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毒草”无杆帐第一期测试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本帖最后由 刘二呆 于 2012-1-30 19:25 编辑

1、选购前
      06年第一个帐篷LUXE的蜘蛛2,这顶帐篷跟我去了很多地方,做工精良,经受住大风大雨的考验,随着拜在8264神坛下经验增多,希望未来的装备能向轻量化发展,要求:(1)单人使用;(2)轻量化,重量控制在1KG;(3)帐内宽度不小于1m,有足够的空间存放装备,可以在恶劣天气下在帐内做饭;这种要求下无杆帐进入视线;最初考虑的是“双A塔”,怎奈两根手杖把帐内空间平分,更适合双人轻量化出行,又考虑了LUXE2011年的轻浪,1.38KG,可以外帐单独使用,重量也可满足要求,但是这个帐篷外形呈梯形,头部空间很局促压抑,因此也放弃。这时三峰家上了“毒草”,在某篇文章里见过美国GoLite Shangri-La 1 PersonTent帐篷,不知道是否就是这款帐篷的设计者,从“毒草”指标上看,基本符合我的要求。

2、采购中
这里首先要感谢下三峰同学,元旦计划出行,买的也很急,且提出了改动要求,要求:不要内帐纱网,只做澡盆底地布+外帐。收到后发现邮寄来一个完整的纱网帐,三峰同学很是厚道,告诉我他会加急再做一个邮寄过来,已经收到的帐篷暂时不要退,如果赶不及元旦期间就先用收到的第一个帐篷。三天之后,顺风快递如期收到三峰同学赶制的第二个帐篷。这个购买过程是快乐而享受的,在此祝福三峰同学2012年生意兴隆,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3、采购后
元旦出行因为俱乐部出行计划调整,改为了攀冰,虽然想借此机会完成测试,可惜攀冰的场地没一块地儿是平整的,很遗憾未能完成第一次体验测试。

4、春节假期的测试
春节在家迎来送往一直未能出行,赶在上班前要抓紧完成测试,1月30日中午赶到附近的公园草坪开始....... 图1:从左到右依次是外帐、澡盆底地布、红火柴手杖(这个手杖是圆头的摄影杖,更能配合帐篷搭建,至于BD的手杖以后再测试)、10根三峰配的仿MSR四角钉(考虑冻土,我又备用了四根DAC-V型地钉和六根LUXE三棱地钉)、四根帐篷风绳、地钉包装袋、帐篷包装袋)。 图2:铺开外帐,之前也不知道先铺澡盆地布还是先搭建外帐,凭感觉来吧,外形象件大号背心。 图3:先支起一根手杖,手杖我先设置高度为1.3米高,三峰家提示是1.2米最合适,但既然是测试,就无需中规中矩,户外帐篷里空间高点舒坦(搭建好后我又测试了1.2米高,下文不再单独说明),第一根手杖比较难支,用眼睛大致目测了右面三个地钉的位置(先大致确定后固定,等全部搭建好后再做微调)。

本帖最后由 刘二呆 于 2012-1-30 18:52 编辑

图4:外帐搭建完毕(此刻澡盆地布还未铺上),10个地钉全部下到地上,中间两根风绳亦已拉好,看看手表,用了21分钟搭建完成,第一次接触无杆帐,时间长点也还算满意,以前的LUXE蜘蛛2基本是5分钟内熟练搭建完毕的,希望以后通过多练习,缩短时间。帐篷外形还算饱满,绷的比较紧,用手测试下,比想象结实,12年去太白体验下强风下它的表现。


图5:帐篷另一个角度看,两边皆可放装备,下面的图片可看到内部,不过这么大的帐篷咱一个人睡,根本不用放在两侧,直接放里面就OK,意淫一下,是否可以在帐内设置装备区、做饭区、睡觉区、活动区呢.....呵呵。

图6:帐篷的后侧,后面是没有出入帐篷门的,门在两侧,大家猜猜看在什么位置。可以看到帐篷两个角的位置有“天窗”,便于通风透气。


本帖最后由 刘二呆 于 2012-1-30 18:53 编辑

图7:打开了左侧的帐门。插上一句,出行中如果是冬季冻土,得寻块打地钉的石头,今天的公园收拾的真干净,连块纸屑都看不到,不得已撬了人家一块铺地的砖。

图8:右侧的门,帐篷门可以通过拉链和魔术贴与帐篷结合,更细节看下面的图。

图9:左右帐门均打开,看看通透的样子,此时我还是只搭建了外帐,澡盆地布还没铺上,我也在寻思,是重新拆了从地布开始再铺还是直接在外帐里面铺好呢?!


图10:看看帐内把,我伸开手臂量了下,两根手杖之间2米是有了,目前手杖高度依然是1米3.


图11:在手杖高度为1米3时,帐篷外缘离地面略微有点高,内部小风刷刷的,看来除了夏天,其他季节最好还是把手杖设置为1.2米好。

图12:我用了一根地钉初步测量了下帐篷外缘离地面的高度,大约在10-15公分,确实空儿大了点。

图13:帐篷一侧的“透气窗”,另一侧也有,与大多数帐篷一样,通过魔术贴固定。 图14:此刻把澡盆地布已经铺好了,这张图主要是让大家看看两侧放装备的空间,呵呵,就算是加上众多技术装备,两侧的空间都足够放了。
图15:我最初一直猜想到底手杖是如何与帐篷连接的,大家看看图吧,搭建时我用手摸了摸,还是有一小块杖尖能穿过这个金属环漏出来,难道是我的杖尖太细了透过去了?不知道别人是否也存在这个问题,杖尖是很锋利的,红火柴手杖花纹的喷漆不咋结实,但这个杖尖走了多少次线路了,依然锋利的很,看不出磨损,这样看,会不会把帐篷给顶碎了,等待三峰同学解答。
本帖最后由 刘二呆 于 2012-1-30 18:55 编辑

图16:这是帐外中部拉风绳的位置,应该是受力部位,暂时看不出缝的是否结实,是否缝线处会透水,更多的等待于今后活动中的体验。

图17:帐篷边缘风绳受力部位进行了加固,这个位置无需太多考虑防雨,更多的是强度,加固的材料貌似与内帐的材料相同。
图18:还额外留下两一根超级长的风绳,两头各有一个划片,干什么的呢?四处看看,再没有固定风绳的位置了,难道是夏季把帐篷前片拉起来当凉棚用的,回家后再看看三峰的TB网店说明,应该差不多,下面我引用三峰的图片给大家看看,因为今天只带了两根手杖,周围也没树,所以搭建凉棚这一项没测试(出行中可以借别人的手杖)。

图19:引用三峰TB网店中的图片,貌似多余的风绳(也是最长的一根)就是图片中这一根,如此可以搭建一个不错的凉棚,想想也爽的很啊。
本帖最后由 刘二呆 于 2012-1-30 19:15 编辑

图20:帐内有个固定头灯的套环,偏向帐篷的一侧,估计设计者考虑是希望在胸部的上方靠近头部便于照明,但是如果吊汽灯就悲剧了,热量会集中烤帐篷的一侧,汽灯是我轻量化计划中救命的东西,尤其在北方冬季山里,有了汽灯,会让你过的很舒服;不过这个帐篷作为我个人使用,帐内空间是足够的,汽灯今后考虑摆在地上吧。

图21:三峰这款帐篷的风绳留的都不长,没有调试松紧的划片,不过有也用不上(中间的两根风绳和那根用于搭建凉棚的长风绳是有划片的)。

图22:YKK的拉链,内外双,拉起来比较顺滑,也属于小号(3号?)的,对比我的LUXE蜘蛛2,拉链与帐篷缝合的做工还有一定差距,不过考虑到三峰同学毕竟还没有实现批量工厂化,能以这样的价格享受国外大牌设计,也知足了。


图23:铺澡盆地布,上面说不知道是不是重新拆了外帐再铺地布,我先尝试在已搭建好的外帐内铺,调整手杖松紧,把地布放到手杖下面平整好,分别把地布四个角挂在外帐内侧四个挂点上,就这么简单,几分钟完事。然后想想,这样做在实际的活动中也有些好处:第一手杖是可以调节的,很容易把内帐铺进去;第二如果赶上下雨下雪,先铺地布再搭建外帐,也会把内帐弄湿,不知道三峰同学是否赞同我这个想法。

图24:一直缠着三峰问到底澡盆地布是什么样子的,呵呵,大家看看,象澡盆吗?这次选购的是外帐+澡盆地布是考虑到早春、深秋、冬季使用的(没有蚊虫),出行前不敢100%预测是否下雨下雪,所以只带外帐还是有点不放心,因此配上了澡盆地布。这次也在三峰家买了一块三合一的(雨衣+背包罩)地布,如果出行前预测天气100%良好,就用三合一地布替代澡盆地布。 如果是夏季,最好还是在买个纱网内帐,否则早上驴友们看不我了,问哪儿去了,结果是让蚊子给吃了。

图25:带澡盆地布的完整搭建后的图。

图26:没想到从前面看,两个帐门都打开时的样子还挺好看的,我把中间的风绳拉的太紧,帐篷表面绷的太紧,今天风挺大,不想再调试了,效果还很满意。

图27:全家福,三峰的毒草无杆帐全部配件。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