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往事--俄罗斯18日旅记(全文完)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麻雀山的观景台有免费的望远镜,地平线以西,矗立着代表莫斯科现代城市地标的CBD。

斯大林时代的大型工程除了莫斯科地铁,最有代表性的是七姐妹大厦,相同的风格,相似的造型,相近的布局。
麻雀山这一栋巨大建筑体现为莫斯科大学主楼,不对外开放,在大门口与安保人员几经交涉,仍不得入内参观,
出来门前广场,游人寥寥,稍事休息,中国大使馆就在大楼后侧不远处,我下意识往那里走去,一路上年轻的学子们行色匆匆,一直到老校区仍然没有看到大使馆,问一帅哥地铁站在哪?告诉我乘前面巴士三站路即到,他也是去那里,车票50,正说间车来了,上车后不知零钱揣哪了,到处翻口袋,帅哥见状做掏钱状要给我买票,幸好这时我已经摸到零钱,好谢谢人家!
本帖最后由 hmam 于 2014-5-20 14:27 编辑

推着小孩散步的少妇,一边看书。

徒步过桥,沿丘陵杂树小径前往高地,骤雨突至,半山亭中与一对情侣,一个老者避雨其中,只十几分钟,雨住天晴,天空又被洗过一次,格外蓝蓝的。
本帖最后由 hmam 于 2014-5-20 14:24 编辑

第四天,计划前往莫斯科最高地点麻雀山,俯瞰整个城市。

地铁在莫斯科河大桥站停下,我先没有过桥,沿河北岸徒步,干净的人行道,偶有几个跑步,骑车,滑轮的运动者擦肩而过,我一直走到俄罗斯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河畔风清,柳色青青,心情格外轻松,几天的市区疾走,恰好得以舒缓。
本帖最后由 hmam 于 2022-7-27 14:56 编辑

远处有一间李小龙武术学校,俄罗斯人对中国少林武术抱有好感,旅途中多次与他们谈及中国功夫,他们表现出饶有兴趣。他们问我最多的问题是你在中国哪个城市生活?还有就是你是单独旅行还是伙同?听说我来自中国湖北,位于中国中间,一个人旅行,他们往往对我友善有加。

走了一天,在艺术城的一家酒吧,点了一杯黑啤,就着Wifi,发送了两条的微信,手机在登机前关闭要到回国再开机。有些信号很强大的地方,和朋友视频直播过了莫斯科街景。

一杯黑啤过后,一天的行程结束'。
本帖最后由 hmam 于 2014-5-20 14:23 编辑

绘画训练的童鞋们,另外的教室里设计气氛正浓,不便打扰,出来继续溜达。

一个服装小卖屋,进去之后,活像一间酒吧。

转了一圈,尽头就是压力山大帆船,我也将从这里返回。
本帖最后由 hmam 于 2014-5-20 14:22 编辑

越过铁桥,来到河心州,桥头一家小面包屋有一种馅饼是难得的美食,30卢布,外酥里嫩,返回时我又吃了一个。

河这边的地区属于赫莫夫尼基区内城,是著名的红色十月巧克力工厂原址,如今遍布画廊,咖啡馆,斯特列尔卡传媒,Mix设计艺术学院也藏身这一片红砖的旧建筑群中,

寻着标志,找到这家艺术学院的楼层,参观参观。
本帖最后由 hmam 于 2014-5-29 06:39 编辑

几百年前所做的里海边的风景画,远处隐约看见厄尔布鲁士峰,我将计划在旅行最后一站飞往高加索东部地区,攀登这座海拔5642米的雪山,这是从高加索东侧方向看过来的场景。

几个小时的欣赏很快过去了,博物馆不断有抱着提着乐器箱的人汇聚,可能晚间会有一个音乐派对,可惜我没有能留下,大门口已经停止售票,游客只出不进,重新回到大街,十多分钟,基督救世主大教堂赫然在目,这个庞大的灰白色金顶教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屹立在莫斯科河畔,和河中尖沙嘴处的彼得大帝巨型帆船相呼应。

拍照整个教堂不容易,需要沿着门前车道走很多步,回头再拍。

这是一个天光展厅,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雕塑的美是三维的,在统一的质感与材料上面,艺术家雕琢出无限的想象和概括,比起画家,他们辛苦百倍。
不巧,我一直等到open的十点一刻,却毫无动静,再仔细看旁边有一告示,原来馆藏品已经全部搬迁到扎莫斯科沃列奇耶区新馆,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有老板看中了这块地皮,这个红极一时的艺术展馆即将面临拆迁的命运,only planet 的作者也万万没有想到,不知道还有没有别人被忽悠过来,看来只好去下一个目的地。

下地铁

在莫斯科河畔,前往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的路上,看到这家雕塑博物馆,门票并不贵,三三两两的人们进进出出,我加入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