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山大峰大本营实测——安地斯菠萝450睡袋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本帖最后由 晓月寒野 于 2020-7-21 10:02 编辑

暑假的时候选择去攀登四姑娘山大峰,一般登山的人往往会将舒适温标零下十度左右的睡袋作为自己的首选。通常舒适温标零下十度左右的纯羽绒睡袋需要充绒1000g左右,tb上随便一搜也是千元以上。可见尽管羽绒睡袋保暖、轻量的优点,可是价格一直是过不去的难关,如果采用的是鹅绒而非鸭绒,则价格更要上一个档次。

而此次选择携带的是安地斯“菠萝”450睡袋,它采用的是上片鸭绒(450g,蓬松度650)和下片SEE保暖棉结合的方式,价格上自然有很大的优势,性价比也很高。具体参数如下:

款号:ADS-18D450M300

面料成分:100%锦纶

里料成分:100%聚脂纤维

上片填充:90%白鸭绒650FP

填空重量:450g

下片填充:SEE保暖棉150g/㎡×2层

规格:210cm×82cm

包装尺寸:24cm×46cm

执行标准:GB/T1195-2012

温标:-20℃-15℃-10℃




安地斯这个品牌也是国内专注做睡袋的品牌 ,和国外一些牌子相比做工扎实,温标也不虚标,挺让人放心。那么这个睡袋的使用体验究竟如何呢。

首先可以看到这个睡袋的款式是比较标准的木乃伊式睡袋,这种外型的睡袋设计造型贴合人身体曲线,既能兼顾保暖效力又不让使用者太难受。同时靠近领口处有魔术贴的设计,可以防止拉链在睡眠过程中误开。




且其缝线的立衬结构既可以解决羽绒的流动性问题,又能最大程度地/释放羽绒地自然状态,减少冷点地出现,发挥羽绒地保暖效力。

压缩袋的设计也较为合理,采用了四条可调节尼龙带,其中两条带有活扣,调节方便,取放简单。稍微放进去后可以看到直径大概在24cm左右,高度有45cm。







官方数据显示其最多可以压缩至22cm。

我可以轻松地放入我的55L+10L的登山包的睡袋仓(甚至可以再放上一件雨衣)。




接下来就是去四姑娘山大峰大本营的实战情况。大峰大本营在海拔4300m左右的位置,由于去的时候是七月中旬,温度没有太低,夜间温度大概在0度左右,用这样的睡袋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到了营地先把睡袋摊开,让其恢复蓬松度。菠萝450是均码我176的身高在里面完全合适,甚至有点稍大。并且意外发现下片采取棉填充的设计会比羽绒更充实,舒适感也有所提升。




而关于保暖方面更是没得说,这次夜晚最低温度可能也是在零下5度以内,不能发挥这个睡袋的最大威力,睡的时候拉链半拉,几乎脱光睡还是略微感觉有点热,侧面说明其舒适温标还是很能打的。


期待以去更高更冷的地方登山或者徒步



后续会去更寒冷环境的体验,到时会继续补充使用感受……

当前感觉良好,希望接下来能继续保持。


主要是有用羽绒睡袋连续轧下一周雨的惨痛经历,完全没法晒睡袋,一起的朋友用的棉睡袋打理起来比羽绒简单多了

你搞反了,冰焰相当多的产品都是拒水羽绒。

冰焰和安第斯都有,羽绒湿了更惨,这两种适应不同的目的地,没有谁比谁好的,我是去下雨多的地方用安第斯,高海拔下雨少就用冰焰
看材质,绒品很常见;除了样子,其他也没看到实质亮点。一比价格,有点香。
没查价格,估计这个重量选这个不选B1000主要考虑就是价格吧
快3斤了 这种淘汰的睡袋还是算了
上片 充绒 450克,蓬松度 650,但,舒适温标 零下 10--15,感觉 有点 虚啊 !!
个人 理解 和 使用 经验看,舒适 应该在 -7 吧 。。。

兄弟你错了,

人家对比的是1000g填充羽绒的睡袋,算上睡袋皮也差不多了;
黑冰700,700g不是睡袋总重,是羽绒的克重,你得算上皮;
棉吸水湿了? 你露营不用防潮垫吗? 而且同样湿度的棉和羽绒来比较,棉还是有一定保暖能力的,湿的羽绒完全丧失保暖能力了。

你说的有点太随意了,误导用户,会被喷。

这话说的就不对了,看着就像黑人家。比黑冰700重了一半以上?只算羽绒重量,不算睡袋皮的重量吗?
你用睡袋,只用羽绒不用睡袋皮?选择性忽略了吧?

看吊牌和介绍人家的温标跟充绒1000g的睡袋对标的,黑冰700的怎么比?
充绒1000g 只是羽绒1000g还没算睡袋皮的重量,算下来也要1350g以上了,就算比黑冰B1000,总重也在1370g了吧。

充绒1000g羽绒睡袋很多,基本每个睡袋品牌都有这个克重。哪个充绒1000g羽绒的普通睡袋,没有个1300g以上?

8264就是喷子多,懂不懂都喷。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