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之牯牛降南线穿越 - 江苏 - 8264户外手机版
五一的重头戏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原本想先徒步牯牛降再穿越徽开,原本想三天走完六十公里南北大环,原本想……持续降雨无情的冲刷掉了原本想,使我们不得不再三调整计划。

饭后雨依旧下个不停,赶至历溪已然深夜。感谢热心村民的地库让我们安然度过这个夜晚。

除了我们去的牯牛降,这里还有一条比较出名的户外徒步路线——黄山168与我们要走的路线有部分重合。

看到了熟悉的画面,你们是哪年去的? 路怎么这么难走!
能看到这里,想必你已对户外年级表上六年级的牯牛降有了一定认识。

看完文章的你还在等什么?赶紧背上重装向着那美好出发吧!
对山友的身心毅力都是一大考验,但路上野趣十足可玩性高。

还有沿途的风景如画景色迷人,在极虐中享受极美。

但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运气很好的选择了相对好走的方向。

所以下山比较轻松,反之从溪水旁下山就会更加辛苦一些。

那里的路况非常野,强度极大,基本上要开路前行,异常艰辛。

途中要经过草丛密林、灌木丛、棘刺丛,还要越过深谷、溪流以及连绵的山峰。

做好决定后便不再耽搁,填饱肚子收拾好行囊一路高歌下山。

下山过程和预想一样不多做叙述,迎着阳光踏着小道,也不必担心蚂蝗的侵扰。

下山尾程与168路线有部分重叠,现将牯牛降南线所知路况做下总结。

南线穿越是不分正反向的,从历溪出发前半程的上山路途比较艰辛。

风景这一块儿真的没的说就不多做介绍了,这里有图有真相。

与同伴汇合后找地方补充体力,在这样的地方用餐真是一种享受。

此次只走南线的计划也在用餐时一致通过。虽有些遗憾但顾全了大局。

走北线的人相对较少,资料的空缺使我们无法预估时间。

接下来两个小伙伴原地休息,我与另一个小伙伴卸下重装继续攀登。

因为那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峰,海拔1727.6的牯牛大岗在向我们招手。

主峰往返又花了一小时,路程倒是没多远,都消耗在了看风景以及拍照上面。

此刻的他们并不知道下半程路况,于是被我们“善意”的劝返了。

在持续了四五个小时的不间断爬升后,终于在上午十一点半到达峰顶。

第一件事并不是庆祝也不是看风景,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脱下鞋袜。

尽管早已是向阳面都还是不放心,被蚂蝗吸血的场景记忆犹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