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第一次骑行80公里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本帖最后由 海的雕像 于 2012-8-16 18:56 编辑

周六中午我的电话响起时,我正在大快朵颐自己下厨的排骨炖豆角。我用一只油乎乎的手按下接听键,立刻那边传来兴奋的声音“*哥,我把那辆4300买了,你下午陪我出去转转吧。”

来电话的是我的同事,励志今年要骑行西藏。前几天我陪他先后看了崔克捷安特。看后他的感受是,怎么都觉得崔克更贴合身体。在他就要下定决心付钱的时候,我提醒他,你还没对比一下美利达呢。于是购车计划暂时耽搁了几天(美利达那个比较大的店晚6点下班,我们赶不上)。周六上午,他终于去美利达看了看,由于之前定位在4000左右的车(需要指出的是,我的同事刚参加工作2年,既不是**,也非富二代,每月完全靠那点死工资。准备出手这个价位,完全是因为喜欢,为此,他日夜节俭,攒了一点钱),所以他想试骑一下挑战者600,不过美利达店员给他的回答是“你先看看”,看什么呢?也许是让他看价格吧,于是我的同事看了看后说“哦,这个价格我买不起。”,于是,他转身返回崔克店,买下了这款黄黑涂装的4300(还有一款蓝白色的,太扎眼了,放弃)。

话说接到他的电话,我正在吃饭,他突然提出要去试车,我连牙齿都没来得及刷呢。不过不能打击年轻人的热情,于是提出稍后在公司汇合。

下面说说本人,我,年近不惑,辽宁人,暂住在我们的首都,在8264骑行网站沉迷了几年却从未连续骑行超过10公里过。没有实践并不影响我成为赵括一样的理论家。况且我也一直在为远行准备着,并且原定了今夏与我这位同事一起出发的。不过,年初单位体检,我被查出三项欠佳的指标,且全部指向心脏,包括原因不明的肌酸激酶指标超高。这个结果使我备受打击,甚至一度质疑自己连之前的10公里都能否骑下来。可是,今天我想试试,因为我中午吃了排骨炖豆角啊(不是饭店里的豆角炖排骨)。

本帖最后由 海的雕像 于 2013-1-13 15:30 编辑

于是,中午一点零五分,我出发了,从家骑到公司去汇合,这一路,十公里。

从家到公司的路非常好骑,沿路都有宽敞的自行车专用道,且都有绿化带与机动车道分隔。因为约得时间比较紧,一路都用的3乘6来骑。我的座驾是业余级的捷安特欧雅1.0,完全的城市通勤车,3乘6已是最大的齿比。这十公里用了大约35分钟。后半段感觉有些累,屁股发紧,很盼望能让屁股透透气。我没有头盔,带的是个棒球帽遮太阳,我骑车有不时回头看后方情况的习惯,感觉带着帽子,帽檐会使我的视线有遮挡,稍显不习惯。另外,在接近7公里的时候,由于一直用力蹬,感觉头脑意识有点跟不上,这与刚开始的几公里很有反差。我刚骑出家门的时候,在府右街南口和长安街交汇的地方等红绿灯左转向西,绿灯亮起时,我能很清晰的判断左后方和左前方来车的速度距离,并儒雅的先给后车手势抢占左转位置,并且从容与迎面来车交流,使其不被动的减速,为我让出一条左转的路来。但是后来在车公庄西路与三里河路交汇的路口,我在等红绿灯时,一个女孩走过来问我“请问地铁怎么走。”我先是愣了一下,因为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我确信是疲劳使我反应迟钝。好在我调整一下,反问一句“你想去几号线?”来掩饰了自己的愚钝。稍后,我调整了状态,迅速为女孩分析了三条路线方式,总算没有辜负陌生女孩对大叔的信任。

一点五十来到公司楼上,一出电梯,就见到这辆漂亮的4300立在那里。不过我稍显疲惫,无心赏车,况且这部车边上也没有车模。
进办公室第一件事是去找水来喝,两大杯水下肚后,我感到两肋胀满,反倒不舒服。坐在椅子上半天没起来。我假作斜靠在座位上开电脑查询线路,没有让我的同事察觉到我的不适。二十分钟后,稍稍恢复了一些,我们决定向西到门头沟走走。在公司,我更换了一些行头,用一双轻快的跑步鞋替换了来时的登山鞋,用一件短袖速干衣替换了之前身上的T恤,最主要的是,我换上了从淘宝上买来的骑行短裤(几十块钱的便宜货,做工粗糙,新的,还没洗呢,算了,就对付穿吧)

两点半,从魏公村北大口腔医院南边的丁字路口出发,目标门头沟山里,能多远就多远,当晚返回。

初步路线,民族大学东门——白石新桥——紫竹桥(三环)——四季青桥(四环)——杏石口桥(五环)——八大处——苹果园地铁——模式口——三家店(六环)——妙峰山

本帖最后由 海的雕像 于 2012-8-16 19:03 编辑

两个人的骑行是比独自一人轻松许多的,六环之前的路线有好有坏,行程大约有二十多公里。沿途我们在五环边休息了一次,那里有我们公司的库房。我们拐进去看了看。初夏午后的库房静逸,安宁,院子中员工晾晒的衣服在阳光下显得很有生活气息。稍显遗憾的是,只有一名同事在,其他的几人都出去玩了。嘿嘿,也好,要是人都在,我很可能就会丧失斗志,留下来和他们打牌的。简单喝了点水,继续出发。

在五环的辅路上,我第一次见到了迎面而来的骑友,犹豫中我首先伸出胳膊摇晃着打招呼,对方也愉快的回应。之后的路上,我们不断遇见骑友,不过他们全都是往回骑的。看不出他们有丝毫的疲倦,特别是到了门头沟后,那些从山上返回的队伍,很多仍保持着巡航的速度。我比较庆幸,没有同路的,避免了飙车,只要我和我的同事顺利完成这次骑行,最差我也是银牌。

从五环到六环的这段路非常难走,人车混行,很多机动车占据自行车道停靠,我不得不小心的借用机动车道。城市的烦躁传染着我,我除了觉得呼吸不畅外,菊花也是觉得阵阵发紧,粘连的感觉很重。这条骑行短裤很不透风,完全就是一块大海绵垫在了我的臀下。另外,不断有柳絮和小飞虫什么的迎面袭来,黏在眼角和眼镜片上,我不得不时不时揉搓一下眼角,但是单手扶把又加重了屁股的承载,这让我稍显顾此失彼,更是加重了我的烦躁。联想到晚上还要返回,这种出城进城带来的交通疲劳感让我非常幻想,莫不如就这样一骑不复返。写到这里,我不觉打开音箱,让耳边想起了徐誉滕的《短消息》
“我还是带着重重的行李
奔赴下个开始
告别我的城市
给平淡换种方式
我像个不管不顾的孩子
此刻的我活在谁心底
阳光灿烂的下午
当时间已过了三点三十。。。。。。”

本帖最后由 海的雕像 于 2012-5-6 16:04 编辑

骑行在城市当中也是可以获得成就感的,比如在过了石景山模式口后有一个大上坡,是在两座小山之间拓出的一条很宽很宽的路。我用2乘4的齿比骑上去后,在最高点拍照留念。不要笑话我,我照相的理由是,这是我征服的第一个“垭口”。。。。。。
骑呀骑,已经忘了时间,终于骑出六环,来到了门头沟区,路边的指路牌已经能见到109国道的字样,这可是通往拉萨的天路啊。不过我们选择了三家店水闸西面的省道进山,这边的景色更好,骑友也更多。

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骑着自己心爱的车子,在三家店与水闸,六环,远方的109国道,丰沙铁路大桥合影。
接下来我们就准备进山了,之前我估计自己已经骑了30—40公里,也许是终于摆脱了城市,在上山爬行第一个高坡前,我感觉尚好。

第一个大坡,笔直漫长,我照本宣科的将齿比调到2乘3,坚持按自己的踏频坚定的攻山。没骑几步,我的同事就把我拉下了很远。见此情景,我主动对他说,你按照自己的频率去骑吧,不要管我,我们在这个坡的最高点见。就这样,他立即绝尘而去,我真的很羡慕他,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个上坡啊,他怎么能那么有力气,转眼就没影了呢。事后他告诉我,他是用3乘7骑上去的(4300是27速)。年轻人啊,神一般的体质啊。

不过,在这之后,在骑上返程之路之前,我就再也没见到他了。他,把我给弄丢了。

艰难骑上我人生第一个大上坡后,我看到的是一个长长的大下坡。环顾四周,细细的永定河,河对面半山腰的109国道,身边的大石头,这一切第一次给了我跳出论坛里骑友们帖子外的真实感受。此时,我很想找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可是也许这里还是山边的原因吧,连个卖山货的摊子都没有,更遗憾的是,我的同事没有在这里等我。我可是和他说好了在最高点等我的啊,莫非他在下一个最高点?天,我可不保证自己有体力再爬一个大坡。

虽然担心自己能否再爬一个上坡,但是摆在眼前的却实实在在的是一个大下坡。管不了那么多了,先飞下去再说,管它回程时是不是会翻脸变成大上坡呢。

放坡的感觉就是爽。我一度抬起屁股,站直身子,让气流从裆下穿过,让屁股好好的透了透气。

然而下坡越长,我越发愁,不单单是为回程担心,更担心的是,我一直没有见到我的同事。他彻底没影了。出发时,为了减轻我的负重,相机他背,背包他拿,连手机都帮我一起装走了。现在,我无法联系上他,可是,下坡慢慢变缓,山路渐渐又变成了上坡,我的体力渐渐下降,前面的路隐没在山谷中,看不到尽头,只看出是无尽的上坡,下一个最高点还有多远?他在等我吗?终于,我骑不动了,我在一个叫“陇驾庄”的地方停了下来,坐在路边休息,我想,我的同事在爽够了以后,一定会回来找我的。我,守株待兔吧。
挺漂亮的,多进行户外吧
人的意志真的有时候能左右身体吗?停下来以后,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是的,当我决定不再向前骑,留在这里固守待援后,我一下子就觉得,再前进一步都是难以做到的了。我急切的找了一段小矮墙坐下来,可是怎么坐都很难受。坐着要靠屁股,可是我的屁股疼痛难忍,捂得要命。站着要透透风,可是两腿又直打颤。还有,我的左手腕酸的要命,同时两只胳膊的筋都很僵直。我左手的大拇指完全没有了力气,这一路上几次买水喝,左手旋转瓶盖都难以开启。心脏和肺部更加难受,我尝试做一次彻底的深呼吸,可是每次吸到一半就难以为继,左胸像有阻碍一样,不能让我深度活动。硝酸甘油,此刻我突然想起我今天约同事公司见面的重要原因。我放了硝酸甘油在办公室的,本来就是想带上它,结果,忘了。心有些小小的慌,但是这里不是深山荒野,来来往往的车辆还是很多。所以我及时调整了一下自己,让自己稳定情绪,慢慢的呼吸。同时,我用不紧不慢的动作环顾四周的景色,还好,四处都是雄壮的山势,这让我振奋了许多。如此,我放松心情,足足歇了20多分钟,身体慢慢舒缓了过来。

本帖最后由 海的雕像 于 2012-5-6 16:56 编辑

身体恢复一些后,神智也就清醒了很多。我想,我应该主动找个电话给同事打过去。不过这需要拦车,我觉得我现在还有些不好意思这么做。就在我犹豫之际,我突然发现路边灌木丛间立着一块熟悉的蓝白色路牌,上写“妙峰山派出所右转50米”,哈,找警察啊,这多少名正言顺吧。于是我重新站起来,擦了擦脸上已经盐碱了的汗渍,骑上车,顺着一个小下坡奔向路牌所指的妙峰山派出所。

派出所并不难找,向右拐个小弯,一座小楼立在一个院子当中。很静,但我知道一定有人值班的,所以我一直把车骑到了楼门口,找了个不碍人的地方,没锁车,直接走进楼去。

一进小楼的大厅,左侧似乎有人,走过去,三位警察同志神采奕奕的坐在那里。说神采奕奕是因为我在没有见到他们之前本能的认为会有人在打盹,呵呵,结果我错了。

我对离门口最近的警官说“同志,我是出来和同伴一起骑自行车的,现在和同伴走失了,我的电话在他身上,我可不可以借电话。。。。。。”我话还没说完,靠里面的一位警官就很痛快的说,可以可以,用那部电话。我赶紧表示感谢,来到电话前,摘掉手套。那位警官又补充道,先拨零。电话很快就通了,大概同事也知道把我搞丢了,一直在期待我“自救”的电话。警官们在电话边热情的告诉我现在的位置,同时得知我的同事在担礼隧道后,告诉我离我不远。不过我真的没有体力赶过去了,便约同事原路返回,我在路边等他。通完电话,其中一位警官关心的说“出门电话还是要随身啊。”沟通完毕,我转身出门,临走对大家说“打扰大家了,再见”,警官们的回话是“不用谢”,估计他们以为我要说的是“谢谢你们,再见。”所以脱口而出“不用谢”吧。但愿他们能从我一句“打扰大家了”这一句话中,读出比“谢谢”更真诚的感激吧。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