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藏语:གངས་རིན་པོ་ཆེ)意为“雪山之宝”,是马泉河、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四大河流的发源地。
冈仁波齐被四大宗教认定为宇宙中心:
藏传佛教视其为须弥山,象征无量幸福;
苯教认为它是灵魂栖息地;
印度教称其为湿婆居所;
耆那教尊为祖师得道圣地。
冈仁波齐——一生总要来一次的地方,52公里转山路丈量生死,这座海拔6638米的
山峰为什么会是大家拼上性命都要转上一圈的地方,首先从名字我们就能知晓一二,“冈”意为雪山。仁波齐等于仁波切,意为珍宝,冈仁波齐即为雪山之珍宝。它是四个古老宗教共同的圣山,据说围绕冈仁波齐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于我而言,第一天是为了遇见神山,第二天是为了遇见自己。
6月19日-6月20日
日喀则到普兰县巴嘎镇
继上次东坡结束,我跟焦在日喀则休整一天后,继续出发冈仁波齐。6月19号中午12点,我们坐上了前往神山的长途大巴,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于6月20日早上9点多到达普兰县,中途2:00-5:30在仲巴县帕羊镇聂康村旅馆休息三个半小时,(与其说是休息了三个半小时,还不如说是煎熬苦等三个半小时,我与焦几乎都没睡着过。)
车上焦发挥了他的交际优势,很快便与大巴车上一同前往神山的游客打成一片,连坐我旁边的姑娘都不放过,聊得带劲,在小焦一阵鼓吹,忽悠下,小姑娘成功被我与焦的光辉履历折服并吸引,下车后不自觉加入我们。由于并不清楚小姑娘姓名只能喊作小妹,(后来在下山后添加微信时才知道姑娘姓氏,我改口称“小熊”)就这样原本两个人的冈仁波齐转山也变成了三剑客冒险之旅。
三人在山脚下的兰州拉面馆一顿风卷残云过后,时间刚过11:00,随即决定出发。由于计划要住山上客栈,所以我们选择轻装上阵。考虑到这些因素,离开日喀则酒店前我将小鹰重装包的顶包拆下,转换成轻巧单肩包使用,这招之前在
乌鲁木齐闲逛就曾使用过,可谓屡试不爽;不过这也为我后来的
希夏邦马肩膀疼痛埋下了伏笔。
6月20日 景区收费处(4680-5300)-天葬台
根据小熊提供的情报,我们成功**进入景区,在半山腰绕了好大一圈的我第一个从山腰先切下来,还以为小焦要沿着山腰一直走下去呢,最终还是被我给喊了下来。
图1:**线路

走了大约6公里到经幡广场,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开始出力太多,右腿的小腿肚居然抽筋了,关键时候掉链子。小熊告诉我们,这段河最后会流到印度境内,成为恒河的源头之一。看来这丫头确实是做足了功课,不似我与焦,只知道一味的爬山,对于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今天又被上了一课。
当人感到不适时,总会找各种各样理由,借口来止步,我几乎吃光了小妹自带的零食;直至她拿出给
土拨鼠准备的饼干也被我干掉一大半,才肯罢休。这一次,我彻底沦为“减速带”。看着小黄身上左右两旁系着的经幡,感慨我连条狗都不如——我明显注视到它刚才对我投来鄙视的眼神。
图2:小黄

本以为吃了小焦带的榨菜,抽筋会有所缓解,然而实践证明这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看到此处有点草坪,我直接躺了下去,跟坐在一旁地陌生人唠嗑;学着焦,打开这种社交方式。
图3:躺平的我

虽说今天的路程不及明天,但由于出发比较晚,时间不算宽裕,休息片刻便要出发。短暂的休整虽对抽筋缓解不大,但也算是给了我喘息之机。
图4:继续出发

一路上不断地挑逗土拨鼠,终于在快到止热寺之前,成功弥补了我东坡的遗憾。这边的土拨鼠由于整天都跟人接触,不是很惧怕人类。(虽然这帮小家伙甚是可爱,不过还是要适可而止,其一,他们自身携带鼠疫病毒; 其二,过分的投喂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性。)
起初,按照计划我们只到止热寺,结果这两人到了止热寺的大铁桥旁却以明天行程太远,爬升太
多为由,要继续前行到天葬台。二人一唱一和,啥时候变得这么默契了?小熊,你,我也就忍了;焦,这是要趁我病要我命啊。无奈只得继续出发,谁让我摊上这么个队友呢,好在天可怜见,晚上21:30我一瘸一拐的到达天葬台客栈。此时此刻,何以解忧?唯有暴富(饱腹)。走出客栈的餐厅时,天已全黑,只能凭借手机的微光摸黑进入我的房间,和衣而眠。
图5:天葬台客栈

图6:
夜幕下的天葬台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