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鸿章享堂
当时李鸿章写给小女儿的扇面。
李鸿章享堂
李鸿章遗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表达的是心中的悲愤。他在1861年回到家乡 合肥 组建了淮军,建立了影响晚清政局40年的淮系集团,也是洋务运动最主要的领导人,却在人生最后的几年时光里看到毕生心血和成就归于失败,淮军和淮系集团支离破碎行将消失。真是感受到巨大的悲哀。
李鸿章享堂
李鸿章享堂
李鸿章死后当时的社会名流给他写的挽联。
㈠严复挽联:使当时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设晚节无以自见,则士论又当何如?
㈡吴汝纶挽联:教我两言,与元气俱,又入无间;别公千古,为天下惜,且哭其私!
㈢侄婿刘季孺挽联:邈然葛亮云霄,待蜀老能言,定多故事;愧我王郎天壤,为谢公长恸,诚属苍生。
㈣俞樾挽联:甫四十即封疆,未五旬即宰辅,经文纬武,盖代勋名,历数寰中荡寇,域外和戎,力任其难,相业巍巍千古少;位三公为太傅,食万户为通侯,重地隆天,饰终典礼,惟是边警仍殷,銮舆尚远,殁而犹视,忠心耿耿九原悲。另有小序:公临卒以俄约未定,两宫未返为忧,或诡言以慰之,乃瞑,可谓忠矣。
俞樾以前联意有未尽,再题一联:一个臣,系天下重轻,使当年长镇日畿,定可潜消庚子变;八旬翁,完真灵位业,溯壮岁同游月府,不能再逮甲辰科。(俞与鸿章同为甲辰科举人)
㈤梁启超从报章知道鸿章死讯後,作成一挽联: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莾莾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㈥刘坤一挽联:为社稷而生,旋乾转坤(引召李鸿章北上议和诏书中的话),帝方倚公独任;骑箕尾以去,左提右挈,孰更与我同心。
㈦范当世挽联:贱子於人间利钝得失,渺不相关,独与公情亲数年,见为老书生穷翰林而已;国史遇大臣功罪是非,向无论断,有吾皇褒忠一字,传俾内诸夏外四夷知之。
李鸿章享堂
调鼎凝釐匾,慈禧太后在李鸿章七十大寿时所赐的匾。鼎的四面雕刻有八条金龙。调鼎凝厘”的意思是李鸿章是像伊尹那样的贤臣.(以调鼎来比喻治理天下,厘,精微容器。伊尹最初是商汤的厨师,后来成为商朝阿衡(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