小小的愿望——愿我们顺利前行,平安幸福!

朵帮?
中午1点我们开始下绝望坡,绝望坡是一段长而陡的山脊路,海拔从1360米至1710米,垂直落差达350米,山势险峻,跌宕起伏。从坡下往山顶看,山路崎岖狭窄,两侧草甸绵延,却是悬崖峭壁,让人心生绝望。最陡的位置坡度接近70度,脚下却也只能踩着未修整的泥石路,缓慢前行。绝望坡上往坡望,望坡无望坡不绝。连绵不断不知尽头的山坡就是绝望坡的寓意。绝望坡,意味今日的目标达成一半,革命尚未成功,我们还需努力。
绝望坡似乎耗尽我们的体力,懒得拿手机出来拍照,只是眼睛看看,将所有的美景收纳在瞳孔内、记在脑海中、溶化在血液里,,挨过好汉坡、千丈岩,歇脚于新高老庄客栈,打听到发云界顺达客栈的距离,女孩遥指远处山峰上白房子(那就是发云界),总算看到希望,看到目标了。

绝望坡

绝望坡
盛开的杜鹃花
千丈岩

翻山越岭
下午5点钟我们到达顺达客栈,老板娘非常热情,将我们安排一个“大”房间,我咧开的嘴巴还没有合上,老板娘让我们四人睡两张床,床长不足1米7,宽不足1米5,一再打招呼食宿条件比不上云中雾,洗澡另收费15元/人,洗澡条件就不叙述了,此处省略一万字......,同行的姐妹为给我庆祝珍珠婚,叫了一只价值200大洋的山鸡,味道鲜美,情真意浓,在此一并谢过
喝完鸡汤尤如打了鸡血,精力充沛,爬上后山等着太阳落下山谷,只是今天的太阳火力不足,没有达到观日景如金在冶的境界。

草甸为桌,山峰为座

手可触天

落日
DAY4
千丈岩——发云界——龙口村
吃完鸡肉面,告别顺达客栈,背起行囊翻过一座山头来到发云界驴友驿站(1628米),成堆的帐篷,骚动的人流,从龙山村反穿的驴友大多在这里安营扎寨,而我们今天完成最后的征程,时间非常充裕,在发云界可以尽情浏览拍照,从山顶趟过青绿的草甸下到谷底,为的是看傍着小溪而盛开的映山红,着急赶路的驴友觉得我们很是骚包,我们即将到达胜利的终点,而他们还有很长一段路途。
飒爽英姿

山谷中的映山红
刚翻过一座山头,转眼一处奇异美景直刺眼球,地壳运动形成突起的花岗岩,远看尤如一条白色巨龙静卧在覆盖绿色草甸的山坡上,白龙身上披着由绿色的树木、紫色的杜鹃、映山红织成的彩衣,忍不住爬上巨石一探究竟,它白而透明,在艳阳下折射出丝丝荧光,石缝里艰难生长的映出红在岩石的反衬下更是说不出的秀美,有图片为证哟!
一条白龙
美
沧桑与美艳

草甸与青松
继续翻山而下,与上山的驴友不时擦肩而过,由于道窄相互避让,影响双方的速度,又不知绕了几座山,峰回路转,黛色的群山环抱着几座艳红的山峰,这几座山峰铺天盖地争相竞艳的姹紫嫣红,火红火红的的花朵在青山绿树间云蒸霞蔚,我们像孩童一样扑向那片火红,原本以为我们这次无缘映山红,武功山不时给我们惊喜,此行值了。


红绿配
看过那片红,我们正式开启下山模式,下、下、下......还是下,上山的人很多,形形式式,有重装的老驴、轻装的菜驴、有的似驴非驴,有的手持登山杖、有的手柱竹杆、有的徒手而上,有的带着小孩、有的带着宠物狗,我们一路回答最多的问题是到山顶还有多远,因人而答,见驴友则如实回答,如是娇滴滴的女人则善意的谎言(快了、快了)。约4小时的时间下到山脚下,填空肚子打车去萍乡市区。

下山了
在萍乡火车站附近找一家旅馆住下,进行全面清理,洗去尘土、洗去疲惫,然后,吃吃吃....,再然后逛步行街,体验萍乡生活,寻得一清吧,喝一杯妹妹的祝福酒,喝了这杯酒呀,能活99呀!喝了这杯酒呀,幸福长久呀!喝了这杯洒呀!友谊长远呀!嘿嘿![size=21.3333px]DAY5
今天睡到自然醒,吃完早餐,去了下秋收起义广场,参观秋收起义纪念碑,可惜纪念馆闭馆,想接受红色教育没给机会,再去逛逛,买些特产,品赏莲花血鸭,心满意足踏上归程。

武功山让人醉心的是飘浮的云海,漫山的草甸,浩瀚的星空,日出日落。任何赞美的辞藻都显得苍白无力。要想领略这优美的风景必须身经百战,不屈不挠,不经历风雨,何以见武功山,假如你爱她带她去武功山,假如你恨她带她去武功山吧,爱恨武功山!!!
指导:旋流
队员:若水、宏宇、多普勒、玉树
2019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