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四不像---蜂鸟鹰蛾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本帖最后由 大杨 于 2013-10-5 09:23 编辑


蜂鸟鹰蛾,被称为昆虫世界里的“四不像”,像蝶,和蝶一样白天活动,口器是长长的喙管,且有尖端膨大的触角,还有色彩缤纷、美丽炫目的翅膀;它又像蜜蜂,在夏秋季节飞舞于百花丛中采食花蜜,并发出清晰可闻的嗡嗡声;它还像南美洲的蜂鸟,夜伏昼出,很少休息,取食时,和蜂鸟一样,时而在花间盘旋,时而在花前疾驰。主要分布亚洲、南欧、北非和北美等地。
本帖最后由 大杨 于 2013-10-5 09:24 编辑


蜂鸟蛾,又称蜂鸟蝶蛾、蜂鸟天蛾,英文直译为蜂鸟鹰蛾。 蜂鸟蛾又被称为昆虫世界里的“四不象”。因为,蜂鸟蛾首先像蝶,长长的喙管,尖端膨大的触角;它又像蜜蜂,能发出清晰可闻的嗡嗡声;它还像南美洲的蜂鸟,夜伏昼出,很少休息,在取食时,和蜂鸟一样,时而在花间急驰,时而在花前盘旋。    蜂鸟蛾有很多独特的习性和特征:和蝶不同的是,它腹部粗壮,飞翔速度快,有结茧习性,成虫越冬;和蜂不同的是,采花不携粉,采蜜不酿蜜,能原地悬空取食;和鸟不同的是,它盘旋飞翔时既能前进也能后退。由于其独特的生理特性,在我国北方很少见。
本帖最后由 大杨 于 2013-10-5 09:25 编辑


蜂鸟是南美洲的特有物种,亚洲及我国均没有分布,所谓蜂鸟实为蜂鸟蛾的误认。在动物分类上,蜂鸟蛾的基本特征实属昆虫界里蛾类,为蝶类的同族“近亲”,只不过它属蛾亚目罢啦。这种昆虫除了比蜂鸟多出一对触须和翅膀上没有羽毛以外,无论体重、外形还是生活习性、飞行速度都与蜂鸟极其相似,故而被生物学家命名为蜂鸟蛾。由于它和蜂鸟太过相似,在飞行状态下连很多专家也难以分辨真假,国内外都有错把蜂鸟蛾当作蜂鸟的报道。在宜宾县横江镇拍到这两只蜂鸟饿体长大小与一只马蜂相仿,颜色以黄为主,间有黑、绿花纹。据专家介绍,这种蜂鸟蛾是产于美国的稀有昆虫,在我国实属罕见。    蜂鸟(hummingbird)是雨燕目蜂鸟科动物的统称,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鸟类。 蜂鸟身体很小,能够通过快速拍打翅膀(每秒15次到80次,取决于蜂鸟的大小)而悬停在空中。蜂鸟因拍打翅膀的嗡嗡声(humming)而得名。而且蜂鸟是唯一可以向后飞的鸟。
本帖最后由 大杨 于 2013-10-5 09:25 编辑


在所有动物当中,蜂鸟的体态最妍美,色彩最艳丽。精雕和玉琢的精品也无法同这大自然的瑰宝媲美,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以其微未博得盛誉”.小蜂鸟是大自然的杰作:轻盈、迅疾、敏捷,优雅、华丽的羽毛--这小小的宠儿应有尽有。它身上闪烁着绿宝石、红宝石、黄宝石般的光芒,它从来不让地上的尘土玷污它的衣裳,而且它终日在空中飞翔,只不过偶尔擦过草地,它在花朵之间穿梭,以花蜜为食。      各种蜂鸟分布在新大陆最炎热的地区,主要在南美洲,它们数量众多,但仿佛只活跃在两条回归线之间。偶尔有些在夏天把活动范围扩展到温带,但也只作短暂的逗留。
本帖最后由 大杨 于 2013-10-5 09:25 编辑


       在鸟类动物中,最小的蜂鸟体积比虻还小,体重只有2克,粗细不及熊蜂,卵重0.2克,和豌豆粒差不多。它的喙是一根细针,舌头是一根纤细的线,眼睛像两个闪光的黑点,翅上的羽毛非常轻薄,好像是透明的,双足又短又小,不易为人察觉,但极少用足,停下来只是为了过夜。它飞翔起来持续不断,而且速度很快,发出嗡嗡的响声。它双翅的拍击非常迅捷,所以它在空中停留时不仅形状不变,而且看上去毫无动作,像直升飞机一样悬停, 只见它在一朵花前一动不动地停留片刻,然后箭一般朝另一朵花飞去.它用细长的舌头探进花中,吮吸它们的花蜜。
本帖最后由 大杨 于 2013-10-5 09:26 编辑


中国不少地方报道发现了蜂鸟,看到蜂鸟在花丛中吸取花蜜。实际上,并没有确认有蜂鸟,而是一些白天活动的天蛾科昆虫。天蛾多在夜晚活动,但也有一些天蛾在白天活动,飞翔于花丛中采蜜。天蛾访花吸蜜时,快速振动翅膀,当它盘旋于花前伸出长长的嘴(口器)采蜜时,极像蜂鸟,从而被误认为是蜂鸟。长喙天蛾在春季和8-10月可见到它在绿色植物上盘旋的身姿。这种天蛾的英文名叫Hummingbird Hawk-moth,直译就是蜂鸟鹰蛾。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