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的新疆博格达环线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一转眼忙了大半年了,且在四月份又第二次错过了
尼泊尔之行,很遗憾!5月底项目终于结束了,很想释放一下,看了下6月底
新疆的
博格达环线时间正合适,于是请完假,当天就搞定了往返机票等。
从6只脚下载的轨迹上看,环线距离约97公里,需要
徒步6天。

我24日的飞机就到了
乌鲁木齐,休整一天半。26日早7点队伍集合从乌鲁木齐
包车前往进山口-阿克苏河谷。10点开始徒步,当日的行程徒步15公里,海拔攀升950米,营地海拔在3350米的阿克苏冰川营地。
出发点,阿克苏河谷。全部队员合影

天气有雾也看不到什么风景,但天不热走起来也不觉得累。
后记
到了集合点却不见约好的车。等吧!我也打开湿的帐篷开始晒,快一个小时了,看到小司机坐牧民的摩托车过来了,说昨晚下雨洪水把路冲坏了,车过不来,离此地有3公里。还好,大家一哄而起跟着小司机走了,靠!急什么,我帐篷还没收好呢!顶着下午的烈日,一走可就是5公里啊。我的亲人啊!终于看到车了,司机带来西瓜和馕饼,大喜,哈哈!什么?车子漏气了,螺丝滑扣了备胎也换不成了。第一次开封的气泵打不进气,我靠!什么情况。但发现大家都很淡定,帮忙修车的,吃瓜的、啃饼的,刷微信的,没人急。这可能就是户外人的一个优点吧!呵呵!后来借了旁边丰田普拉多司机的气泵打了气,赶紧上车,闪!准备上高速了,发现前方桥洞的积水很深,过不去。于是跟着当地的一辆卡车调头走别的桥洞。靠!发现打的气快漏光了。呵呵!天无绝人之路,半路上遇到一辆给大货车打气补胎的车子,于是补了气,顺利地到达乌鲁木齐。是夜,大醉,扶墙而回!
多条段路被冲毁

在过冲毁路段时,一队骆驼冲过来,差点儿撞到同行的一个队员。
很多人不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走这样的虐线,一路上也经常会想这个问题,也曾和队友交流过,大家的想法各不相同,这恐怕是个哲学问题吧!呵呵!太复杂了,不去想它了。想走你就走呗!想那么多干嘛!翻几座达坂,过几道冰河其实不算什么苦,无非累了休息一会儿,总能过得去。人生最苦的是佛家所说的"求不得苦,谓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人生苦短,望诸君且行且珍惜!
总结一下此行装备上的一些得失
1、在常规装备的基础上带了阿珂姆雨衣,简易冰爪,雪套,防水袜,溯溪鞋。雨衣可以换个轻便的。2、睡袋700克鹅绒的足够了,这些天除了下雨,最多外面结一层薄冰。我这次多带了个400克的,扔了舍不得,背了又多余,痛苦!老司机介绍,如果实在冷就把羽绒服套上,再冷加冲锋衣,在冷就不停吃东西,呵呵!3、主口粮带了6种口味的山之厨,失败!鳌太、年宝的时候还能勉强下咽,这次完全吃吐了,只好捞点米出来泡稀饭。烤肠直接吃也只能勉强一顿吃一个下去。发现新疆馕饼可以做主口粮、路餐;下次尝试炒点牛肉酱,加面条,炸酱面可能不错。4、水果口味冲饮粉带少了,在山上想喝酸梅汤。5、总负重控制在38斤左右,包括2瓶水。6、户外电信信号好一些,新疆、西藏是3G信号,不建议用移动的。
中国这么大,估计我以后不会在来此地了。慢慢走,享受眼前的这一切吧!

下午3点,按时到达约定的出山集合点。比原计划提前一天完成博格达环线。
我们几个人在一好客的哈萨克牧民处讨了一碗马奶子,又酸又凉。

边走边拍,此行前后一共拍了800多张照片。
因为我的鞋小,最后10公里的缓坡走的比较痛苦,大脚趾常常会被顶到。以后鞋一定要买大2号的。

翻过最一个达坂-黑沟东达坂。

大片的草原牧场
最后一条冰河,水流太急,又下起了雨,队伍向上游寻找过河点。忽然发现骑马的牧民,哈哈!车到山前必有路嘛!

一人20元,轻松搞定!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