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湖到优胜美地山谷80+公里快速穿越心得 - 跑步|越野跑 - 8264户外手机版

  跑步|越野跑

美国加州的小镇猛犸湖Mammoth Lakes,是坐落于内华达山脉脚下的著名旅游户外运动小镇,镇里有世界级的滑雪场、高山湖泊、花岗岩和玄武岩山峰等,是滑雪、攀岩跑步露营、骑车的天堂。我愿意称之为加州的霞慕尼,但是事实上我个人喜欢猛犸湖更胜于霞慕尼。在猛犸湖周围,有着世界上最好的花岗岩岩壁,和合适的海拔(3000-4400米)供山地运动爱好者训练和挑战。


优胜美地Yosemite国家公园则更无需多介绍。


这两个地方分别处于内华达山脉东西两侧,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用跑步的形式连接两地。时至今年初夏,终于有幸得行。


路上著名的千岛湖Thousand Islands Lake

穿越计划

在美国这样一个公共交通不便的地方,组织合适的团队、安排车辆是完成穿越的第一步。此行四人:高驰美国的同事Summer、David,我的朋友Chris和我。Chris会从穿越中间点图奥卢米草甸Tuolumne Meadows开始,徒步去优胜美地山谷,距离35公里左右。剩下的三人则从猛犸湖出发,规划线路全程87.5公里。


行程计划


第一天:四人到达优胜美地山谷汇合。Chris把车钥匙给我。我们三人在Chris车里留下一些补给,然后离开山谷,前往猛犸湖过夜。我的车留在优胜美地。


第二天:凌晨三人开始穿越。同时Chris开车到达图奥卢米草甸,开始徒步。下午我们三人会到达Chris停车点,获得补给,同时如有不测,可以使用他的车撤退。当晚所有人到达优胜美地山谷。


第三天:所有人汇合,开我的车去沿途取车,撤退回家。


该穿越线路清晰,步道成熟,不存在走错路的风险,穿越线路下载链接:

https://api.coros.com/coros/data/share-track/v1?regionId=1&id=469973938903154688


线路起步海拔2817米,最高海拔3350米,最低点也是终点海拔1200米。



实际记录

出发前,我估计87.5公里山路耗时应该在15小时左右。实际我们早上5点左右开始运动,最后我在凌晨0点15分到达山谷。耗时19小时。我把自己的体会略作整理,分享如下。


长距离运动之前的最后一觉睡得怎么样不重要


很多人会因为运动前睡不好而焦虑,结果造成恶性循环。事实上,我很早就学习到了最后一觉并不太影响当天的运动状态。相反,运动之前的倒数第二觉的睡眠质量,或者之前一周平均睡眠时间,才是决定当天状态的核心因素。此次穿越之前的一觉我只睡了4小时,且因为睡眠海拔比日常生活高,睡得很差。但是并不影响第二天的表现。


清晨出发。如果是7月来跑这个线路,可以把车再往前停4公里


走得慢可以,但是尽量不要停


名义上这是跑步穿越,但是因为路况和负重,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走路。所以日常跑步训练的5分配、6分配就不要想了。手表的每公里计时显示10到11分配是比较正常的速度。一旦该公里有拍照、整理装备、吃东西或者灌水等停下来的动作,该公里配速会非常容易低于20分钟。但是如果脚步不停,哪怕上坡走得再慢,14-15分钟也能完成一公里。实际上19小时的总运动时间里,移动时间只有不到16小时,也就是说有超过3小时的时间我停下来了,这大大影响了速度。这一点和大岩壁速攀很像,只要不是冲击速攀记录,影响普通人攀登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交接和等待,而不是攀登本身。


后面如果再次进行类似的穿越,我会压缩停下来的时间,比如灌水,一次性就灌满整个水袋,而不是为了减轻重量每次只灌几百毫升。吃东西、拍照也可以尽量同时移动,以及把频繁需要的物品比如防晒霜放在更加触手可及的地方,而不需要卸下包来拿取。


这样的路况可跑性确实不是很强


暴晒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体能消耗因素


在加州这样的地方户外运动,防晒成了标准步骤。体会到阴天和大太阳天运动表现的区别之后,我尤其注重皮肤防晒。另外,有一个比我还年轻的朋友,鼻子上已经晒出了癌细胞,这事也挺吓人的。


此行我虽然穿了短袖短裤,但是全程上身都披着长袖连帽衫。一开始是为了保暖(清晨气温10度以下),后面就完全是为了防晒了。这成为了我能够持续运动19小时体能和精神状态皆稳定的必要因素。


三人合影,防晒越好,跑得越久


使劲吃喝


很多不太经常长距离运动的朋友容易忽视吃喝。我是坚定的吃喝派。经常携带过量的食物和饮水,在路上大约45分钟就会吃一根能量棒或者其他食物。我前段时间回国的时候还专门采购了一批国内品牌能量棒,包括Keep、迈胜和ffit8的产品。吃下来总体感觉国内的口味好,但是能量低,吃完了容易饿。这三个品牌里,ffit8最好吃,迈胜最难吃,Keep居中。美国买的能量棒普遍难吃,但是吃了效果更持久。


关于食物,前段时间和周鹏学习到有机会的话尽量吃real food。比如这趟我发现了两个绝佳的食物:花生和芝士条。这两个东西里含有大量的脂肪,能量密度很高,吃了特别耐久。黄飞鸿麻辣花生还能适当调整口味(记得吐掉花椒)。芝士条配水则吃起来和喝牛奶一样,特别香。唯一的麻烦是芝士条不能储藏,得出发前一天现买。


使劲补充电解质


抽筋应该是长距离运动失败最大的身体原因之一。除了日常加强训练,运动途中及时吃盐丸补充电解质就是克服抽筋最大的法宝。此次穿越我基本上1小时左右就嚼一颗盐丸,到运动后期,一旦小腿有奇怪的感觉,就马上补一颗。到最后也没有抽筋。


苹果的卫星短信不靠谱


在购买了具有卫星短信功能的iPhone之后,我就暂停了inReach的包月服务。之前用的还行,但是最近两次出行,iPhone的卫星功能均出现了问题,发不出信息,或者连不上卫星。还好这次也带了inReach,路上才能和家人保持联系。作为一个紧急联系工具,不靠谱是最大的硬伤。看来我的inReach还需要继续服役一段时间。


全程最高点,海拔大约3350米,翻过山口就进入了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地界


防蚊虫


这次确实见识了高山草甸树林里蚊子的威力。在靠近水源的地点停下来,几十上百只蚊子就能扑面而来。尤其是下午的时候,喷防蚊水也用处不大。能做的就是不要在水源附近停留,快速通过。当然这也是穿长袖穿连帽衫的另外一个理由。


精神力量和运动决策


下午4点左右到达图奥卢米草甸,比预计的12点到达晚了4个小时,我的两位同伴Summer和David已经力竭,打算利用Chris的车撤退。这给让我面临一个困难的决策,是撤退,还是坚持前进。


已经跑的50公里已经是一个不错的运动成果,发上网,朋友们也一定会纷纷点赞。如果坚持前进,按照我的速度,估计要晚上12点才能到达山谷,那么就意味着需要独自面对黑夜以及相关的所有风险。


这个时候,Chris发来短信询问,得知我的境况之后,他鼓励我坚持原来的计划,他说:“继续吧,不管到的有多晚,我都去终点接你。”这句话忽然令我非常感动。作为一个朋友或者旁观者,他并不止提供了情绪鼓励,还实实在在愿意为他的鼓励付出。一个徒步了一整天的接近60岁的人,愿意等我到后半夜,这句“我去接你”真的不是随便说的。


我开始评估风险,过了这个点,就不会再有下撤的机会。继续前进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什么?一是只穿了短裤,晚上降温后可能会冻到抽筋,导致前进困难。二是在山里单独遇到熊。除此之外,我吃喝完备,只要硬熬,肯定能到终点。


我认为风险是可控的:太冷就跑快一点,身子自然暖了。且后面下山路为主,气温不会太低。我有两根登山杖,等于四条腿走路,除非两条腿同时抽筋,都可以继续前进。至于熊,确实加州山区熊攻击人的案例很少,就算真的攻击,面对黑熊,我也相信肾上腺素的力量,可以一战。这种why not的思维,在疲劳意志力薄弱的时候,确实挺有用。


事实上,我还记得为什么要规划这么一次穿越。我想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探一下自己身体的极限。之前不敢在攀岩之旅上面过于大胆,是因为攀岩毕竟风险比较大,过于疲劳的状态下操作失误的可能性会上升。但是跑步的风险就低多了,这个时候不再逼自己一把,实在是会令我看不起自己。


我选择了继续前进,大家都为我的决定感到高兴。最后一段路我还频繁能够跑起来,保持身体的温度。路上确实有一次听到了熊啃木头的声音,但是还好它没有出现在我的视线范围内。全程遇见鹿10+只、狼一条、蛇一条、松鼠土拨鼠两脚兽数量过多,不再计数。甚至全程我只摔了一跤,还是摔在灌木丛内毫发无损,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图奥卢米到优胜美地路上著名的教堂山Cathedral Peak

上面有很多简单的攀岩路线


尾声

这篇不像正经的运动报告,因为大部分读者生活在国内,可能也不太会有机会来挑战同一条线路,但是我觉得运动的方法和技巧是相通的,所以觉得还是有价值来写一写,也是对自己运动经历的一个小小记录。





扫描二维码

关注耐力实验室

探讨耐力山地运动的一切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