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 俩70岁大爷无保护无装备徒手登顶雪宝顶 - 户外大厅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化缘和尚 于 2025-9-11 11:01 编辑


雪宝顶是入门级技术型
山峰,曾经发生过多次山难死亡事故。2024年两人滑坠死亡。1999年、2003年、2006年各死亡1人。
1999年北大女生滑坠事故:
北京大学山鹰社女子
登山队队员周慧霞在海拔约5200米处滑坠不幸遇难。当时队员们未相互系上保险绳。这是记录中较早的雪宝顶山难。
2003年独自攀登遇难:魏洪海(网名“大海”)独自一人攀登雪宝顶,从海拔约5200米的险关“骆驼背”摔下。他未办理进山手续,遗体在海拔约4600米处被发现。
2011年雪崩事故:
浙江金华驴友程伟和同伴“老海”在海拔4800米处遭遇雪崩。程伟被雪块击中并坠落100多米,当场遇难;“老海”肩部受伤获救。他们此次攀登未进行行政许可申报。
2024年骆驼背滑坠事故(推测):5名驴友攀登雪宝顶,其中2人在海拔5000多米的“骆驼背”附近失联。救援人员在此发现了遗留的绳子和手套,推测可能在此发生滑坠,已无生还希望。
⚠️ 雪宝顶攀登的主要风险
雪宝顶海拔5588米,虽被视为“入门级”雪山,但风险不容小觑:
技术性难关“骆驼背”:这是通往顶峰的险关,山脊狭窄(最窄处仅约30厘米),两侧是悬崖绝壁,冰雪覆盖时尤其危险。
恶劣天气与雪崩风险:山区天气瞬息万变,冬季积雪很厚,易发生雪崩(如2011年事故)和滑坠。
我们去一个大山上徒步,找了个当地向导,人家都带了把柴刀,穿的是草鞋,单衣,单裤,当天还在下小雨,途中吃路餐时,我们分给他食物,人家还说吃不惯,根本没吃。本地人居住了几十年,长期在山上活动,对当地的地埋环境有种与自身身体相连的熟悉感,去户徒步,要相信当地人的所说的。也许他们说的没那么专业,可能听起来还难懂。但比你一个外地去的都强。
说得没错,很多时候我们这些从小就在城里长大的人,自以为去了户外怎样怎样,殊不知当地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就比如国外曾经有过某个大赛,好像是越野跑吧,最后是一名当地牧羊人得了冠军,而且他不知道中途还可以休息和吃补给。就一个人从头到尾的一直跑(走),其他人听了无不汗颜。。。
本帖最后由 云杉_San 于 2025-9-12 21:33 编辑
想起大概10年前在新疆伊犁地区的一段天山重装徒步,中间准备过一条河时遇到个年轻的哈萨克族兽医也往山深处走,他鞋子也不换,拐杖也不用,淌淌淌跟平常走路一样直接走过了高过膝盖的浑浊急流,显然是平常走惯了的。我看了是相当惭愧,瞬间觉得我们这些老觉得自己很牛很专业的户外人,跟人家当地人比起来实在是又菜又矫情!他们的日常生活,就超过了很多驴友偶尔的徒步强度和户外技能训练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全程没冰雪的话,有可能。毕竟大爷穿的就是运动鞋,柱的木棍。
有雪和没雪差个天。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