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蟳埔女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福建

蟳埔村,属于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早期叫前埔。因坐落于后埔的前面,故称前埔。又因为前埔背山面海、靠捕捞鱼虾、红蟳为主业,且盛产红蟳,故称蟳埔。


蟳埔簪花,全称蟳埔簪花围,是蟳埔女人的特有发饰,由花围与发簪等组成。其中发簪由鱼骨、象牙制成,花围所用的鲜花则包括素馨、茉莉、玉兰、山茶、菊花、夜来香等,鲜花随四季时令与个人喜好而变。

装扮簪花围时,蟳埔女先把长发扎成高马尾,再把马尾盘起,用鱼骨或象牙固定。然后围绕发髻,环戴数层鲜花组成的花串,有时还会辅以金银发钗或人工绢花等装饰。蟳埔女头戴簪花围,整个造型灿烂夺目,海洋文化特色明显。


蟳埔的女人们,头上习惯戴着鲜花做的漂亮的簪花围,蟳埔女,与惠安女、湄州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蟳埔精神,蟳海文化艺术中心。所谓蟳海文化艺术,就是蟳埔簪花围化装拍摄一体化服务。


蟳埔女人头戴“簪花围”这一习俗的起源,众说纷纭。

有人说,“簪花围”源自宋元时代遗留下来的阿拉伯人的风俗;也有人说,“簪花围”自汉代中国就有这种风俗,并举了历代的相关诗词来论证,比如泉州地方戏曲高甲戏《桃花搭渡》的唱词中就有“四月围花围,一头簪两头重”的字眼。

蟳埔女人们的簪花头饰十分繁复,脚下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她们不是踩着一双人字拖鞋,就是打着赤脚,渔女的质朴本色显露无疑。


走街串巷欣赏蟳埔女簪花,只是欣赏了蟳埔女簪花特点一些皮毛,蜻蜓点水,一知半解。


簪花围,本是蟳埔女的风俗,因为适应了当代爱美女士的要求,名气越来越响亮,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品牌,簪花围,让蟳埔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时代注入新的活力。


走出来,陈氏祠堂前的帐篷内,正在表演节目,只是不知是什么内容。

鹧鸪巡检司、渔家小院子,应该是蟳埔女表演的节目。蟳埔村可游览的累,景区还有百年大榕树、顺济宫等,这些景点与蟳埔女簪花围对比,逊色许多,对游人来说,兴趣不大。


簪花很美,泉州很赞。

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员参观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簪花围民俗风情后给出的赞语。


我们行走的街头小巷,就是蟳埔民俗文化村。小小的蟳埔古村落,人来人往,能够吸引众多游人,就是因为有蟳埔女的簪花围这个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情。


走在直直的街道上,外面是蟳埔旅游服务中心。壶见,是福建联合创食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以八闽大地作为品牌的灵感,坚持选用福建本土名茶,搭配本地新鲜食材,研发更具新意的“原创闽式茶饮”。


外面的墙壁上,清楚说明了蟳埔女这个品牌的影响力。

2007年,蟳埔女服饰被列为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蟳埔成为闽南生态保护区的一部分。2008年,蟳埔女生活习俗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簪花围,是蟳埔女特有头饰,象征“四季花园”,其以发簪为中心,用骨刺或象牙筷固定,周围装饰以两至三层季节性鲜花和艳丽的红色簪花,形似迷人的小花园。


往前走小巷,到达陈氏祠堂。此处观赏祠堂,最为完整,整休红色,燕尾高翅。


祠堂门前的广场上,摆放许多石桌、石凳等,便于村民和游客观赏蟳埔古村落的特有戏曲。

蟳埔街巷,除了簪花,还有小吃。

阿枝姐蟳埔小吃。

广告语打的很好:非遗蟳埔,这个民俗小渔村,一生必须来一次。


蟳埔花姆,又是一个闽南小吃。

同样是非遗,蟳埔小吃,比起蟳埔簪花围,名气要逊色很多。

稍走一段,便是探花秘境的店铺,那副对联很有意思:四时贯月皆入画,一年无日无着花。里面正厅摆放的一张半圆型椅子,古色古香。

“探花秘境”服务项目很多,与其他写真馆比较,大同小异。门前许多簪花美女正在等候打扮拍照。


往前绕街,是网红店“橙十九”簪花写真馆。墙上悬挂众多簪花美女形象。


蟳埔,浔花,美女在等候。

喜事红红顺顺,簪花在等你。

沿街行走,到处都是写真馆,外墙条石的莉莉安旅拍写真馆,与众不同。


再往前走,就是陈氏祠堂。这个祠堂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社区,在蟳埔济院西族谱是蟳埔村保持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一本族谱。据陈氏族谱记载,陈氏先祖兄弟在明清时期,有的官至五府参军等职,有的往返南洋、全国各地进行海上经商。

据传,蟳埔原是一面背山小丘,三面临晋江下游二平方公里左右的海边地带。大约于元末明初,有一姓氏为候的富户,死后墓葬于蟳埔,上书明朝候氏之墓,墓地在何处至今不明,却说墓前有两根文笔,两对石马倒下埋于海边的泥沙里。有一个姓翁的人守护此墓。 翁氏定居后,先后有庄、陈、吴、蔡、张、黄等姓氏相继从外地迁入居住。

几百年后,蟳埔人丁最多的是黄姓,其次才是陈姓。但陈氏祠堂保存最为完整、最为壮观,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蟳埔年代最久远的一座古式海蛎壳古厝,蕴藏着明清时代闽南式建筑风格与浓郁泉州海洋文化,及风俗一身静态物质遗存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探花秘境”的外墙,就是蟳埔街的一条狭小巷子。巷子里,到处都是广告,有的房屋外墙是条石,有的外墙是海蛎壳。

往里走街道,海蛎壳墙体房屋,窗户很小,古色古香,也许就是以前渔民用来遮风挡雨的简陋小屋,特点鲜明。

据说,泉州人出洋经商,出发前,商船是载满丝绸、瓷器的,大部分是从蟳埔起航,沿着闽南沿海航行。返航时,商船货物销空。舱内没有货就是空船,航行在海上,重心就会不稳,遇到大风大浪,容易翻船。于是,船员们就将散落在海边的海蛎壳,也就是蚵壳,装在船上压舱,稳定船身。蚵壳载回来后壳,就堆放在蟳埔海边。有的人就将海蛎壳与泥士混合,用来做墙体,形成海蛎墙体房。


蚵就是海蛎。当地人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蚵壳厝,无意间成就了一个建筑奇观。


百年红砖楼,商家打出这样的招牌,说明红砖楼也是蟳埔房屋的一种特色建筑,至少已经流行百年历史。当然,这也是闽南建筑的一种特色。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