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记——莆田 - 云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云南

莆田已经是我此次长途奔袭到的第八个城市,是我以前没有来过的新城。作为闽中的地级市,古称“兴化府”,古属扬州、闽国、会稽等,南朝陈光大二年,设莆田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在此建太平军,后更名为兴化军,明初改为兴化府,这个名字一直持续到民国才成为莆田,解放后,莆田为泉州督察区的一个县,1971年成立莆田专区,1983年设立地级莆田市。
拿了包,坐公交车赶往火车站,正好是在放学的时间点,一路都有中小学生上下车,车开得又慢,到到莆田站时,时间相当的紧了。我冲进候车大厅,看到大屏幕上居然没有我这趟车,一下就急了,还以为跑错了车站,忙问检票员才知道,这个车站还分东西两个进站车室,我的那趟车在西边的站房上车,又只好穿过跨轨廊道,跑了老远才赶到,把我累得够呛。

莆田火车站位于莆田市笏石镇塔美路,是中国铁路南昌局辖的铁路车站,是杭深铁路、永莆铁路、福厦高速铁路上的中间站点。莆田站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于2009年建成投入运营,站场规模6台17线,最高聚集人数为5000人,是我国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从这里往西,再次进入福建腹地,下一个到达的城市是三明,三明市有个全国人民都如雷贯耳的地方——“沙县”。

老街上有一座小小的莆田非遗展示馆,两间铺面大小,展示了莆仙戏、妈祖信仰、莆田木雕、九鲤灯舞等非遗项目,简要介绍了莆田的数百种非遗技艺生生不息的薪火相传,是见证莆田历史的重要载体,是莆田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沉淀,也是莆田人民引以自豪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还想去看城隍庙的,没想到此庙也在重修,而且是拆得稀烂的重修,只好走路穿过兴化府历史街区,回酒店取行李。这条古老的街区位于莆田市中心,占地60多公顷,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由大路街、县巷、后街、衙后路、庙前路和坊巷等6条古街及连片的明清古建筑组成,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是莆田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由时间沉淀下来的老城记忆。

街的对面,还有座看上去很像样子的寺庙叫凤山寺,还写着是莆田佛教协会的所在地,想着规模应该大点了吧。绕到寺庙的正面一看,也是只一间,小殿中间供奉着一尊很漂亮的玉佛,只是才下午2点,大殿正门就上了锁,也只能隔着栏杆与佛祖相望。不过回想起在闽地看到各种奇奇怪怪的庙,这座庙也不算小了。

主街上有个排面很大的文峰宫,红灯笼挂得满满当当,走进去一看,只有一小间殿宇,宫内供奉是妈祖,但是还是被更小的屋子关着,只能透过木格子才能依稀看到面容,拍照都没法拍,小么小,却怎么也挡不住香火旺盛,拜拜妈祖,是福建人民的标准动作。

路上偶遇到了莆田基督教堂,在闹市中的北大街,坐北朝南,外观看上去很扎实,是由花岗岩条石垒成的,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始建于1915年,教堂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既有中式宫殿古朴之庄重,又有哥特式雄伟之壮观,布局合理、结构匀称,时为东南亚四大教堂之一。教堂大门开着,礼拜堂内也没有开灯,光线有点暗,我进去逛了一圈,一个人都没见着。

莆田三清殿位于莆田市梅园路,是福建省现存最大的古代道教建筑,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历经多次修缮,现仍保留着宋代建筑风格,现存山门、三清殿、东岳殿、西岳殿、文昌祠等建筑,主殿内木构抬梁架于20根大石柱上,结构严谨、斗拱精妙,被誉为江南古建之奇葩。只是现在的大殿里空空如野,什么陈设都没有,只有殿顶的木梁在孤独地守候。大殿的外围还有一些近代的建筑,背面的墙根立着些人物造型的石刻和残碑,园子里还有些整洁的桌椅,应该是个饮茶的好地方。

在科技馆里看到一座古建筑模型,叫做三清殿,是唐代的建筑,特别介绍了斗拱之精巧,我查了查地图,三清殿现在还建在,而且在城里,我像寻宝一样地寻着去。

位于前寺的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很新很闪亮,后面的藏经楼被包得严严实实,正在维修,而再后的大悲殿相对有点陈旧,我估计他们是一个殿宇一个殿宇的重修的,这样也好,起码不关门,随时有得看。寺庙里面的佛像都很高大,特别是大悲殿里的观音,非常雄伟,希望重修的时候不要变小。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