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用三天时间漫游一座城,尝一尝这的 “咸” 与 “甜” - 辽宁 - 8264户外手机版
序:赴一场以 “盐” 为名的邀约

出发去 盐城前,我在地图上反复描摹这座城的轮廓 —— 它躺在江苏东北部的黄海之滨,不像苏州、杭州那样被 “江南水乡” 的光环笼罩,也没有南京、上海的繁华喧嚣,连名字都带着一股朴素的烟火气:“盐城”,听着就像从千年前的盐滩上长出来的,每一笔都浸着海盐的淡咸。查资料时,那些零散的标签渐渐拼成了它的模样:这里是中国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丹顶鹤每年冬天会来此越冬,勺嘴鹬把这里当作迁徙路上的 “加油站”;这里是中华麋鹿园的所在地,全球近 70% 的麋鹿都生活在这片湿地;这里还是 “千年盐都”,从西汉设 “盐渎县” 开始,盐业就成了它的血脉,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盐城人。我总觉得,名字里藏着一座城的基因。“盐城” 这两个字,没有浪漫的修饰,却让人好奇:风里是不是真的飘着盐粒?湿地的芦苇荡里藏着多少故事?街头的早餐会不会也带着淡淡的咸?带着这些疑问,我买了一张去盐城的高铁票,想亲自去尝一尝这座城的 “咸” 与 “甜”。高铁缓缓驶进盐城站时,窗外的风景从密集的高楼变成了开阔的田野,空气里没有想象中的海盐刺鼻味,反而带着草木的清香。走出车站,阳光不燥,风很温柔,出租车司机师傅操着略带盐城口音的普通话问我:“第一次来盐城吧?想去哪玩?咱这儿的鸡蛋饼和鱼汤面可得尝尝!”一句话,瞬间拉近了与这座城的距离。我知道,这场以 “盐” 为名的邀约,才刚刚开始。


结:这听起来有点咸的城市,其实充满甜
三天的 盐城之旅,即将结束,我想起了这三天的点点滴滴:第一天,在盐城市区,我吃了热乎的鸡蛋饼,逛了海盐博物馆,尝了沈先进拌面,走进了黄海湿地博物馆和竹林大饭店,晚上还去了欧风街和盐立方 —— 我触摸到了盐城的千年盐韵,也感受到了它的街头烟火气。第二天,在东台,我去条子泥观鸟,看到了可爱的勺嘴鹬,尝了鲜掉眉毛的鱼汤面,逛了郁郁葱葱的黄海森林公园—— 我看到了自然的神奇,也感受到了东台的温柔。第三天,在大丰,我去了野鹿荡,与 “四不像” 麋鹿不期而遇,看到了壮观的 “潮汐树” ,晚上还去了古风十足的东晋水城 ,我感受到了自然的治愈,也懂得了保护的意义。高铁缓缓驶出车站,我看着窗外的盐城渐渐远去,心里满是不舍。我知道,我带走的不仅是行李里的纪念品,还有盐城的咸香与甜意 —— 那是千年盐文化的 “咸”,是街头美食的 “甜”,是自然馈赠的 “咸”,是慢生活的 “甜”。盐城,这座不那么热门的旅行城市,没有华丽的宣传,没有拥挤的人群,却用它的温柔与实在,给了我很多期待之外的惊喜。我想,这就是盐城的魅力 —— 它像一杯温吞的茶,初尝时平淡,细品后却满是回甘。再见,盐城 。下次再见,我还要吃一口热乎的鸡蛋饼,喝一碗鲜美的鱼汤面,看一眼麋鹿奔跑的旷野,感受这座城的温柔本色。

东晋水城
结束游玩后,我慢慢走出水城。门口的红灯笼还在亮着,风吹过,灯笼轻轻晃动,像在跟我告别。坐在出租车里,我看着窗外的夜景,心里满是不舍 —— 东晋水城的美,是温柔的、浪漫的、充满古风韵味的,它让我在现代的城市里,找到了一份久违的诗意。

东晋水城
继续在水巷里逛。灯笼里的蜡烛发出温暖的光,照亮了前面的路。风吹过,灯笼轻轻晃动,影子在 水里 ,像一个个跳动的精灵。旁边的茶馆里传来古筝的声音,悠扬婉转,与水巷里的脚步声、说话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温柔的歌。水城的店铺很多,有卖文创产品的, 比如 麋鹿形状的钥匙扣、盐晶做的摆件、汉服配饰;有卖小吃的, 比如 阜宁 大糕、藕粉圆子、糖葫芦;还有卖手工艺品的, 比如 剪纸、刺绣、木雕。我走进一家卖 阜宁 大糕的店铺,老板正在现做 阜宁 大糕 —— 把糯米粉和糖混合,放在蒸笼里蒸熟,然后切成薄片,再裹上一层糖霜。
东晋水城
东晋水城
“尝尝咱 盐城 的 阜宁 大糕,甜软可口,不粘牙!” 老板递给我一片大糕。我接过大糕,咬了一口 —— 果然甜软可口,糯米的香和糖的甜在嘴里融合,没有多余的调味,却吃得人心里舒服。
东晋水城,红灯笼下的古风温柔
回到 盐城 时,已经是晚上五点多了。朋友推荐我去东晋水城,说那里的夜景很美,还有很多古风元素,适合晚上去逛。
东晋水城
东晋水城位于 盐城 市区的大纵湖畔,是一个以 “东晋文化” 为主题的仿古建筑群。从市区打车过去,到达水城门口时,看到高大的城楼亮起了灯,城墙上爬满了藤蔓,看起来很有古风韵味。
东晋水城
走进水城,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 眼前是一条蜿蜒的水巷,两边是仿古建筑,有廊桥、亭子、茶馆、客栈,所有的建筑上都挂着红灯笼,晚上亮起来,整个水城变成了红色的海洋。我沿着水巷慢慢走,看到很多穿汉服的姑娘,有的提着灯笼,有的在拍照,有的在茶馆里喝茶。她们的汉服款式各异,有襦裙、曲裾、袄裙,颜色也很丰富,红色、粉色、蓝色、绿色,与周围的红灯笼和古建筑相映成趣,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古代的 江南 水乡。

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
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
看着这些由潮水 “画” 出来的图案,心里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 没有画笔,没有颜料,只靠潮水的冲刷,就能在滩涂上 “画” 出如此壮观的 “森林”。不一会儿,太阳慢慢升高,阳光照在滩涂上,“潮汐树” 的银色更加明显,远处的黄海波光粼粼,与滩涂连在一起,像一幅巨大的油画。
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

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
宽 广平 缓的滩涂上,潮水拥着泥沙,淤蚀变化快速,大大小小的潮沟描绘出一株株规模庞大、形态多变的 大树 。潮汐运动携带的粉砂质淤泥逐年增高,呈现出特色鲜明的微地貌。光滩和草滩在滩涂交互,文蛤、贝类、蟛蜞穿行。茂密的草滩上,遍布包含陆地盐土植被和湿地盐沼植被在内的两种盐生植物群落。在秋日晴空之下,芦苇、米草和株型有“翡翠珊瑚”之称的碱蓬随风摇曳,形成油画般的美景。
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
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
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 眼前是一片辽阔的滩涂,看不到边际,远处与黄海相连,天空是淡淡的蓝色,飘着几朵白云。退潮后的滩涂露出了银色的 “潮汐树”—— 潮水冲刷出的沟壑像树枝一样,从滩涂的边缘向中间延伸,又像湿地的血管,在滩涂上织出一张巨大的银色网。
滩涂的馈赠——湿地的血管“潮汐树”
几年前, 中国 国家地理杂志刊登过一幅条子泥滩涂“潮汐树”的图片:一排生长在金黄地平线上的“深秋树林”,枝杈向陆,根部向海。“潮汐森林”是沿海滩涂独有的景观之一,而 盐城 拥有整个 江苏 省最长的海岸线,自然这种奇观并不少见
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
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
同时,一排排壮观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像一个个巨人,用坚实的臂膀给千家万户带去能源。

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
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
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
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
离开野鹿荡时,我回头看了一眼 —— 麋鹿们还在草地上啃草,阳光照在旷野上,一切都那么安静、美好。

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
在镜头里,我发现了一头“显眼包”鹿,听说麋鹿喜欢把各种东西顶在角上,以此显得与众不同
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
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
我站在远处,看着远处的麋鹿群,心里满是震撼 —— 它们在旷野里自由地生活,没有笼子的束缚,没有人类的打扰,这才是它们应有的样子。看着这些 “湿地精灵”,心里满是感动 —— 是无数保护工作者的努力,让这些濒危的动物重新回到了故乡,重新在旷野里自由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