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安源萍水头——2025楚尾吴头游记之四 - 重庆 - 8264户外手机版

  重庆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7-22 14:39 编辑

山 在 安 源 萍 水 头

——2025楚尾吴头游记之四


      我离开萍乡,已有30年。
      离开安源呢,足足50年。
      虽然离开后,时不时地回来看看。但,萍乡也好,安源也好,了解的圈子越来越小了。印象呢,也基本上停留在几十年前。
      7.19,忙完家务后,已是9点。老太太要出去走走,去哪呢?临时起意,那就去安源吧,一个上午应该足够了。
      安源,去哪转呢?天气甚热,当年在安源山里时夏天基本上是泡在那口锅子塘的,先去这看看。
      于是驱车来到花冲大坳的锅子塘。只见塘周边的山更青,更绿了,一些楼舍东一块西一块从树缝里冒出来。塘水仍然碧绿,塘中间一台增氧机在飞转,水花四溅,传递出不少凉意。当年这里没有住户,算是僻静。从安源走到这不过十几分钟,这里也是小孩子玩水的快乐王国。现在城市扩大,管理的长臂也已经伸到这里来了:一圈围墙让下水不再容易;种种通告,显然是昭示权力机关不可亵渎的威严。当年即使是中午,太阳当头,这里也是笑语喧哗。现在,潜泳狗刨戏水跳水的种种热闹全都不见。
      对面山岭也是一片寂静。当年的山茶花蜜不知还是那么甜么?金捻子果实也该长起来了吧?
      游完泳回家,故意在山道上跑跑,出些汗,省得老祖母验证时在小腿上划出指甲印来。这个场景再难重复了。
围观欣赏美景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7-23 07:19 编辑

            返回路上,终于看到了夜校。原先在我家后门。现在,在大路边。

        快11点了,还是绕到铁路右边,专程瞻仰一下毛伟人。      
       老人家有些肚饿,于是去找吃的。哈,安源这里也有石磨子酒家,那就是它了。似乎好久没在安源用餐了,刚刚享受了一顿历史的、革命的、精神的大餐,再来几个风味菜肴,今天的安源之行就完美了。同行者,母亲、爱珍、俺。
       今天的安源,确实不是印象中的安源了!许是眼光、角度、年龄不同了,今天的安源之行,俺似乎看到了安源的另一面:脑壳清醒,能紧跟伟人引领,把握时代大势,不止是安源山里人。比较“嗨”,义无反顾投身革命浪潮,直面艰险,不怕牺牲,完全是一个“嗨古”“蛮人”——嗨、嗨古、蛮人,萍乡方言也。俺不解释,因为,根据语境应该很好懂 。未来的安源,容貌也许还是这样。精神,还能如山一般,继续矗立在安源萍水头吗?
        诗曰:

一别安源五十年,今朝重见焕新颜。

曾随舵手搏狂澜,勇向荆棘著伟篇。

立三振臂惊涛涌,少奇擘画薪火传。

休嗟岁月容颜改,精神长峙萍水边。


THE  END

7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7-23 07:12 编辑

      参观三十分钟后走出来。看到1969年开始使用的纪念馆,到现在都完好如初,而且光鲜亮丽,豪华大气,堪称奇迹。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7-21 20:23 编辑

       这些,跟毛伟人、跟时代、跟安源,关系十分紧密。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7-23 07:11 编辑


      把纪念馆里展出的卓越人物列一列,看看有哪些人物曾经生活在我们生活的地方。
      张国庶是被孔原提起,纪念馆才加上去的,要是不提,他不仅惨死在敌人的黑手之下,还会湮没在zz的云烟之中。

      萧大将。“三羊”之一的杨得志、刘先胜、晏福生这些都是有传奇色彩的英雄。
      韩伟:为彭德怀挺身而出。




      耿飙、江华

      “文”的也不少。



      吴运铎!
      小小安源,风起云涌。文,提笔安天下。武,跨马定乾坤。看不出吧,这就叫,英才辈出。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7-23 07:08 编辑


      这个部分原本是熟悉的,但,今天又有新发现。
      这两张相片都很珍贵。关键是它标明了名字。

       还在延安时期,秋收起义的红军就不多了。武装斗争的残酷性远非我们今天的人所能想象。里面有个人值得关注:刘型。




      为何刘型值得高度关注:
      1、黄洋界的英雄。
      2、萍乡秋收起义的勇士。
      3、小西路斗争三兄弟的仅存者。
      4、地质学院首任院长。      5、萍乡还有他的故居和纪念广场。

      刘型是排上人。他是邓贞谦的同学,两人都是萍中同学好友。


      当时安源矿工前前后后参加红军的有5400人,解放后还活着的似乎是极少。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7-22 09:05 编辑


      安源苏维埃ZF出来,又循路来到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1968 年始建,1969年开始使用。馆内陈列丰富,展现 1921-1930 年安源工人运动史,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纪念馆坐落于安源牛形岭半山腰处 。从山脚下拾级而上,需经过 8 个平台,暗含毛泽东 1921-1930 年间 8 次到访安源;每个平台 17 级台阶,对应安源工人大罢工胜利后签订的 17 个协议;总计 136 级台阶,象征参与大罢工的 1.36 万名路矿工人 。虽然纪念馆来过多次,虽然是快餐式参观法,但仍觉收获极大。下面再回放一下这次花时三十分钟的参观吧。


      24岁的刘少奇同志谈判场景.





琢磨很久,这封介绍信还是看不清楚——用了密语?

     
       可谓:豪杰纷至,如百川归海。在岁月舞台,演绎群英际会的精彩。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7-21 19:53 编辑

      红军很多人还从来没坐过甚至见过火车呢


      一次大会,几个演讲,就招了一千多人参加红军。



      伟人的姿容还是很有特色的。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7-21 19:48 编辑

      这应该是毛伟人最后一次来安源。意义非凡。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