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黎平、苟坝,见证奇迹的地方——2025楚尾吴头乱游之八 - 重庆 - 8264户外手机版

  重庆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11 07:51 编辑


通道、黎平、苟坝,见证奇迹的地方

                    ——2025楚尾吴头乱游之八


      回到佛山才五天,真可谓“席不暇暖”,又要出发了。
      原因之一是心情不够放松。基孔肯亚热,有如一把利剑悬在头顶。原因之二则是回到佛山后,天空未开过脸。小雨、中雨一直滴滴答答,让人不爽。原因之三是读完自己这次乱游的游记后,顺着“秋收起义”那根绳理过去,陡然觉得,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与湖南贵州关系甚大。通道、黎平、苟坝,这几个地方,这几次会议,就解释了伟人成为伟人的奥秘。必须去看看,这些见证奇迹出现的地方。
      8.7清早,出发。车过广西,大雨倾盆,当然不能阻止一颗激动的心。
围观欣赏美景

本篇为2025楚尾吴头乱游之小结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10 15:59 编辑

     通道、黎平、苟坝三地,串起毛在长征初期逐步确立领导核心地位的关键轨迹。在通道会议(1934 年 12 月)上,他首次提出 “避实就虚” 转兵贵州的主张,虽未完全扭转决策,却为战略转向埋下伏笔。黎平会议(1934 年 12 月)上,他力排众议,促成中央正式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以《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首次将其军事主张上升为中-央文件,标志着战略转折的开端。至苟坝会议(1935 年 3 月),他以 “提着马灯夜访周-恩-来” 的坚持,最终说服中央撤销进攻打鼓新场的冒险计划,并推动成立由毛、周、王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此举使毛从 “帮助下最后决心者” 变为 “下最后的决心者”,完成了从参与决策到主导指挥的质变。这三次会议,见证了毛以战略远见逐步凝聚全党共识,从边缘走向核心的历史进程,为遵义会议后的军事奇迹奠定了组织与思想基础。      
      说明,本帖如前面乱游诸帖,动辄被锁,极耽误时间。不过,也发现一个规律,有些人名、机构名,尽量不出现全称或名称,可能更易通过。这是怎样的审-查!

      马灯照过通道的夜。星火在黎平的风里渐明。苟坝的星光熠熠,北斗,最终闪烁在北方的星空。三程足迹,从微光到朗照,一一刻写在长征的轨迹里。乱曰:

通道黎平苟坝游,长征路上写春秋。

初陈转兵避实策,再定破围展宏图。

马灯夜叩周公帐,三人帷幄掌运筹。

从此中枢凝众志,旭日东升耀九州。


      2025楚尾吴头乱游暂时告一段落。

THE  END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10 15:38 编辑

红军在苟坝会议前的活动大致情形
      1 月下旬至 2 月上旬,红军一渡赤水,向川南进军,试图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因敌军重兵封锁未果;
      2 月中下旬,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取得娄山关战斗、遵义战役的胜利(歼敌 3000 余人,是长征以来最大胜仗),重占遵义;
      3 月中旬,红军三渡赤水,再次向川南机动,佯装北渡长江,吸引国民党军主力西调;
      3 月 10 日,红军抵达贵州遵义苟坝附近,此时中央就 “是否进攻打鼓新场” 产生激烈争议,成为苟坝会议的直接导火索。

苟坝会议的背景
      军事分歧激化:1935 年 3 月 10 日,林、聂提出进攻打鼓新场的建议,多数中央领导(包括周伟人、朱总司令等)认为可行,毛坚决反对(理由是打鼓新场敌军兵力集中,且周边有援军,红军若攻坚会陷入重围),但会议仍通过了进攻计划。
      指挥体制待完善:遵义会议虽确立了毛的领导地位,但军事指挥仍需进一步集中高效,面对复杂战局,需形成更稳定的核心指挥机制。
苟坝会议的内容
      否决攻打打鼓新场计划:毛深夜说服周,次日会议重新讨论,最终放弃进攻打鼓新场,避免了红军可能遭受的重大损失。
      成立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会议决定撤销此前的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团”,成立由毛、周、王稼祥组成的 “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红军的军事指挥,成为党和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
苟坝会议开会时间是从 1935 年 3 月 10 日开始,至 12 日中午结束。
      10 日,会议从早晨一直开到深夜,主要讨论是否攻打打鼓新场的问题。
      11 日,继续开会讨论,决定取消攻打打鼓新场的计划。
      12 日中午,召开zz局扩大会议,提议成立了****zz局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三人团。
主要与会者:
      毛、周、朱、张、博、王。因会议核心议题是讨论林、聂提出的 “进攻打鼓新场” 建议,林(红一军团军团长)、聂(红一军团zz委员)也参与了会议讨论。

苟坝会议的意义
      巩固了军事领导核心: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的成立,标志着党形成了稳定、高效的军事指挥体系,进一步巩固了毛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保障了战略机动成功:会议否决错误进攻计划,为红军随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彻底摆脱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奠定了关键基础,是长征中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的重要体现。
      深化了遵义会议成果: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续,从组织上完善了党的军事领导体制,标志着党在军事上从幼年走向成熟的进一步深化。

      大龙井见证了红军,见证了苟坝会议,也见证了毛伟人的再次跃升。

      井水清澈,冰凉。

      再走走,感受一下。

      很好玩,但没有直接切题的网红打卡牌。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10 15:58 编辑


第九军团司令部旧址。
国-家-政-治-保-卫-局驻地旧址!
-
苟坝会议旧址。

会议室正门。

庭院。

张的住室。

当时敌我态势。

      当时开会的情形,这里怎么没有座位牌呢?谁参加了,怎么坐的。这些还是应该尽可能详尽些嘛——地方虽然简陋,但它见证过奇迹的出现。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10 09:14 编辑

      字迹淡白,但字字耀眼。

      马灯普通,但马灯明亮。因为它也见证了奇迹的产生,或者,它,就是奇迹。

      这个警卫不一般呢。72年,他曾被直接任命为江西省省委SJ,成为俺们的父母官。

      贺子珍也在。

      简陋的卧室。

       参观时,有游客说,毛的住室旁边都有另门的,果然。

      居然有些人头躜动。

       简单介绍。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10 15:30 编辑


      拐角处,忽地,一大群木制房屋出现了。
      这些房子,一看,年头就很久了。

      红军食堂。

      这么个小山村,怎么供养得起这么大的一支部队?我很好奇,这个粮食问题当时是怎么解决的?

      景区介绍。其实,俺是先周围走走,看看苟坝的大致情形,才进来随意看的。

      这个是著名的马灯馆。得名于毛当年连夜提灯找周伟人谈事。

      由毛的马灯引申生发开去。

      小故事都是很有趣很有意义的,并不小。苟坝见证了:连夜、主动求见、个别谈心、事先!放在今天都有现实意义。也许,这就是来到见证奇迹出现的地方的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10 08:55 编辑

      苟坝到了。苟坝是个僻静的小山村。

      周围山岭环绕,静谧、安全。

      现在,修了很好的景区公路。

      不知红军怎么找到了这么一处僻静的所在。数十里外,就是敌人重兵驻扎的遵义。

      这里倒是风淡云清,鸟语花香,彷佛另一个天地。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10 08:51 编辑


      黎平看完,马上前往苟坝。车过高过河,天气闷热,必须停一下。
      凭栏远眺,高过河河谷铺展成壮阔画卷。青黛山峦层叠远去,河流似银练在谷底蜿蜒奔涌,时而被峭壁收束,时而铺开漫滩。阳光穿过云层,在水面与崖壁投下斑驳光影,风携林涛与水声而来,天地苍莽,尽显山河壮丽。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