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七连:清明平遥+乔家大院+云冈石窟+悬空寺+恒山3日游活动回顾贴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北京
平遥位于晋中,从那鳞次栉比的民居,琳琅满目的店铺,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昔日的繁华。晋商名传遐迩,平遥富甲一方,从楹联里就可以略见一斑。 穿过平遥古城厚重的城门,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青砖灰瓦。与青砖灰瓦相呼应的是精巧的飞檐雕壁、林立的各色店铺、高悬的大红灯笼。平遥的巷子狭窄而绵长。从巷子走过,不由得惊叹古城的古香古色。

城墙、县衙、老街、票号、庙宇……檐廊下火红的灯笼,铺内清冷的灯光,红黄灯光交加辉映的街道,水中倒映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寺楼、近处雕花窗棂的木楼,夜幕中的平遥天地相连,混然一体。

盏盏红灯,高门大院,宽大的石板路,黑魆魆的城墙,仿佛回到了晋商纵横天下的辉煌时光。夜游之后,就连梦里都有了晋商昔日的富足。

云冈石窟大部分都是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象异常华美,慈眉善目,面带微笑,高鼻阔嘴,大耳垂肩,或坐或站,神采动人。云冈石窟还具有异域色彩,见证了印度佛教向中国发展的历程,将石刻艺术与佛教文化完美结合,在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修建在悬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后期,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大同睡佛造型十分完美,不仅体态匀称,而且轮廊清晰,形象逼真。大同睡佛正看为佛,反方向看为一窈窕淑女的特征,也是其他睡佛不具备的,另外,国内一些睡佛有树体、植物造型,而大同睡佛则全为山体造型。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郊,始建于北魏时代,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成为中国四大石窟,堪称中国石窟艺术的宝库。

最推荐的景点:平遥古城。一座古城,其实就是一本古书,把曾经的风雨烟云不动声色地嵌入字里行间,在临风开卷的时候,让身处其间的人们浑然置身在历史的瞬间,从时间的褶皱里品读沧桑和必然。

美食攻略:

1、平遥牛肉:平遥牛肉久负盛名,起源年代无考,古汉时就有“卖刀买犊,卖刃买牛,游刃有余”的对牛肉加工的描述,而风味独特、久负盛名的平遥牛肉早在明清时代就已远销亚洲各国,史载清末,慈禧太后途经平遥,享用平遥牛肉后,闻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故将其定为皇宫贡品。现在的平遥牛肉以“冠云”牌为最佳。

2、平遥碗秃:“碗秃儿”由清光绪年间城南堡厨师董宣首创,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慈禧太后一九零零年西逃西安途经平遥城时,品尝到这种食品后,赞不绝口,当场赐赏。于是,碗秃儿名声大振,成为平遥县的一道名吃,满大街都能看到它的招牌。因为名字奇怪,也勾起大家的兴趣。

平遥碗秃的制作方法是将白面用温水调成糊状,再加一定比例的盐水、大料水和菜籽油,由稠调稀后盛入刷了一层油的浅碗里,上屉蒸几分钟,熟后就成了一层皮儿,待凉切片后,就可凉拌和热炒。
凉拌是切成面条状放入碗中,加老陈醋、蒜泥、芝麻、辣椒末、香油、黄瓜丝即可,细品一口,微辣的芝麻香味和嚼动瓜丝的声声脆响更丰富了碗秃儿的黏实质感,有一种凉爽清香、光滑可口的感受。热炒是将炒勺内放入熟大油,加入葱蒜后,将切成条状的碗秃儿倒入,放入土豆丝或豆芽儿菜,加酱油、老陈醋等调味品,炒熟后香味四溢,诱人馋涎欲滴。

3、莜面栲栳栳:是山西中北部高寒地区民间的家常美食,现在已作为杂粮小吃在饭店酒楼大受欢迎。其制法、名称来历,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民间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老方丈特制了这种莜面食品以款待。李渊问:"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辞海》)。唐寅有诗云:"琵琶写语番成怨,栲栳量金买断春。"看来当时方丈是以手端的小笼屉作答了。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住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路过静乐县,看莜麦初收,便把莜面栲栳栳制法传给当地。再后来这种民间面食传遍了晋、陕、蒙、冀、鲁等地,成为北方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相传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劳一词流变而来。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部分照片,欢迎大家有时间参加中青钢七连的活动!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中青钢七连,即为会员,永久享受会员价,新鲜活动早知道。
本帖最后由 中青钢七连 于 2015-4-21 17:22 编辑

第一站【北岳恒山】

恒山,古称北岳,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市区62公里。中国该山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为中国地理标志,扬名海外。

1982年,恒山以山西恒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1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恒山旧有十八景:磁峡烟雨、云阁虹桥、云路春晓、虎口悬松、果老仙迹、危峰夕照、断崖啼鸟、幽窟飞石、龙泉甘苦、茅窟烟火、金鸡报晓、玉羊游云、紫峪云花、石洞流云、脂图文锦、仙府醉月、奕台鸣琴、岳顶松风。
本帖最后由 中青钢七连 于 2015-4-21 17:22 编辑

【悬空寺】

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修建在悬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后期,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悬空寺有奇、悬、巧三大特点。

奇——远望悬空寺,像一付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

悬——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据说在悬空寺建成时,没有这些木桩,人们看见悬空寺似乎没有任何支撑,害怕走上去寺会掉下来,为了让人们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

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都有,设计非常精巧。
本帖最后由 中青钢七连 于 2015-4-21 17:23 编辑

【土林】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了土林诡异迷离的地貌,当你走进这里,一时很难明白自己是登陆火星上还身陷魔域仙界?这就是大同土林,当地人叫"石板沟"。放眼望去,土林的奇特另人眼花缭乱:有的犬牙交错壁立千仞,那一定是天界地缘;有的连绵不断,如远古长城再现;有的独居单处,好似隐士休闲;有的三五成群,有如古堡森严。土林的南边伸入到一片的宁静水域之中,站在岸边眺望,在水光倒影中的土林,更是扑朔迷离恍如梵界。
本帖最后由 中青钢七连 于 2015-4-21 17:23 编辑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郊,始建于北魏时代,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成为中国四大石窟,堪称中国石窟艺术的宝库。

云冈石窟依山而凿,绵延一公里,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不仅有各种人物形象,还有多种装饰纹样、佛传浮雕、乐器雕刻。雕像大至17米,小至2公分,神态逼真,形状各异,布局严谨,设计精良,代表了我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堪称中国佛教艺术巅峰期杰作。

云冈石窟开凿历经60年,经历了整整一个朝代,耗资巨大,工程宏伟,凝聚了北魏时期人民无穷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遗留给我们这样的辉煌巨作,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那么震撼,更何况是在当时,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伟大工程!
本帖最后由 中青钢七连 于 2015-4-21 17:23 编辑

云冈石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景观区,新修建的,有昙曜广场、礼佛大道、浮雕墙、灵岩寺,二就是石窟区了。
本帖最后由 中青钢七连 于 2015-4-21 17:23 编辑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它又名“在中堂”。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整个院落是城堡式建筑,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

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更是使乔家大院俨然成为晋商大院的代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再一次勾起人们对这座清代民宅的回忆。拥有独家出版权的上海辞书出版社也推出了《乔家大院》同名长篇历史小说。
本帖最后由 中青钢七连 于 2015-4-21 17:24 编辑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平遥曾是清代晚期中国的金融中心,并有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

春秋时属晋国,战国属赵国。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为宗亲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为平遥县。清代晚期,总部设在平遥的票号就有二十多家,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更被称“古代中国华尔街”。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创建于清道光年间,以“汇通天下”而闻名于世的中国第一座票号“日升昌”。

平遥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有“龟城”之称。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本帖最后由 中青钢七连 于 2015-4-21 17:24 编辑

平遥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其中南门城墙段于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都至今完好,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历史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亦是世界遗产平遥古城的核心组成部分。此外,还有镇国寺、双林寺和平遥文庙等也都被纳入世界遗产的保护范围。

平遥古城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县境内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2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其文物古迹之多,价值之高,内容之丰富,为全国县级城市中所罕见。在这座古城的珍贵文物中,有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的镇国寺万佛殿;有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的双林寺;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657年)的清虚观;有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的文庙大成殿,也有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的惠济桥。
本帖最后由 中青钢七连 于 2015-4-21 17:24 编辑

平遥古城共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四面由高高的城墙围合,街面不宽。平遥大街小巷是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墙深宅的四合院,或为店铺,或为客栈,或为民居。

一座古城,其实就是一本古书,把曾经的风雨烟云不动声色地嵌入字里行间,在临风开卷的时候,让身处其间的人们浑然置身在历史的瞬间,从时间的褶皱里品读沧桑和必然。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