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北坡:茶马冰河入梦来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公元七世纪,佛教逐步在西藏传播开来。慢慢的便在藏地流传出一个神秘又富有深意的寓言:自山南之地踱步而来的莲花生大师,以精妙不可言佛法与卡瓦格博辩论、斗争,定要争一个殊胜。最后卡瓦格博心服口服,并诚心皈依莲花生大师座下,成为了千佛之子格萨尔王麾下的一名凶猛念青护法神。莲花生大师为卡瓦格博加冕信仰之冠,让与冈仁波齐阿尼玛卿、尕朵觉沃一起成为藏传佛教的四大神山。是藏地子民生生世世沿袭至今视为转山圣地的不可亵渎存在。

       话说神话就是成年人的童话,而藏地神话就是那种处处渗透着血迹的童话,且不屑稍加掩饰。阿朱钦佩诸位上师的坚毅品行和无上智慧,但是同样阿朱对教派的历史和教宗的本质并不陌生,第一段的寓言里,步步生莲的莲花生大师和十三峰之主的卡瓦博格你来我往互相成就,好似都是赢家。但是苯教和它的子民在寓言里悄无声息的被整理成神话夹层里的故纸堆。整理的过程中有多少血迹渗透出来,又花了多长时间完成了整理,不得而知。反正最后大家都变了山民口中沿袭至今的寓言,又流传到了你我的耳中。

       阿朱在《雨崩行纪》简要介绍了一下为什么卡瓦博格会以梅里雪山的名号流传开来,尽管这实际上几乎是两部山峰群。这是阿朱一直想强调的,梅里雪山本名叫做太子雪山,卡瓦博格是太子十三峰的主人,暨是“太子”。

       十三峰中除去名声最胜的卡瓦博格之后,剩下的群峰名字可能只有当地村民、旅途背包客、人文地理爱好者能熟稔于心。对于阿朱来说,其实更喜欢的是缅茨姆和纳松秋根这两座雪山背后的故事,毕竟没有人会拒绝女神峰的真容,八里达线路有机会可以一览缅茨姆真容,只是概率不高。

      转入正题,关于北坡主要的行程,阿朱还是要详细做一个介绍。

      第一天自飞来寺驱车前往亚贡村,然后再前往马场开始徒步旅程。从马场出发,途径涨价营地和竹林营地。海拔从飞来寺的三千六百米降低到亚贡村的三千零八十多米,然后逐步爬升到三千五百五十多米海拔的竹林营地,大概十一公里。一路上基本都是竹林和腐植土质路面,逆溪而上,溪水时而轻缓时而澎湃。不管是阴雨天还是晴天行走都极其舒适,身心愉悦那种。一路上轨迹明显,过程轻松,正好用来热身,阿朱晃晃悠悠磨蹭到竹林营地,古月大哥和容姐两只强驴早早就到了,帮阿朱占据一个坡边平坦的平地。阿朱熟练的扎好帐篷,换上营地的衣裤就开始了愉快的烧水泡茶烤火活动。天黑之后,关掉头灯,抬头就是满天星河。阿朱睡的好香,九点睡六点起的作息这在广州是万万不敢想的。

      第二天从竹林营地出发,仍旧是一路溯溪而上,出发走不多远就可以看见远处的芒框腊卡雪山,在雄壮俊美的乃日顶卡雪山汇聚的冰川下,有一个坡均营地。坡均营地盛产虫草和贝母,被山民亲切的称为“神仙居住的地方”。实际上在坡均营地可以看到两个冰川,另外一个叫做芒框冰川,位于芒框腊卡雪山东侧卫峰下方。阿朱今日的目的地要绕过坡均营地,走的更远一点的。几乎要走到次丁垭口攀爬处的一片平坦谷地,扎下了营地,可惜风云变幻太快,很快就太阳就躲进了云层之中。芒框腊卡雪山倒影和乃日顶卡冰川的照片都没有阳光的加持,略有遗憾。且后半夜的剧本和第一日一样,又飘起了小雨,让阿朱想拍星空的打算又落了空。今天的海拔从竹林营地的三千五百五十多米爬升到坡均营地的四千一百二十多米,距离大概八公里有多一点点。

      第三天就开始有点难度了,要翻越海拔四千七百七十多米的次丁垭口,再陡降至四千四百五十多米的坡降营地,对体力膝盖和技术都是不小的考验,中间还要过大概三到四次冰河,且不像第一日第二日那样有搭好的木桥,全凭个人技术,阿朱腿短又背着相机且重心不稳,屡次差点摔在河里又屡次化险为夷,以至于现在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去往次丁垭口的一路上云雾缭绕,回望时隐时现的乃日顶卡雪山,即便没有明媚的阳光,仍旧极其震撼。行进途中好似云雾背后是层层雄伟的天神,在注视着阿朱。阿朱一路拍拍停停,终于远远看到了次丁垭口那根木棍子,待不多一会儿就寒风透体,只得依依不舍下去垭口另外一边,去坡将营地找我的古月大哥和容姐姐喝茶。坡将营地是群山之中最大的夏季牧场。具体来说又分为三小块,一块位于次丁垭口正下方,剩下两块位于下方溪水的两边。阿朱走的太慢,不知道自己属于溪水两旁的两个营地,想着说赌一把,结果再次赌错又多过了一次溪河。另外晚上毫无意外又开始下雨,阿朱和古月大哥甚至商量说要不要放弃第四天的行程,窝在营地喝一天茶好了。星空是什么,阿朱太好奇。

      第四天开始就是噩梦一样开始的日子。雨是天明之前就停了,但是行程即将达到全部行程之中的最高顶点。从四千四百五十米海拔的坡将营地行进到五千二百多米的滇藏界垭口,正常情况可以在垭口将北坡的风景尽收眼底。扎堆吾学、乃日顶卡、芒框腊卡、措格腊卡都是在正常的视野范围内的。阿朱为什么要强调正常这个词呢,因为阿朱不正常。没带相机,手机又被冻关机。云雾又缭绕着几大雪山,阿朱心里寂寞。然后往前行走小一公里多去看梅里双湖。两个碧蓝透彻的海子,就像镶嵌在神明胸口的蓝宝石一样夺目,让人驻足停滞。看完双湖阿朱人也冻得差不多了,回程踩在砂石路上颤颤巍巍,但是收获满满,快乐等身。今日爬升海拔上升和下降各有一千米,属于当日小环线。徒步九公里,耗时七个小时。下午三点多阿朱就又和古月大哥容姐姐在营地里继续开开心心的泡起了小青柑。

      爬山的苦有两种。一种是爬升高,一种是下坡长。第四天是属于前者,而第五天是后一种的加长版。整整十六公里的下坡路,海拔下降一千五百米。阿朱的钛合金支撑护膝都已经开始冒烟了,脚底板早已经痛到麻木。还有两次踉跄到差点翻进坡边的山沟里,属实惊险。下山的时候,往前看是旅途的起终点亚贡村,往回看是措格腊卡。会依次经过高山草甸、针落苍树、高山灌木丛、竹叶林和宽叶林,最后经过耕地回到村落。阿朱心中万分不舍,脚步极其抗拒回到人间。嘴里嘟囔着,眼睛泪汪的,凝视着远处的雪山不想走。

      后续就是回飞来寺再回丽江,行车无需赘述。

      阿朱想讲一下徒步装备选取和使用的一些生僻概念。关于装备的第一条:“在预算内买最好”。阿朱知道这句话的时候太晚了,不然又可以省下好多小钱钱留着去喝早茶。 好一点的装备并非是买那个商标,而是同样价格买到性能更加强悍的,在遇到极端天气的时候保证你的存活几率更高一点。关于装备的第二条:“颜色要鲜艳一点”。这一条不是为了让阿朱拍照好看,是为了方便搜救队员方便找到阿朱。至于找到的是阿朱还是什么玩意儿,自己品。关于装备的第三条:“注重细枝末节”。什么是细枝末节,具体而言就是防晒霜、皮肤衣、防晒手套、万用头巾、遮阳帽、营地衣裤等。好的细节会极大提升你的舒适感,且不会增加太多的重量。关于装备的第四条:“不要棉制品”,不管是袜子,还是帽子,还是什么。请在选取装备的时候看清楚材质,自觉剔除有任何棉成分的产品。户外运动多汗且温差巨大,而失温又是户外身故原因排第一的阴魂不散的存在。

      讲完装备再讲一下高原徒步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关于高原的第一条:“不要洗澡”。广东同学不要打我,也不要顶嘴。正常洗是可以的,但是藏区电力不稳定,万一停电的话,只要你没吹完,就有概率感冒,再诱发高反,后面就是概率吃席的剧本。关于高原的第二条:“药物自己备”。感冒药、肠胃药、止痛药、还有自己身体的一些日常药物,请带足剂量。领队的那一点剂量要应付一个团队这么多天。把自己的小命交在别人手中的想法千万不要有。关于高原的第三条:“高反不可怕”。阿朱早两年去高原无一例外都是高反,难受到生不如死,后来发现一年只上一次高原,身体没了感觉再去自然就有反应了。后来次数多起来了自然就免疫了。诸位朋友身体适应能力各不同,但是总归多去可以降低不适反应,去到后切记要平息情绪,切忌兴奋到手足舞蹈大声歌唱《我的祖国》。关于高原的第四条:“重视紫外线”。阿朱去哈巴的时候,短短四十分钟裸露在外面,回来后脸上撕了五层巴掌大的人皮。但这不是最可怕的。皮肤癌了解一下。脱皮事小,诱发皮肤癌就笑不出来了。所以行进途中不管是遮阳伞还是头巾还是遮阳帽还是防晒霜,请统统用上。不分男女,也不要在意别人异样的目光。

       然后最后讲下一些天气和地理的概念。关于地理的第一条:“大山很美丽,但是大山会吃人”。每年户外身故小百来号人,阿朱也遇到过失温,山洪爆发,雷击,高反等一系列生死边缘的事故。只不过好巧每次都从死神边缘徘徊一圈就回来。出行前请严密关注目的地的气候变化,不分海拔高低,一旦有超出装备承受范围的极端天气,请主动退出。如果自己不能判断,请听从领队安排。关于天气的第二条:“局部小气候”。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一天下个四五遍小雨,暴晒个三四次简直太正常不过。不要有侥幸心理,防雨挡雪防晒工作不能轻视。关于地理的第三条:“不要独行”,不管是危险路段,还是岔路多多的路途,还是夜路。哪一种极端情况都会降低独行侠们的生存概率,极大增大出事的概率。阿朱这一点做的不好,自恃老驴,常年独行。关于地理的第四条:“小坐垫”。准备一块小的泡沫坐垫。绝大多数朋友不会单独去买硬冲裤,屁股下不管是厚雪、沙石、泥浆、还是荆棘。坐垫可以刺破了用脏了就扔,裤子脏了破了难免心疼。

       啰嗦完一些注意事项,想介绍一下阿朱在北坡认识的小伙伴。
(古月大哥)
      古月大哥每天清晨早早起来烧好水,给我们的保温杯装满热水,下午又早早到营地,给我们占据好位置方便扎营。大哥勤勉,人生积极,对人和善有原则。是阿朱短短几日相处极为钦佩的大哥。 (古月大哥和容姐姐)
     容姐姐是和古月大哥一样厉害的强驴。每天平均速度甩我两个小时以上。虽然一起走的时间不多,但是在营地细心又体贴。不拘小节且心胸宽广。阿朱极其喜欢。
(楚楚姐)
      楚楚姐一路鼓励阿朱,给大家拍照。永远都是嘻嘻哈哈开开心心的一个人,阿朱有幸在楚楚姐写的游记里多次出镜,倍感荣幸。几日相伴,相谈甚欢,真的是有缘且欣赏的一个人。

阿 朱 , 好  

这酒口味如何?

想不到还有这种景象

这个云雾配合的真好

这个火锅要种个草

看起来也还是很美啊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