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兹尼 | 暮色下的伽色尼王都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撰文、摄影/张祺林
温馨提示 正文约5000字,图片共85幅
图文皆原创,侵权者必究

加兹尼(Ghazni)作为伽色尼王朝(Ghaznavid,977-1186)的都城所在,是公元十到十二世纪的阿富汗zz和军事中心,也是当时中亚的伊斯兰文化、艺术和学术交流中心,位于喀布尔西南方向去坎大哈的途中,为通往喀布尔的重要战略城市,在阿富汗近代史上加兹尼一直是入侵者或占领军的主要目标。

由于曾经作为塔利班的控制地区,且大多数游客只是蜻蜓点水般快速穿越阿富汗,从喀布尔一站式抵达赫拉特,即使在坎大哈略作停留也不会途中在加兹尼下车,故到访加兹尼的中国游客少之又少。在阿富汗最安全的旅行方式就是和当地人一起坐大巴,虽然灵活性较差但可以避免多次针对外国游客的检查,从而可以浑水摸鱼去往某些对于外国游客安保十分严格的地区。
▲加兹尼旧影(图源网络)
从酒店打车去去往加兹尼的车站,一脸自信的出租司机拍着胸脯保证他知道terminal的位置,我一脸懵逼地看着他把我送到机场,后来一查才知道“terminal”还有机场的意思,又免不了一番与流浪小孩们的斗智斗勇。

再次穿过全城与喀布尔告别,当电视塔山逐渐消失在后视镜中就来到了城西南的车站,前后经过三家客运公司最终才买到去加兹尼的车票,由于大多数大巴都是直达坎大哈,因而去加兹尼或是在加兹尼停车的大巴一天只有零星几班。
▲汽车票
阿富汗的汽车站往往就是路边的一块空地,候车区的顶棚残破不堪,地面尘土飞扬,类似于中国最落后县城的客运站,很多车次并不按时发车而是坐满才走,车票上写的十点发车,但十一点大巴才回到车站落客加油,十二点才有同车的当地人陆续前来,车子仍然毫无动静,直到下午一点才不紧不慢地开出车站,期间只能百无聊赖地坐在候车区喝果汁,此时与贩卖小商品的流浪小孩逗笑取乐倒也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他们卖的很多耳机和充电线外包装上都赫然写着“made in China”。

喀布尔到加兹尼约两百公里,由于塔利班正在对阿富汗的重要道路进行拓宽重修,汽车时不时需要下道绕路,再加上下午晡礼的时间断断续续开了四个小时,阳光斜射下车里像蒸桑拿一样闷热。阿富汗的大巴都铺有地毯,上车前需要拖鞋,夜间行车时可以躺在过道睡觉。和巴基斯坦、伊朗等伊斯兰国家男女分开就坐相比,阿富汗的公共交通上几乎没有妇女的身影,宗教的极端化让女性的自由行动严重受限,大多一生都不曾离开过所固守的土地。
▲阿富汗大巴
本帖最后由 天朝路人 于 2024-12-6 23:16 编辑

我多年的颈椎病好了!
另:阿富汗的小盆友长得很帅,不不知道是不是世俗的原因 ,小女孩正面出镜的机会很少。
围观欣赏美景
▲马哈茂德陵墓木门

▲马哈茂德陵墓木门

▲马哈茂德陵墓木门

▲马哈茂德陵墓,Lieutenant James Rattray,大英博物馆藏(图源网络)

The End

▲马哈茂德陵墓

▲马哈茂德陵墓

▲马哈茂德陵墓前的小孩

陵墓曾一度被认为属于“皇位上的学者”兀鲁伯(Ulugh Beg)——让他名垂青史的并非作为一位帖木儿帝国统治者,而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诗人等诸多头衔,于1430年在撒马尔罕建造的兀鲁伯天文台为亚洲四大古代天文台之一,设备精良,成果突出,基于对1018颗恒星观测结果写就的《新古拉干历数书》在十六世纪前一直标志着天文观测的最高水平。然而兀鲁伯于1449年遭到其长子阿卜杜勒拉提夫暗杀后被埋葬在撒马尔罕的帖木儿陵墓中,这座建筑最终成为了阿卜达勒拉扎克(Abdul Razzaq)的墓地。

▲阿卜达勒拉扎克陵墓前向我告别的小孩

阿卜达勒拉扎克陵墓对面还有一座名为巴巴哈吉或巴巴阿里的清真寺(Masjid Baba Haji或Masjid Baba Ali),不远还有伽色尼王朝一代雄主马哈茂德的陵墓(Tomb of Mahmud of Ghaznavi),陵墓由其子马苏德一世(Masood I)建造,如今主体被修缮一新,但依然有一扇雕刻精美的木门保存至今,墙体被刷成白色,墨绿色的穹顶与陵园内葱郁的树木几乎融为一体。英国旅行作家罗伯特拜伦(Robert Byron)在其游记《穿行内陆亚洲:伊斯兰建筑与人文之旅》中写到:

“Three old men were chanting from large Korans, while our guides leant over a wooden railing to take off the black pall, shaking the rose-petals that covered it into a heap at one end.”

▲巴巴哈吉/巴巴阿里清真寺

▲马哈茂德陵墓大门

▲马哈茂德陵墓大门

村中的阿卜达勒拉扎克陵墓(Mausoleum of Abdul Razzaq)建于1513年,是帖木儿时代晚期建筑的杰出代表,部分启发了泰姬陵的设计建造,今日所见的是1960年修缮后的样貌。整座陵墓由烧制砖石建造,平面呈中心对称,由四座伊万(iwan)组成,位于中央的主体建筑平面呈方形并覆有穹顶,四角有四座圆柱形的塔楼,每座伊万的前墙立面均建有被称为“皮什塔克(pishtaq)”的大型拱门,最高处用砖石砌成矢状拱券,据推测以前饰有釉砖和砖雕,但在战争导致无人看管的情况下悉数被盗,如今的外观十分朴素。皮什塔克表面通常饰有壁龛和繁复精美的几何图案,在西亚、中亚等地的清真寺中体量巨大,甚至高度和尺寸会远超过大门两侧的伊万尖拱,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感。

▲阿卜达勒拉扎克陵墓

▲阿卜达勒拉扎克陵墓

▲阿卜达勒拉扎克陵墓

▲Rawdha村的小孩

▲Rawdha村的小孩

▲Rawdha村的小孩

▲Rawdha村的小孩

▲Rawdha村的小孩

▲Rawdha村的小孩

告别两座宣礼塔后我来到位于Rawdha村——一个被称为“胜利花园”的地方,村里的的居民已然数百年如一日住在土坯的房屋中,这里的小孩很少见到外国人,车还没停稳就开始拍打车窗,不停地围着我大喊大叫,并蹦蹦跳跳地做出各种逗笑的鬼脸。

穿过一条小巷时与一位身披蓝色波卡的妇女擦肩而过,趴在肩头的小孩用纯真眼神好奇地看向我,令人想起著名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的作品,阿富汗作为一个在城市与农村、变革与守旧、世俗与宗教之间不断撕扯的国家,一切是如此的矛盾而又真实。

▲Rawdha村

▲Rawdha村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