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4-11-9 10:53 编辑

光雾山、龙头山的垭口到了。和龙头山守门的老人聊了一会。才知道,这里是陕西、四川的分界。垭口是陕西的,香炉峰一半是四川一半是陕西的。但当时修建景区公路时,四川把景区公路修到陕西这边来了。现在两地发生争执,公路“就”垮塌了,四川游客就只能乘索道上下了。
看垭口附近的混凝土浇灌设备,可以知道,这垮塌的公路以后真的不能让游人从底下步行上山了——除非两省商议好,在陕西这边再买门票。这闹的,遭殃的可是游客,花了钱,还未必有最好的体验——假如只是索道上下的话。

石碑无语,上面未刻一字,能刻什么字呢?

对面是陕西龙头山景区。

香炉峰这边是一块大缓坡。想象从大缓坡上空看香炉峰秋景一定给力。这里,碰见几位小伙子正在放无人机,凑过去一看,果然。而且,他们拍摄的龙头山盘山公路,如绸带飞舞,煞是好看。

云雾起来了,龙头山顶被云雾遮住,只是透出山腰的一小块,影影绰绰,很有秘境的味道。

终于,1:50赶到香炉峰顶。2个小时赶了9公里!爬(此处不用“拔”好了)高600米。不过,这是在公路上的快走,走山路肯定没这么快——咱已过了奔驰的年纪了,还是自赞一个。问领队4点集合怎么办,领队温和地笑了笑。既然大家都在山上,想必这个约定已调整了吧。

一路急赶,一直不见其他队友。直到“观止台”,才遇见几位,放下心来,便请队友为俺摄影,以为留念,当然,相片此处就不发了,本人颜值较低,相片乱发 ,惹得观众不快,俺可负不起责任。
由观止台的“止”又想,山岭有峰颠,人生有涯岸,真的是观止?亦可谓知止?也对也不对。人生有涯,但付出不可有涯。俗话说得好,活着干,死了算,仔细一想,这可能就是我这次从光雾山悟到的一点最重要的道理吧。

观止台的风景不要俺来解说了,此处引引老杜的《望岳》,就很贴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会,云雾略略散去,俺惊讶地发现,上午惊为上帝天国城墙的“贾郭山峰丛“就在那头,就在正前方!而且,我们整个游程都在山下这条长长的溪谷里。世界这么小,但,俺们的心,可不能这么小。

观止台看了一会,迅疾回转。当时并未看轨迹记录,后来一想,此次光雾山徒步上山可谓魔幻之旅:慕名而来,扫兴而去,峰回路转,惊为天人,“长途跋涉”,一挥而就,收获满满······屡屡出人意料,屡屡山重水复,给人印象太震撼了,必须留痕。于是截屏。现在是2:00出发,起点是39公里——其实已走了一段,那些暂时不计。

索道下行处等候的人仍然是多,既然已经上来,那不等了,继续走下去。

山顶除了索道处还有一些景色,其他,似乎也没啥了。即,香炉峰峰顶到香炉峰龙头山垭口处,“一无可观”,除了走路还是走路。到香炉峰山顶,一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思想作祟,二是有些好奇,那就是,凡我所未见皆为美景,这一点其实无可指摘。我想,香炉峰山顶虽无可观,但不来,怎么知道?不来,怎么凸显山腰所见的绝世之美?

直到走过香炉峰龙头山垭口,才又见光雾山金色美景。

此时,已是下午三点多,太阳恰好直射龙头山的西坡。蓝天下,光雾山的美丽秋景纤毫毕露、坦坦荡荡呈现在我们面前。他的枝干,他的衰弱,他的红叶,他的精神,在阳光下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秋天、冬天似乎很遥远,似乎不可能会到来。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微笑的、沉静的、背倚大山的行者,一个一直在行走不断挥洒自己力量的行者。光雾山的金秋,他是一尊我无限敬仰的真神。

睹此情景,同伴们欢呼起来。嗯。肯定的。

很快,又回到守林人小屋这里了。

当回到“禁牌”,到达索道下站出口时,截屏,统计一下,那就是这次上下香炉峰,快速行走了4个小时,来回16公里左右。
当生活似乎遇到“此路不通”时,还是要冷静,要相信自己,一切都会好转的,只要你去做。
赏玩光雾山不是我们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找寻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我以为,这次光雾山红叶之旅,确实告诉了我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