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度假之名,发现一个不一样的阳澄湖 - 上海 - 8264户外手机版

美人腿半岛风景区
美人腿半岛风景区
美人腿半岛风景区
每年的春夏这里都是一片花海,去的话建议自驾,因为公交比较少。沿着公路一直开,就在路的两边看到一片片的花海、草坪、树林、湖泊。有黄色的小野菊、白色的小雏菊、粉色的牵牛花、紫色的马鞭草、更有成片的芦苇荡,反正也是自驾,找几处开的茂盛的地方随拍随停~到了景区,停车的问题不用太担心,隔着几百米就有一个停车场,把车停好后就可以放开了拍拍拍~这里适合各种主题的照片,情绪、小清新、日系、法式......把成片发到pyq,总会被人误会是不是出国了~
谁能料到阳澄湖还有大草原
美人腿半岛风景区
每次提到阳澄湖,最先想到的就是大闸蟹,这次托闺蜜的福,被安利到了阳澄湖半岛中最美丽的“美人腿半岛”。
美人腿半岛风景区
从空中俯瞰,这座半岛由北向南绵延13.5公里,像极一条佳人的纤纤玉腿,伸进了阳澄湖的碧波之中。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进门的大厅是网红打卡的地方,简单的几何线条产生了奇妙的美感,满满后工业现代风的楼,如果不是那个十字架,还真想象不出这是一个教堂。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现代的建筑设计风格,与教堂相互碰撞,竟让人有时空穿梭感。极简的墙面线条不加任何修饰,给人一种视觉。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这就是金砖被运送到京城后砌成的宫殿模型,虽然是缩小版,但依旧能脑补到实物的宏伟华丽。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馆内还详细记载着不同时期的窑户信息,这种别具一格的设计,让人肃然起敬。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博物馆马路对面有个网红基督教堂,顺路去兜了一圈,简明而又立体感的建筑,不自觉让人感觉庄严,很适合暗黑冷淡风拍摄。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泥土经过一系列的制砖流程,基本就有砖的样子了,但这几捆都还不是金砖,只是粗砖而已。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当时烧制好的粗砖要装船经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运送到京城,再经过一系列的打磨抛光,才能成为当时王朝最高级的金砖。在金砖运输的过程中,解员的责任尤为重大,清朝朝廷还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随船去的窑户,家中老小焦急等待,既要担心金砖质量是否过关,更要担心家人往返途中是否一路顺风,所以三天两头就要去河边遥望, 苏州 的御窑村仍旧保留着那座“望郎君桥”。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馆内有个1:1复制的单孔窑,按当年的形制进行了还原,内部可以进入,看得出只是一个这里复制品,并无实际使用过,但密密麻麻的砖头堆砌在一起,看起来十分壮观,拍照也很出片。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来逛御窑记得穿素净一点,五颜六色的衣服和砖窑可一点都不搭噢~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走进馆内,内部展陈一共分为三部分来介绍金砖的历史和制作工艺,第一展的主题 “开物”:一块砖的修炼;第二展厅主题 “成器”:一块砖的旅程;第三展厅主题 “致用”:一块砖的时代。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这些陶塑小人活灵活现地为我们演绎着制砖的每个步骤。
所谓“金砖”,并不是金子制成的砖,而是因为它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如金石之声,同时工艺复杂、标准严苛,致使成品造价昂贵如金,故称“金砖”; 另一方面又因为古代此砖只能运到 北京 的“京仓”供皇宫专用而得名“京砖”,后谐音为“金砖”。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博物馆前的砖廊做的非常干净,外观承袭苏式的园林长廊,但风格和材质却又略不同于 苏州 园林的精致温婉,显得十分粗犷大气。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博物馆围绕着砖的主题展开,所以到处都能看到空心砖、多孔砖、小青砖等传统砖及部分现代工艺砖,找个角落拍照,恰到好处的绿植让整个画面更加雅致,可惜去的时候不巧是阴天,如果有太阳的话,光影效果一定会呈现不一样的景致。
除了园林,苏州还有金砖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来 苏州 这么多次,却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去过一趟博物馆,这次打卡了很好拍照的御窑金砖博物馆,据说故宫里的每一块地砖都出自这里。门票免费且超级好逛,开车来很方便停,停车场很大,最棒的是不收停车费~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苏州 御窑金砖博物馆又称” 苏州 御窑遗址园“,这个“御”字是御用的意思,代表专门给皇帝用的。相传在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 北京 , 大兴 土木建造紫禁城。陆慕的方砖经 苏州 香山帮鼻祖蒯祥的推荐,才被工部看中,由于其质地优良,博得了永乐皇帝的称赞,才赐名窑场为“御窑”。

锦溪古镇锦溪 古镇这湾湖水是 苏州 人的心头爱,翠绿的菱角叶洋洋洒洒地抛在湖面上,供鱼群啄玩,记得上次来是白天,不曾想傍晚的景色也是如此美妙绝伦。
比斯特苏州购物村
疫情原因, 欧洲 是去不成了,但想逛欧州的各大专柜买手店的心已经蠢蠢欲动,好在 苏州 有个 比斯特 购物村,不仅折扣多能满足买买买的心,还是各大街拍博主争相约拍的网红打卡地。
计家墩村
此程住在理想村,在这里,没有所谓的景点,只有朴素的田野风光。在城市里居住久了,时不时地就想体验下乡间田野的生活,短暂阔别尘嚣的悠远,感受弥漫着泥土和农作物特有味道的乡野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