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印象(原创图文) - 江苏 - 8264户外手机版

  江苏
本帖最后由 空军一号 于 2012-11-18 14:15 编辑

周末,闲散无趣,驱车下扬州。        

         与被誉为天堂的苏杭相比,被称为“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扬州似乎逊色不少。众以为其不如姑苏之精致婉约,临安之
浪漫妖娆,亦不如会稽之人物风流,金陵之繁华喧嚣。然扬州建城二千五百年,历史悠久,堪比洛阳长安,自古人杰地灵,才
人辈出。文有乐天、牧之之诗,东坡、少游之词;武有长乐之才,阁部之勇(史阁部忠勇可嘉,然排兵布阵,行军攻城非其所
长);儒有仲舒之策;禅有鉴真之法;丹青见板桥;文史数六一。余如陈孔璋、张若虚、石涛之辈,则不胜枚举。



本帖最后由 空军一号 于 2012-11-18 14:06 编辑

         扬州兴于隋,鼎盛于唐,古人云人生乐事莫过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彼时扬州青楼酒肆林立,富商豪
客云集。文人墨客寻章摘句,对扬州颂赞有加。“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
楼薄幸名”等反映了当时扬州繁荣昌盛,歌舞升平的景象;而“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更是将扬州的地
位推崇备至,俨然便是当时的商业娱乐中心,似今日之京沪。


此后,五代十国,宋金元明,战乱不断,扬州城逐渐破
落衰败。故有入其城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之感。十年一觉,玉人难寻;桥边红药,相顾自怜。

本帖最后由 空军一号 于 2012-11-18 14:15 编辑

         自满清以来,战事渐息,天下太平,扬州再度兴盛。上至皇帝大臣,盐商巨贾,下到布衣百姓,贩夫走卒,
咸聚于此。华灯初上,笙歌处处,丝竹欢笑声不绝于耳。富人们大兴私宅,就有了自成一派的扬州园林。私以
为扬州园林虽难与苏州园林比肩,但别有其一番味道。
     

         苏州园林建成较早,多为官宦人家隐匿修身之所,构筑精致而不失大气,意境深幽而难掩芳华。一砖一瓦,一
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桥一湖,看似随意,却无不匠心独具。置身园中,安详宁谧,生活便是一扇一茶,一局
棋一卷书而已。
扬州园林外具北方建筑之规模宏大,内藏南方园林之构思灵巧。有时亭台轩榭,雕梁画栋,让
人便以为身在江南;有时却满眼青砖高墙,深井窄巷,生活气息浓郁,更神似几分山西晋中大院。

本帖最后由 空军一号 于 2012-11-18 14:31 编辑

         扬州号称出美女,出名的是搓背工;唱得是二十四桥,流行的却是三把刀;地处江北,却比镇江更有江南韵味;
虽柔情似水,风姿绰约,宋夹城里传出的烽火扬州路,却处处记忆着其铮铮铁骨。
这是扬州与众不同的地方。为人
熟知的“淮扬菜系”,有别于其他七大菜系。选料严谨,主料突出,刀工精细,精于造型,讲究原汁原味,口味咸
淡适中,南北皆宜。有名的如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等。
扬州包子也独树一帜,富春三丁包,毛牌楼豆皮包,
冶春翡翠烧卖,锦春青菜包均值得一尝。

扬州江鲜为近几年新兴美食招牌,所谓“白汁季龙江猪尾,刀鱼河豚鳜鱼
肥”,其菜式讲究鲜活,重视汤料,口味繁多,清新味美,如临扬州,不得不享。

如人生“春风得意马蹄疾”,不妨“烟花三月下扬州”;遥看“夜桥灯火连星汉”,与君“杯觞谈笑客风流”。

怎么全是吃的啊,饿了
楼主照片偶喜欢呢
给力!!!了解扬州,爱上扬州!!
本帖最后由 深秋111 于 2012-11-23 15:29 编辑

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    看着 吃不着!哈哈。。。
扬州的沐浴也非常舒适,扬州人几乎是天天泡个澡,你泡了吗?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