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容易登顶的 海拔6千米以上的雪山 - 日木杂雪山(6170米) - 山伍成群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伍成群
本帖最后由 zhk2611 于 2025-6-27 18:20 编辑

拉琼拉垭口南侧的日木杂雪山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海拔超过6000米的独立雪山中登顶最容易的。


这里我用了好几个定语:

海拔超过6000米”指实际海拔,可以通过地形数据和卫星定位工具实测进行双重验证。自然就不包括某些实际海拔低于6000,仅仅是峰顶立一块牌子自称海拔6000+,比如所谓“洛堆峰”之类。

独立”指应是独立山峰,最低最勉强的标准也要地形突出(topographicprominence)超过100米。

雪山”指山峰顶被永久冰川覆盖、或者山峰附近多个方向有永久冰川、或者主要的示人一面有永久冰川、或者最容易的攀登线路要从永久冰川上过…


日木杂雪山虽然并不高大雄伟,但是符合以上各项要求。实际海拔一般认为是6170米,是拉琼拉垭口周边最高峰,地形突出将近300米,并且离最近的更高的山峰约4公里,孤立度也比较高。峰顶被冰川覆盖,多个方向都有冰川,正对拉琼拉垭口的一面有标志性的冰川,一般被称为“拉琼拉冰川”。更重要的是,日木杂是这个区域少有的在官方地图上能标注名字的山峰。

这个山峰容易登顶的原因自然主要来自于拉琼拉垭口。按错勤县文旅局的说法,海拔5830米的拉琼拉垭口是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垭口,所以在G216国道上通向拉琼拉垭口的岔口立了大块的牌子宣扬此事。

但是,从G216到拉琼拉垭口的50公里搓板土路却是一言难尽。你说人家不把路修好吧,这土路其实也不算差,甚至轿车原则上也能开到垭口;你说错勤县真想把拉琼拉垭口当卖点吧,这又不把路弄好点 – 50公里搓板路,能把肾结石给治好。



拉琼拉垭口附近有4个海拔超过6000米的山头,如上图所示。标B的山头海拔约6130米,也算是独立山峰。山头C海拔6100米,山头D海拔约6075米。很多拉琼拉垭口的游记或者视频里面作者往往会攀登垭口东北侧的山头D,以达到“人生第一个6000米”,也有越野车往这个方向开,以标榜可以开上6000米海拔。但是山头D并不是独立山峰,因为其地形突出仅50米左右。而其主峰(C)距离垭口稍远,一般人不会考虑。所以严格讲,登上山头D并不算是登上了6000米山峰。


山头B有200多米的地形突出,应该是最容易登上的6000+独立山峰,而且有不少车辙印一直开到离峰顶不远的位置。当然,这个山峰很难被看作是“雪山”。拉琼拉垭口周边最标志性的山峰还得是日木杂雪山,在游记和视频中都是和垭口同步出镜,但是却很少有人登上此山。我在网上几乎查不到登山的报道,只找到过一个视频,里面提及曾经登顶并从日木杂山顶滑雪下降。



时间回到一周前,临近夏至,我和一位同伴一起驱车早晨从措勤县城出发,沿G216南下,在错勤县文旅局的提示大牌子处下了柏油马路,然后就向诺仓村方向进发。如果按照路牌指示沿着搓板路走的话将会绕一个大圈子,所以网上的游记都提示直接走草地上的车辙印,手机导航也是如此指示。


草地虽然贫瘠,但是也能看到一些野生动物,比如藏原羚,不知名的什么鸟(似乎是雁类)。

不久就重新开上了路基较高的搓板路。在持续按摩一个小时后,接近了诺仓村,遇到羊群堵路。

经过海拔5000米出头的诺仓村,进入另外一片山间平地。在这里居然看到了几只藏羚羊。

然后进入山地,土路开始爬升。接近垭口的路况变得稍差,也有几个地方比较陡。

经过两个小时在土路上的颠簸,终于把车开上了海拔5830米的拉琼拉垭口。日木杂雪山在垭口南侧,冰川正对垭口。显而易见的路线并不是从冰川正面上去,而是沿着前面地图上的山头B的山脚横切,到达日木杂和B之间的鞍点,然后沿着日木杂的西北山脊上去。

这时正好有一个当地人带着两个小孩开一辆皮卡也到了垭口,与我们聊了几句。原来他们是要翻过垭口去照看牧场的。我顺便问起这个山峰名字“日木杂”的意思,对方说意思是“很高很高的山”。我寻思这山也不是那么高啊。根据小孩念的发音,在当地方言中更接近“日木达”。此外山头B在当地人那里也是有名字的,听起来似乎像是“赛果达”。


将近12点,天气开始转好(我们刚到垭口的时候还飘雪),我们便向日木杂进发。

走了一会,回看垭口。垭口的标志物是错勤县文旅局立的一块大牌子。

继续沿山坡横切。

同伴本来就不打算真的爬山,只是想走几步体验一下。还没横切到鞍点就打道回垭口了。后面就是我一个人继续走,到了两山之间的鞍点,海拔大约5900米。

接下来就是要爬上一个碎石坡,再沿着山脊走。

回头再看一下垭口

在碎石坡上看山头B,感觉应该比较容易上去。

日木杂的西侧,冈底斯山脉中部的山峰。

日木杂的北侧冰川(拉琼拉冰川)

花了半个小时爬升了100米,走到了碎石坡顶,接下来还是碎石坡,只是被积雪半覆盖了。但是坡度并不陡,走起来毫无难度。

大概花了50分钟爬升了200米,速度超出预期。感觉并不累,完全不是想象中那种在6000米左右呼吸只有平原一半分压的氧气含量的感觉。而更像是以前在海拔3000-4000米爬山的感觉,甚至还没有前几天爬布达拉宫喘得厉害。我正想说这山“有腿就行”的时候,雪坡出现在了眼前,毕竟人家是雪山嘛。

于是穿上冰爪,把冰镐拿在手上。

这个雪坡其实也没多长,而且也比较平缓。表面覆盖了大概十厘米的雪,下面就是冰。如果有人问:不带装备、“有腿就行”到底能不能上?我只能回答说:毕竟人家是雪山,还是要稍微尊重一下,就算带几个道具上去拍照也好啊。

雪坡上的脚印

可能在雪坡上走了十来分钟,就到顶了。



山顶还是比较平缓开阔的。我找到了看上去最高的点,有少数石块露出雪地。

俯瞰下面的拉琼拉垭口

面向西侧的冈底斯山群峰

南边有一大片山间谷地


一些人的“人生第一个6000米” – 山头D,但是它只比CD之间的山脊最低点高了约50米,只能算是C的假顶或者卫峰。

在山顶折腾了一会自拍以后,就沿原路下山,与同伴汇合,驱车原路返回,再次享受两小时的按摩服务。

后记:
日木杂雪山的主要难点是把车开到拉琼拉垭口。如果是大排量的硬派越野车的话毫无压力。但如果像我这样租了辆小排量城市伪SUV的话就要小心了。接近拉琼拉垭口的地方,至少有两处很陡。当时我已经把油门踩到底,并且变速箱处于1档,但是速度还是不断往下掉,10、8、6、5… 我对同伴说:要是车开不动的话,请你下车。幸好速度最后稳在了3,有惊无险地慢慢爬上了陡坡。

日木杂雪山西北方向的山峰(B)也是独立山峰,如果不限定“雪山”的话,它应该是世界上最容易登顶的超6千米独立山峰。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把这个山峰和日木杂一起登了,走个小环线。
这山好啊哈哈,推荐大家租个车来玩,还去什么玉珠峰
还真是可以,种个草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