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京天涯户外 于 2016-1-20 13:46 编辑
天涯北京天涯户外大本营群,群号:303145165,欢迎您的加入,加群注明:天涯户外
北京天涯户外非周末群,群号:305688280,欢迎您的加入,加群注明:天涯户外
北京天涯户外微博:@北京天涯户外俱乐部北京天涯户外微信:BJTY2014
查干湖冬捕,一场盛大的冰上渔猎狂欢
人们都说,东北到了冬天才有了自己的味道,有了时间,就走起吧,来到东北远离城市喧嚣让自己冷静一下。白茫茫的世界,可以让人沉下心的温度。大家从全国各地出发,直奔哈尔滨,感受北国风采!从哈尔滨乘坐大巴前往雪谷,在这样的一条路上旅行,没有一个靠谱的交通工具你会发现,也许你所以的时间就花费在了等车和坐车上。为此,这一路的旅行我参加了一个户外俱乐部,还是应了那句话,人多了有人多的乐趣,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玩法。
哈尔滨到雪谷,经过五常,车程6-7个小时,也就是说这一天的大部分时光你都将在车上度过,不过一路上的景色有很大的差异,哈尔滨城区周围是没有雪的,在前往雪谷的路上,你会发现路两侧的积雪慢慢开始浮现,到后来干脆是一个白色世界。路上经过了一个树有雪谷标示的牌子,人们争相与石头合影,忽视着另一侧暖暖的阳光.
在这样的冰天雪地。我一直十分敬佩一路上的司机师傅,在冰雪的路上控制着如此的庞然大物。幸好,到达雪谷,安顿好了住处。发现阳光还在,登上高处去展望这一天最后的一丝亮光。一开始我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只是知道雪乡那里会有人山人海,可是在雪谷你依旧可以看到数不尽的游客。在我们的大巴车没有停靠的时候,就可以看到道路两旁有许多车辆停靠,不过走在村庄里。却不感觉有很多人,只是你上了山坡,有了许多玩耍的项目,你就会发现这里也是人满为患。不过直观的感受就是那个安静的小村庄,很小,从村头到村尾也就一刻钟的路程。
这里没有北极村的寒冷,可是这里的积雪依旧很丰厚。羡慕这里的雪,在高处不会被闲杂的人们干扰,哪怕你爱我或者恨我,你也只能这样的看着,呈现出最美好的样子。每一家,每一户。似乎在这个不大的山坡上,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随便弄一个跑道,便是小型的滑雪场,这一切都是上天给予的恩赐,在感慨完之一片宁静祥和之后,大家便各自睡去,因为迎接我们的将是15公里的羊草山翻越到达雪乡,穿越的路上不寂寞,因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到这里感受这片冰天雪地的同行人.
我一直感觉写着“勇者穿越”字样的一块牌子是没有益处的,首先它位于徒步起点一公里的地方,是一段很短的距离,然后大军般的徒步,从来都没有什么可以成为勇者的资格,那些坐马车从这里经过的人们,岂不是只剩下了羞愧。一路上见到了很多勇敢的孩子们,这一段路程对于我来说都有点吃力,也许是我背负了自己的行囊,可是对于孩子们也绝对不会轻松,可是一路上他们总是冲在前面。最终还是到了山顶,在走了不知多久,在想着马上到达不知多少遍的时候。才来到了山顶,这条徒步之路对于每一个人也会是一种冰天雪地的考验。到达雪乡,这里还是很漂亮的,大家纷纷也是被这些雪舌、雪蘑菇牵绊住了脚步,各自拍照留念,雪乡的火爆是因为爸爸去哪儿,然而爸爸并没有带着孩子们穿越林海雪原,那他们是不是很遗憾呢?雪乡我们依然是体验东北的火炕,吃的地地道道的东北农家菜,从雪乡出发,我们前往中国满族的发祥地领略那些声名鹊起的圣山,大巴车走了一天的路,才到达二道白河,这里是长白山旁边的一座小镇,从这里去长白山景区只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也开始接触到一个新的地方,延吉。一个到处会感觉有着朝鲜族泡菜的地方,我们穿越小镇,去寻找着属于延吉的味道。在二道白河,我们终于回归到城市的生活,住进了酒店,看着干净的洗浴室,一下子心中敞亮不少,在旅行中有了对比,才有了相对的快乐!第二天,吃过早饭。我们便向着长白山,出发!长白山,很大。大到这里分出了西坡、北坡等的片区,入园第一眼,你会感觉长白山很大,而且很空旷,就算坐上园内的环保车,开上30分钟,也不会看到什么边界。买上一张去天池的车票,在路边等着那些匆忙的吉普车,来到长白山,倘若不去天池的话,总感觉旅行似乎没有那么完美,钻进一辆驶过来的吉普车,经过神一般让你晕车的72道拐就到了天池。这天的天气很好,可是在海拔2700多米的天池,还是白茫茫的一片,我渴望的那一种蓝盈盈的天池水面,也只能是深深的藏在脑海里。天池给人的感觉很粗狂,就像一个西北的汉子,风不休止的肆虐。下了天池我们游览了剩下的景点,出到景区已经是傍晚时分了,有好多人之前已经来过东北,看到过下雪,欣赏过雾凇,之所以结伴再次感受东北的冰雪风情那是因为还有一块神秘的地方我们没有去,没有亲历那古老的技法是怎样的把一条条大鱼从那湖里捕出来的,所以查干湖冬捕成了我们此番行程的重头戏,希望这次冰雪之行不会让大家失望。
查干湖冬捕有着悠久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查干湖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按古蒙古语翻译为汉文是圣水母亲湖,古老的查干淖尔人在这里逐水草而居,冬季就靠渔猎维系生活、繁衍生息。自辽代始,辽帝每年要带领嫔妃群臣来这里进行名为“春捺钵”的仪式,凿冰取鱼,逐鹰猎雁,举行“头鱼宴”“头鹅宴”,大宴群臣和各部落使节,议政外交,这一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就是现在的查干湖冬捕。
如今,查干湖冬捕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也曾专程记录过查干湖冬捕壮观的景象。直到今天渔民们仍然保留了用马拉爬犁去湖面捕鱼、运输,这种既不惊扰鱼群,也环保卫生的传统,捕鱼都会选用大眼网,只捕捞三年以上的大鱼,而且捞上多少鱼明年就撒下一倍多的鱼苗,从而帮助查干湖休养生息,维持生态。
从长春驱车往查干湖去,一路满怀期待。在零下20度的冰湖上行走是什么感觉?保留古老传统的查干湖冬捕到底什么样……我们从结冰的湖面上走近路到达湖区,据说湖面冰层厚的地方有1米多深,大卡车开过也完全没问题。工作人员会探测冰层厚度,将厚度达安全级别的冰面插上旗帜做出标记,让来往车辆通行。车在冰上走,和正常路面没什么两样,不过略有颠簸震动的时候能清晰感觉到冰面的坚硬。我跟大家强调了上冰的注意事项以及穿衣标准,两层帽子,大羊毛围巾,长羽绒袄,厚羊毛衫,两层保暖裤,一条羊毛裤外加一条牛仔裤,手套口罩,再贴5个暖宝宝,这样才基本扛住了冰面上的严寒。哈哈哈。。。。。
期待冬捕的晚上,湖区宾馆及周边民宿已全部住满,路上数百只红灯笼一起亮起来,家家鱼餐厅、小店里人声鼎沸,喜气洋洋的气氛洋溢在这个小渔村里,站在空旷的冰面上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冬捕这事儿到底有多隆重。之所以这个时候来那是因为赶在28日当天到的话想要看到出鱼真是太辛苦了,也太艰难了,以下一段话摘自我的好朋友对28日冬捕开捕醒网仪式当天活动现场的感受,湖面上人声鼎沸,湖边小路上车堵成一片,冰湖变成了最好的停车场,上万人从各地赶到此处,果然壮观!依蒙古族传统,渔民们在鱼把头的带领下在仪式当天凌晨凿冰下网,中午则举行盛大的祭湖醒网仪式。渔民用跳祭祀舞、诵祭湖词和醒网词等形式祈求湖神赐予丰富的渔获,保佑冬捕顺利平安,表达对上苍恩赐和保佑的感谢。当苍凉悠远的音乐响起来,渔民们手持火把点燃圣火时,数千年世代流传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流淌而过,躁动的人群突然就安静了下来。我们在冰上等待仪式开始等了两个小时,尽管冻得手脚都没了知觉,却也在此刻肃然静立,满心充满敬畏。直到我们出了活动现场,那爆堵得场面好没有得到缓解,有的人头天晚上四点就出来了,到现在还没有挤到开幕式现场,可见这火爆程度非同一般啊.
中午时分大家依然意犹未尽但是我们必须要离开了,因为我们还有赶回哈尔滨和大家一起查干湖农家吃了一顿查干湖全鱼宴,炖好的7-8斤重一条的胖头鱼整条用大盘端上,5-6斤的草鱼、2-3斤一条的鲤鱼也都分别炖到入味整盘上桌,大桌瞬间就被三只大盘摆满,一桌十来个人顿时被东北人的实诚震撼了,再加上各种炸小鱼,煎鱼,拌鱼干、鲜鱼汤、炸银鱼、湖虾……只能盘子摞着盘子的往上摆。野生湖鱼味道果然有养殖鱼类没有的鲜美滑嫩。冬季,在这片千里冰封的土地上,查干湖畔的人们拥有圣湖给予的丰富物资,果然是上苍的特别恩赐。旅行的意义,总属美好,我们也是执著的去记录这样的一份美好!此次活动跟随天涯户外圆了我对东北,对查干湖神秘探索的梦,在此特别由衷感谢小溪领队,一路上的细心安排和照顾,落笔之时,真的要做个小小的广告,天涯户外——您户外旅行的出发地!我们只选对的,很开心的一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