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手长WJ 于 2014-7-2 15:41 编辑
沿小宫门一路北行,第一个引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座石碑:王承恩墓
王承恩何许人也?故事要从三百多年前的一个夜晚说起:
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三月十九日,紫禁城外的天际残阳如血,
诺大雄伟巍峨的一座京城被李自成统领的几十万陕北大顺军团团包围的
像铁桶一般密不透风,百年不遇的血光之灾即将降临,正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黑云压城城欲摧,,,,

凌晨三时,城破。绝望无助的崇祯帝仰天长啸,命周皇后、袁贵妃等自缢,
接着手持宝剑,亲手杀死昭仁公主,又剑伤长平公主,,,
疯癫至极的崇祯帝披头散发,在太监王承恩的陪伴之下跌跌撞撞地登上煤山(今景山),
面对满城的烽火硝烟,崇祯帝无比悲愤地咬破手指,奋力留下血书遗诏: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
毋伤百姓一人”。随后,在王承恩的帮助之下吊死在老槐树上。
王承恩失声恸哭,对着帝王遗体行了三拜九叩的臣子之礼后,以头撞地,
义无反顾地地跟随崇祯帝而去,吊死在一旁的海棠树上。
忠贞自有忠贞的好处。
顺治十一年,顺治帝下令褒恤的明季殉难诸臣的十六人名单里,只有王承恩一个太监。
顺治在为明崇祯皇帝改建陵墓的同时为王承恩修墓立碑。
并将他葬在崇祯皇帝思陵门外,让他“守护”皇陵。
从王承恩墓再往北走,就可以看到思陵了。

思陵,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陵,原只是崇祯田贵妃的一座贵妃墓。
崇祯在位时国家内忧外患不断,他没有像其他皇帝那样预先建造陵墓。
崇祯自缢后,尸体在树上吊了三天,直至三月二十一日才被发现,被停放在东华门外,
四月四日,李自成草草改建了一下田贵妃墓就将崇祯帝后两人葬入。
清朝入京后将崇祯墓命名为思陵,并且建造了一系列的地上建筑,
才使的思陵有了一个皇陵的样子。
说起来,崇祯皇帝的命运确实是明朝十几个皇帝里最不济的。
正统皇帝都叫人家俘虏了,明朝没亡;
嘉靖皇帝二十多年醉心于修炼成仙不理朝政,明朝没亡;
正德皇帝私自潜出皇宫离开北京,到外面去撒欢儿搞女人,明朝没亡;
万历皇帝和文官们闹别扭,几十年不问朝政,经济一塌糊涂,明朝没亡;
天启皇帝童心不泯整天玩耍,国家大权落在一字不识的大太监魏忠贤手里,忠良杀光逐尽,明朝也没亡。
偏偏到了这位一心想把天下治理好的崇祯皇帝手里,大明朝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