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南山蝶翩飞——2025.10.19南山徒步记 - 重庆 - 8264户外手机版

  重庆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10-23 11:34 编辑

微雨南山蝶翩飞——2025.10.19南山徒步


      本是10月19日南山徒步小记,为何却以微雨南山蝶翩飞为题?
      是想起了庄周?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是对生命本质的追问。
      是想起了大理蝴蝶泉?古代大理有白族青年阿龙与姑娘雯姑相爱,却被恶绅抢走雯姑。阿龙奋力反抗,最终与雯姑相拥跳崖,崖下涌出清泉,每年农历四月,千万蝴蝶飞来泉边,连须钩足成 “蝴蝶树”,纪念二人的爱情。这是自然与爱情的共生。
      其实,这些都不尽然——这个开头有些哼哼,细细阅读后文,你会知道作者的用意的——而是,近来重庆户外流行把南山行走的一条线唤作蝴蝶线。这线,酷似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苦虐的户外徒步却拥有这么美丽的名称,这,就是重庆人的格局,更让人油然起敬的户外情怀。所以,虽然“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近期秋雨不断,天气预报更是预报19日100%有雨,俺还是毅然报了山民南山蝴蝶线的徒步活动。活动结束,自然要写个游记,游记以“微雨南山蝶翩飞”为题,主要表达俺对10月19日徒步“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的喜悦和永恒记忆。       看轨迹,果然是蝶舞南山。

      南山蝴蝶线徒步合影,右三,领队山民老大。右1大神征途,右2幸福19,右4老友,右5美女蛇,右6一个穿橙衫的人

      南山蝴蝶线徒步合影,右三,“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你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居C位的是位高二学生。本是独自爬山,后随队一起。一伞在手,天下我有。了不起的年轻人。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10-23 11:47 编辑

   

二走南山蝴蝶线


      10月 22日(“一走”三天后),早餐后见天气不错,决定二走重庆南山蝴蝶线。说干就干,苦战一个上午,终于走出了一个完整的蝴蝶线。速度比“一走”稍慢,但自己一个人走,节奏由自己控制,舒服。而且有“一走”,本次基本上在探路方面没花什么时间,从容得很。
      照例是上新街出发。

      涂山村几根巨大高耸的石柱,很是气派。

      两江风景,尽在眼底。

      走过几次铁桅杆,居然不知道左边就是这么好的石阶路。

      民宿墙上一首诗,很是励志。

      二外这里了,廊桥没有梦。

      这里的民宿搞得好。很惬意的样子。

      分岔口的照片,本是留着放到两步路的。

      这个是春天岭?

      烂泥沟。

      春天岭起步点到了。

      前几天的“一走”,春天岭还是比较难走的。当时幸亏领队带大家反穿,陡滑的路上坡还是好些。如果是雨中下坡,简直不敢想象。

      春天岭起步的记录。

      无休无止的陡坡。

      “一走”时很有感慨的巨岩到了、

      打量周围。

       一个人走,想休息就休息。

      有寨子的遗痕。

      据记录,春天岭这里过去是有村寨的。

      寨墙痕迹,到山顶时,变成石头、砖块筑成。

      这样看来,重庆也不是很大。

      春天岭山顶到了。

      等于爬了一公里,拔高两百多米。

      下山近似飞奔。还是没看到潘文华的故居,照一张充数。

      看到长江了。此时此处连连遇到几支户外登山队伍。他们开始出发,俺接近搞定。

      这可是摩崖石刻。

      这个也是。这就有些珍贵了。

      此地叫做观音岩。不过,地图上查不到。

      山泉水门口几台车,等钥匙。

      大金鹰。今天视线好,都看得到。

      清水溪步道介绍。

      一走时没看到对郑先生的介绍。

      现在补齐。

      这房子据说已卖给别人了。据说郑先生后人现在昆明那边工作生活。可惜了。

      “一走”时判断房子在牌牌右后是对的。

      蒋先生

      瀑布仍在。

      又是岔道口——这里还真走错了几十米。

      莲花山果然宜于远眺。

      22日“二走”的成绩。

辛苦林野大哥,看了又重走一次回忆。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林野大哥太抬举我了哦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围观欣赏美景
佛山老林,好文笔、好照片!记录整理活动情况,辛苦了!有时间有机会多多同行。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这也需要个牌牌啊。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