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半大鳌太穿越记(附详细地图)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本帖最后由 星空20080808 于 2017-7-30 10:34 编辑

  “北太白、南武功”,早在2016年元旦,我一个人两天一夜走了武功山以后,就对秦岭太白即鳌太穿越心里向往不已。但我知道,鳌太穿越,线路不同于南方地形气候,一路充满危险,身体方面、装备方面,各方面都需要慢慢准备。所以我在2016年“五一”走了“东西天目七尖”,又在下半年11月初走了“千八”,这两次穿越均以轻装为主,用轨迹导航,事先攻略做足,所以都能按计划圆满完成。“武功山”、“七尖”、“千八”这三次穿越我都做成轨迹并上传“户外助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三个轨迹被很多驴友下载收藏,特别是“二天一夜武功山全程穿越”轨迹更是长期位于“户外助手”榜首,下载量居全国第一。

  经过一年左右的准备,最终定下了我们浙江三门鳌太穿越五人团队:星空、亮剑、路人杨、无奈、小龟。时间定在2017年7月8日至7月13日,穿越时间五天半,在山上露营五晚。事后证明,我对穿越时间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在山上的这六天每天太阳高照,特别是我们第四天(7月11日)在爬九重石海时,隔着6小时路程的拨仙台竟然下起了鸡蛋大冰雹(这是7月12日碰到大爷海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的),等我们第五天赶到拨仙台时,竟然又是一个大晴天,不得不说我们碰到了多年不遇的好天气,感谢鳌太之神对我们这群无名小驴的眷顾。

  去西安交通工具我们选择动车+卧铺+包车,由于三门到西安没有直达火车,所以我们7月6日下午从宁波上火车,火车宿一夜,7日下午到达西安,再从西安坐大巴到眉县,在眉县包车到塘口村程秀才家,当晚在程秀才家休整,7月8日正式上山。

  附:《五天半大鳌太穿越(塘口村—鹦鸽镇南源村)》轨迹20170708-0713,星空20080808,全程80.13公里,各个路口标注点明确,直观明了。有需要的请到《户外助手》自行下载。

导航架 拨仙台 大鳌太穿越总图
大鳌太手绘地图团队合影:星空、亮剑、无奈、小龟、路人杨。
本帖最后由 星空20080808 于 2017-8-1 22:09 编辑

大鳌太穿越第一天:塘口村——盆景园营地。
本次穿越计划用时为五天半,由于在高山上受水源的影响,每天的露营地只能选择在有水源的地方扎营。所以以后想走鳌太的驴友最好每天稳打稳扎,不要贪图多走一点路程而错失水源地,宁可早扎营早休息,疲劳赶路非常危险。

2017年7月8日,今天是鳌太穿越的第一天,昨晚住程秀才家的,除了我们浙江三门五人,还有西安本地的驴友八人,据他们自己说要慢慢走,结果上山后真的就没看到他们。住程秀才家的驴友想必都知道,可以坐秀才家的拖拉机到登山口。走鳌太有两大爽:“坐秀才家的拖拉机,喝大爷海的可乐!”不知是谁想出来的,虐中求乐吧。当然我们的队员小龟还要加上一条:“梁2吃的水蜜桃”。

早上7:00从塘口村上山,下午15:30到达盆景园营地,今天走了11公里。

从塘口到2900营地海拨一直在拨高,过了2900营地,才真正沿山脊线走。今天第一天的营地在盆景园,水源地在路的右边往下500米,有明显的路标指引,水源为流动的活水,水质好,水量也大。


鳌太起点:塘口村。图中房子为程秀才家(13152208598) 秀才家的拖拉机 “坐秀才家的拖拉机,喝大爷海的可乐!”这两件事我们都做到了。 向登山口进军 来张地图,直观明了。 到达登山口,整理一下,马上出发。 这是今年五一出事后太白县树立的“安民告示” 岔路口:直行往上。这几个西安驴友往右边走去,不过他们很快又回来了,跟在我们后面走。 我们五人团队中最小的队员:小龟 亮剑 无奈 路人杨 到达警示牌 警示牌前合影 到达火烧坡,不过经过了好几年,坡上已经长满小杂木 火烧坡两旁开满小花,是第一天走的最轻松的 到达2900营地。一般早上从塘口上山的,中午应该能到这里,只有下午从塘口上山的人,才会在此扎营。 休息一下。 2900营地再往上走一点,看到这棵歪脖子树,就说明快要到鳌山的山脊线了。 山脊线上的草甸 星空 鳌太山脊在盆景园这里拐了一个大弯,总体上开始往东走,这里看到的是西跑马梁这一段。 盆景园美景 盆景园美景 盆景园美景 盆景园水源 盆景园水源 这是盆景园水源标记 骤然的降温,把小龟冻的、、、哦,对了,盆景园营地有信号,可以打电话。 夜晚的盆景园,一片宁静

本帖最后由 星空20080808 于 2017-8-12 22:15 编辑

大鳌太穿越第二天:盆景园营地——水窝子营地。  2017年7月9日早上7:15出发,下午14:20到水窝子营地,今天的行程大约13公里。  今天要经过导航架、药王庙,然后右切麦秸岭,一路上拨高和下降都不是很大,所以今天是最轻松的一天。麦秸岭是鳌太穿越的第一道“拦路虎”,几乎所有的鳌太帖子中都提到它的凶险,但跟后面的“塔1”、“塔2”相比,横切麦秸岭只不过是小菜一碟。远看麦秸岭(看下面图片),山脊陡峭、石海横陈,非常险恶;但走近了看,右切路径明显,一条动物踩踏的小路或上或下,弯弯曲曲通向前方。原来这些小路都是鳌太羚牛羚羊的杰作,它们白天躲在山沟里,晚上沿着小路跑到山脊上吃草嬉戏。

水窝子营地和水源在路的左下方,水量大(见下图),是所有营地中水量最大的。

白起庙。经过白起庙后,鳌太穿越线路从北往南折而向东(见下一张图片)

经过白起庙后,鳌太穿越线路总体上往东走。

草甸上路径明显,一条道通往导航架
蓝天白云 鳌太穿越中的母女:无奈和龟 上导航架需要翻越石海,这一片石海不高。 鳌太石海经过亿万年的沉淀,非常稳固,其实还是非常好爬的。 翻过这片石海,远方的导航架在向你招手了 鳌山上的地标:导航架 导航架前合个影

导航架前如果直走,就会走到23公里下山方向,所以很多帖子都提到要往左走,其实对着前方这根蓝色的旗子走就行。

为什么很多人在网上提到在导航架这里直走会走错?大家看图,从白起庙走过来,要爬升一个石海才能到达导航架,而导航架处在路径的右手边,所以直走真的会走到往23公里处下山的这条路上去。所以很多人在此走错了,确实是有原因的。相信现在看了这幅图,只要在导航架这里记得左转对着新导航架走就不会错了。

走过这根蓝色的旗子后,就看到前方的新导航架了,再对着新导航架走。

新导航架 经过药王庙 里面供奉着药王孙思邈。 两座巨石阵,让我拍的这么小,罪过罪过 麦秸岭已近在眼前了。 岭、梁、塔的位置
近看麦秸岭 麦秸岭右切路线,在天气好的情况下,非常的明显。 回看麦秸岭右切路线 回看麦秸岭右切路线 一段草甸加一段石海,两者轮流者经过,慢慢走过麦秸岭 到达胸罩处,也就意味着麦秸岭已经安全通过了。岁月无情,当年以衣敬山的的姐们,你还好吗? 过了麦秸岭,就是一路下坡,直达水窝子垭口。这一大片草地就是水窝子垭口,直行往前就上到飞机梁,左侧往下就到达水窝子营地。这个垭口也是扎营的好地方,但没水,可下到水窝子营地提水。 我的单人帐篷 这是水窝子水源,水量大,也是整个鳌太营地最好的水源。
水窝子营地在地图中的位置(本人这次是把帐篷扎在垭口,然后下到水窝子营地提水。如果你在水窝子营地扎营,那么水窝子营地有小路可直接上飞机梁。)

本帖最后由 星空20080808 于 2017-8-2 21:06 编辑

大鳌太穿越第三天:水窝子营地——2800营地  2017年7月10日,晴。早上7:30出发,下午15:00到达2800营地。今天行程11公里左右。2800营地垭口是鳌山和太白山的分界线。今天最主要的路程就是过飞机梁以及梁1、梁2、梁3,梁1左切,梁2左切或右切均可,梁3右切。过梁1时要攀登一个一人高,顶部只有四、五十厘米仅供踏脚左边为悬崖的台阶,这种突出于悬崖边的台阶,在我们仙居雁荡这边山上很常见,所以我们也是很快通过了。但是对于不经常爬山,而又背着重装的驴友来说,通过这个台阶先克服内心的恐惧感,要小心翼翼才行。在梁2的路口,左切和右切的路两边都非常明显,左切是先下一个2米深的陡坡,可以抓住旁边的岩石慢慢的滑下去,接下去就是走小路再拨高回到山脊;而右切的路是要经过一片石海,两条路最后都回到一起(见下图)。当时我们五个人走左切的路,江苏苏州队走右切的路,结果还是江苏队先到达山脊。

  2800营地被驴友们称为五星级营地,水源近,地势平坦,海拨低,的确是扎营的好地方


每天开爬后照例是先拨高,这片石海爬上来后就是飞机梁 经过遇难山友纪念碑 飞机梁左侧的风景怎么看起来象雁荡山
站在飞机梁上看前方的“梁1、梁2、梁3和金字塔”。走在前面的是江苏苏州“谦山户外”驴友。 我们的队友“亮剑” 即将要经过的梁1。天气好的情况下,梁1的左侧好象有一只鸟儿贴着山体。

梁1左切的路 梁1左切路上要攀爬的这个平台,其实也不难的 回看这个平台 回看这个平台 到达梁2的路口。左切、右切都可以。左切陡,右切平缓。 我们选择左切。梁2左切就这一步陡一些,背着包慢慢滑下去,下面就好走了。 回看梁2左切这个陡坡。正在倒退着往下爬的是苏州队队员——我的天台老乡小吴,据他自己说,这次是他第三次走鳌太了,给他赞一个。 回看梁2左切和右切的路,我们五人左切,江苏队右切,其实最后都要回到山脊上来,事实证明还是右切速度快。 梁3——2800营地——金字塔 小龟在梁2垭口幸福的吃水蜜桃。你让我们这些吃馕的怎么咽的下去呢?在山上,为了节约时间,中午都吃馕,以后在回民街看到馕都吐了

这是在西安火车站站前小店买的馕,馕不容易坏,当作路上的干粮确实比较方便。并且我发现把水烧开再把馕拧成小块放进去泡会特别好吃。

亮剑和“鳌太雄鹰”,这是江苏队请的向导老李,人送外号“鳌太一枝烟”,看到谁都会客气的递上一支烟,问:“会抽烟不?”背了57斤重,这次在大石河扭伤了脚,他说自己12号给江苏队带结束后,21号还要带一支队伍上鳌太,不知他的脚伤好了没有?
梁3右切,没有什么难度了
梁3到顶后。一路下坡经过一片松树林到2800营地
2800营地及水源的位置,水源在右侧松树林边上。
2800营地
今天我来的最早,所以把帐篷搭在松树林里,这是2800最好的营地了。

本帖最后由 星空20080808 于 2017-7-30 11:21 编辑

大鳌太穿越第四天:2800营地——大石河营地    2017年7月11日,晴。早上6:40出发,下午18:10到达大石河营地。今天行程15公里。根据出发前了解的情况,西源营地没水,所以今天要“塔、石”连走,也就是说今天要连续翻越金字塔、塔1、塔2、塔3和九重石海,到大石河营地扎营,今天的强度和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塔1和塔2,很多地方的路只能容下一脚,算得上是鳌太线上最难走的地方,我们晴天尚且难走,碰到刮风下雨的时候更是雪上加霜。

  九重石海,鳌太线上的必经之路,三面石海,一面连着太白梁,其形状就象一首迎风破浪的巨舰,船头对着金字塔方向高高昂起,要想登上巨舰,只有从船头正面爬上,别无它法。但由于石海是亿万年沉淀,石头与石头之间却是牢固非常,所以只要小心攀爬,爬上九重石海也并非难事。天气晴朗的情况下,爬九重石海一般在两小时之内,本人用时1小时20分钟,也算是不错的了。

爬上九重石海,前面的路再也没有大的难度,整个鳌太穿越基本上算是成功在望了。

  另外这里要说明的是:东源营地和大石河营地,其实两者处于同一河谷,从九重石海走过来,先到东源营地,再到大石河营地,两者也就相差十多分钟时间。本次我们经过东源营地水源地时,已经没有流动的水了(见下图),所以扎营在大石河营地,大石河营地水源出水量大。

早上出发时的2800营地 从2800营地开始一路上坡到金字塔,大约用时1.5小时。在金字塔顶看塔1,塔1两侧山体陡峭,形状对称,堪称完美。 金字塔往塔1的路是右切。 右切的路上经过一个有造型的岩石。 塔1左切的路 塔1左切的难点之一是要经过大片的石海, 到达塔2的左切路口。塔2最后是要登顶的。 站在塔2回看塔1 到达塔2顶 塔3右切。塔3顶对下来,在路下边的水源,这里边还有好几处水源。如果你想在西源营地扎营,需要在此带水,这里离西源营地1小时路程。
走过塔3后,九重石海呈现在眼前 远观九重石海及下面的西源营地

到达西源营地(水源在左下方,为季节性水源,我七月去的时候没水) “塔、石”连走示意图 九重石海起点 攀爬九重石海 在九重石海途中回看山下 继续攀爬九重石海 站在九重石海顶回看刚才爬上来的路 九重石海顶上的标志

九重石海上合影

九重石海往前走地上的路标多起来。 经过东源营地,没水了 东源营地再往前走十多分钟,就到了大石河营地,有活水,水量大。这两个营地其实处于同一河谷(见下图),两者相差十多分钟路程。



本帖最后由 星空20080808 于 2017-8-1 22:36 编辑

大鳌太穿越第五天:大石河营地——明星寺。   2017年7月12日,晴。早上7:18分出发,下午18:00到达明星寺。经过昨天一天的苦战,九重石海已被我们抛在身后,加上拨仙台已近在眼前,不出意外,中午时分就能登顶拨仙台,所以今天的心情格外轻松。但我们走的是大鳌太线路,所以下山的路还很长。今天要走17公里,需用时11小时才能到明星寺扎营。

太白山最高峰拨仙台,海拨3767.2米,

大爷海就位于拨仙台下,这个群峰环绕下的高山明珠,现在正发出蓝色的光芒。

大爷海建有大爷海接待站,它也是太白山景区设施之一,所以常年有人值班,吃饭住宿都有,不过价格很贵。到大爷海喝可乐也成了驴友鳌太穿越的一大动力,20元一瓶的可乐,只不过更有象征意义罢了!

站在往万仙阵的山坡上回看昨天走过的路及昨天的营地

继续上坡往万仙阵,这个坡大概要走1个小时。 很多个码尼堆出现了 然后无数个码尼堆出现了 地面上的提示路标 万仙阵上最大的一个码尼堆 经过雷公庙 经过修整的石海路 到达岔路口:左往大爷海,右边先上拨仙台,再到大爷海。我们的目标当然是拨仙台了!!! 上拨仙台途中路右侧的二爷海 小龟龟是一马当先,目标拨仙台 上行途中相续看到路右侧下面的二爷海、三爷海,不知道有没有四爷海? 拨仙台果然气势不凡 拨仙台上残垣断壁,遥想古时拨仙台俯视秦川大地,那是何等的气势磅礴。 铁瓦 登顶拨仙台 拨仙台 拨仙台。曾在不同的帖子里看到过不同版本的拨仙台石碑,感觉还是数本次看到的“七层宝塔”状石碑最美。 当我双脚踏上3767.2米时,我告诉自己:梦想总会实现,一切皆有可能。 所有的辛苦只为这一刻 站在拨仙台看大爷海
大爷海边的“太白积韵” 大爷海山上面的冰洞 大爷海接待站住宿

大爷海接待站住宿

大爷海接待站的食堂 大爷海接待站食品还是很丰富的 大爷海接待站食品还是很丰富的 价格表 大爷海的可乐,你终于来了 大爷海 大爷海合影
再见,大爷海! 大爷海往文公庙,这里算是景区的路
在下山的路上仰望拨仙台 到达大文公庙。大文公庙也可吃饭住宿。前方左行往鹦鸽镇,直行往景区索道。
与福建龙岩队(四人团队)的合影。在大文公庙合影后,他们直行往景区索道当天下山,我们左行继续往鹦鸽镇。
左边往放羊寺、鹦鸽镇 下山途中回看刚才走过的路 往放羊寺。下山一路穿行在太白山红杉林中
到达放羊寺。放羊寺没水(也可能有水,我们没去找),还要继续走1个半小时才能到达明星寺。
放羊寺往明星寺的路口。队员路人杨
下午17:50到达明星寺,水源在崖壁下。今天一共走了差不多10小时
明星寺 水源在崖壁下,这是这几天营地中碰到的最少的水源了。 都19:20了,太阳还没有下山 开始准备晚饭。晚上吃我们台州特色“汤米面”。在山上的吃饭安排:早饭吃麦片粥,中饭吃馕,晚饭吃大米饭+蛋花汤。

本帖最后由 星空20080808 于 2017-7-30 10:26 编辑

大鳌太穿越第六天:明星寺——鹦鸽镇南源村农家乐(完)。        2017年7月13日,晴。早上7:20出发,下午13:10到达南源村农家乐,今天行程13公里。再有小半天时间就要结束鳌太的路程了,按照出发前的规划,下午的时间要赶回西安。明星寺到平安寺2小时,平安寺到终点4小时。从平安寺开始,一路是下坡,想找块平坦点的地方坐下休息都不能。到达警示牌后,然后就沿着叫一条羊皮沟的溪谷一路伴着溪水到达本次终点:南源村农家乐。在南源村包车到岐山动车站,坐动车回西安,这样速度快。也可以包车到眉县,在眉县客运站坐大巴到西安,但是坐大巴速度慢。 明星寺前看山景 在明星寺竟然看到了平安寺,两者看来如此之近,走路却要走个2小时。 路上的顠带 山景 明星寺——平安寺 一处陡崖用小木桥相连 路边的箭竹,这是大熊猫最喜爱的食物,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也生活着大熊猫 平安寺的水源在快到平安寺的路边 到达平安寺 平安寺正面 平安寺前的枯木,原来我们在明星寺前看到的就是它。 平安寺 平安寺号称:南脉福地。一直以为是寺庙,原来是个道宫,

从瞭望塔边下山,回看平安寺。 到达警示牌后,沿着羊皮沟一路溪水相伴 警示牌 过水泥桥后是机耕路 农家乐内景 到达本次鳌太穿越终点。 鹦鸽镇。 本人手绘地图:明星寺到平安寺2小时,平安寺到终点南源农家乐4小时。

本帖最后由 星空20080808 于 2017-7-30 10:49 编辑

轨迹已上传《户外助手》两只脚。星空20080808《五天半大鳌太穿越(塘口村—鹦鸽镇南源村)20170708——20170713》,轨迹全程记录80.13公里。本轨迹有52个标注点,详细标出各个营地、水源地、路口、各梁各塔的位置,直观明了,标错的地方,还望各位指正。 大鳌太穿越总图 前半程图 后半程图 我的手绘地图(各营地间标有公里数)
我的《五天半大鳌太穿越(塘口村—鹦鸽镇南源村)20170708——20170713》轨迹,最高海拨应为拨仙台3767.2米。
不错的作业,辛苦了~
很详尽,非常好!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