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之旅4(扎尕那-郎木寺-诺尔盖-黄河九曲十八弯-红原) - 河北 - 8264户外手机版
河北
天空的鹰68
2017-8-15 09:10
倒序浏览
7847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天空的鹰68 于 2017-8-15 09:14 编辑
7月12日,早上从
扎尕那
出发,顶雨破浪的前进着,按着兰州那个
驴友
指点的方向(红星乡右拐)前进着,他们先行一步,没想到在黄河九曲第一弯又碰到他们了。
按着设计路线是应该在郎木寺(天葬台)停一停的,211领航的也不听,只管一孟子扎到了若尔盖,
郎木寺
郎木寺具体是一个地域名称,它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郎木寺镇和
四川
省若尔盖县红星乡下辖的郎木寺村。郎木寺同时也是四川格鲁派寺庙达仓郎木格尔底寺的简称。在郎木寺沟里有两个隔河相望的寺庙:一座是四川的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另一座是
甘肃
的赛赤寺。郎木寺的发源地是四川境内的郎木寺大峡谷,在峡谷内有郎木洞、虎穴、和白龙江源头。到郎木寺
旅游
郎木寺大峡谷是必须要去的!不然你就看不到郎木寺的真谛!
回复
天空的鹰68
8月15日
本帖最后由 天空的鹰68 于 2017-8-15 09:15 编辑
天葬
天葬是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鹰(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天葬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是异次空间的不同转化,西藏人推崇天葬,是认为拿“皮囊”来喂食胡兀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而非网络旅游指南中说的“天葬可以让灵魂上天堂”之类的谬传,藏传佛教里没有“人死了可以上天堂”的说法。跟土葬,水葬,火葬一样,是一种信仰,一种表达对死者的哀悼的一种方式,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其起源、形式、内容以及仪式的实施,都要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业方式以及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乃至不同的社会阶层都会形成不同的天葬仪式
西藏古老神秘的天葬
天葬全过程。(血腥,残忍,真实,心理承受能力差者切勿入内,请慎重考虑,否则后果自负!在西藏民间,天葬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丧葬形式。对于天葬,民间有许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观看。今天就在这里我们一齐解开天葬之迷~
1、天葬台,因地而制,因风俗各有不同区别较大,这是西藏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全貌
2、果洛地区天葬台上的经堆(玛尼经堆),既在石板上刻的“六字真言”。
3、果洛地区天葬台上的经布(玛尼经布),既用“六字真言”印制在布上的经文
4、年老的“热甲巴”已喝完了一瓶白酒,想再吸支烟后再送亡者升天
5、这位“热甲巴”是领头的,什么时间施葬要听他的命令,他正在下命令
6、“热甲巴”数量与施葬的人数有关,一般是五、六人。听了领头的命令后,这位“热甲巴”在准备工具和换衣服,尽管他嘴上的烟还很长,但可以看出施葬马上就要开始了。
7、长的影子和尸体交织在一起,“热甲巴”们已经开始送亡人升天了。
8、凡事都有个讲究,第一刀亦不例外
9、由正脊下刀,男左女右。这是一具男性尸体,因此第一刀须从左边割开。这是第一刀割开后的局部,可以清楚的看到刀割效果
10、第一刀的连续性是很强的,不能一片一片的割碎,而且一直要割到脚掌才算结束
11、这样可以清楚的看到第一刀切开后的情况和在第一刀割开前勒在尸1体颈部的绳结。这根绳子有几个作用,一是固定尸体,二是防止腹腔的气体、食物溢出,三是有宗教意义。这把刀的样子与平日用的不同,是特制的
12、从这张照片上可清楚的看到“热甲巴”在将死者的第一块肉割下后,再割成块伴与炒面
13、将肉切碎后下一个动作程序是将左边的腿取下
14、将腿骨取下后(也可后取)再从相反方向的部位开割第二刀。
15、第二刀割大腿时的情景
16、第二刀的程序和方法一样,要一直割到脚掌后才可停刀。这是割到足根时的情况
17、分解肢体的顺序应从小腿与膝开始。现已将小腿竖起,准备分解。
18、这样看得更清楚一些,将腿扭成这个角度容易分解
19、“热甲巴”熟练地将小腿与足分离
21、将其大腿与骨盆分离下来了。
22、按顺序要分离从肩峰开始至手部皮肉。
23、要一刀到底,这样看是很清楚的
24、也是一刀到底,一直割下
25、这是打开后,既将胸腹皮肉割下后所看到的情况
26、从这个部位下刀开腔
27、把内脏全部拉出
28、找出与内脏有联系的腹膜
29、将腹膜切断
30、将五脏拉出放在一边以便检查
31、“热甲巴”不都是普通的解剖者,而且要负责检查死者死亡情况。这是“热甲巴”在叫死者亲戚来看死者的五脏情况
32、死者的亲戚与“热甲巴”一起在观察死者内脏割开后的情况
33、每一个器官都是要死者家的委派人一一检查的。
34、检查完毕后下个程序是解下骨盆
35、先将腰脊上的肉与腰脊分离
36、再将腰脊割断
37、这是被分离下来的骨盆和尸体情况。
38、骨盆的面积很大,需要砍成若干块
39、按程序要分离脊椎和肋骨了
40、已破开了一面肋骨
41、两边均已砍开,既分成图中的三片。
42、将肋骨取下后,还需分成小块,但现在看到的是头颅只与颈椎相连了
43、将颈与脊椎从颈根部砍开
44、用刀割断与脊椎相连的韧带。
45、取下脊椎准备分离成小段
46、按间隙分成小块
47、这是最后的一部分了,先把绳子割断(不解结扣)
48、头颅的皮肉都很紧很难分离,从这样大的刀来看,似乎“热甲巴”也很难下手。
49、这对“热甲巴”来说确实不是难事,分离的第一刀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50、由后至面颊逐步开割
51、面皮被割开后,需不停地将皮一同割下
52、这是一具被割得很干净的头颅。“热甲巴”准备将其砸碎
53、用裹尸体的布将头颅骨包起来,用石头砸碎,“热甲巴”已把石头高高举起来了。
54、这是从布下取出的颅骨,已被砸得面目全非了。
55、实际上的葬礼过程没有那样简单,你看这位“热甲巴”用刀指着这位青年在说什么
56、原来他是要喝酒,这样青年顺从的恭恭敬敬的送来了一杯自己配制的青稞酒。
57、“热甲巴”个个都很能喝酒,也是工作需要,看他喝得多痛快
58、天葬台上的这一角表现出天葬台上的工作确实很忙碌,一个“热甲巴”需不停地往二位碎骨者的那里送骨。
59、在砸骨的粉碎过程中,要把炒面混合在骨肉中,这样一可以起粘合作用,防止血溅,还可以诱秃鹫的食欲
60、这些鲜血淋漓的大小骨头也要砸碎吗?
61、这样大块的肋骨都是用石击法粉碎的。
62、真是手下生风,这只手骨在石击下碎如肉糜
63、当尸体一抬到葬场,秃鹫就飞来了。它们也十分关切施葬的过程。看这只秃鹫是多么聚精会神
64、它们有自己怕信号,知道何时飞到什么地方,看它们正在商量。
65、当施葬到一定阶段时,须送一部分肉去喂食鹫群。那个行走的人便是去送食的(手里提着许多肉)
66、当肉送到一定地时候,秃鹫便会飞来食肉。
67、整个人的工作大部分已完成时,这会飞的棺材就降临了。
68、整个过程还未完,鹫群就已然上葬场了
69、“热闹”一时的天葬台已空了,剩下的“热甲巴”扫一下碎骨,等其它的动物来食吧
70、人还未散,秃鹫已飞上了高空
71、这些柴木是熬茶剩下的,现在要走了,收拾一下,回头再用。
73、我们离天葬台越走越远了,他们走后那里会留下什么呢?
74、都去了,第二天我们再到这里时,什么也看不到了,一切都随着秃鹫的飞去而飞去了,剩下唯一能证明死者曾来过这里的怕只有这些绳头和碎布了。
回复
天空的鹰68
8月15日
本帖最后由 天空的鹰68 于 2017-8-15 09:16 编辑
这次把我们的公认为的没脾气的728也惹着急了,下来就说,这算啥事,于景点不去,只为赶路,那换不住坐火车直接到拉萨得了,开车干啥,有人解释说:咱这样走吧,以后路过的景点就看看,如果往里走老远再返回的就算了,我紧接着就说,我设计的路线都是路过的景点,比如说郎木寺,它只是往里拐了1.5公里呀,还要要真是往里拐老远的景点,那肯定是必要去, 比如稻丁亚成,雅鲁藏布江,黄河九曲第一湾等,都往里拐了大几十公里,这是必须去的,说的那哥们只点头。
山里转了这几天,说实话从会开车到这次出来,行驶了没有1000公里的经验,更别说跑山路了,在1700公里一转弯处,与一辆大货车会车,没有掐准车距,只为了躲避大货车(他们会车从来不减速),我往右靠的多点,把汽车右前膀擦了一点,(没经验,车速快,50迈)。今天终于叱咤在草原上了。若尔盖大草原,当年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那片草地就是这里,这次设计路线也是基本按着红军长城的路线反向走的,往南一直杀到了泸定的大渡河。
天不眷我,来到草原,只看到了草,没看到花,只看到了阴天(过草原一直阴天),没看到白云,打问才知道,来这里看花海要5-6月份来,那时才是花的海洋。来时提醒穿冲锋衣,有些人就是大意,到了这开始买衣服。吃过午饭,直奔下一个景点,第一湾
行驶在草原上,看到了成群结队的山羊和藏牦牛,也不知道是当地藏民故意的,还有就有这个习惯,他们骑马放牧一直把羊或牦牛赶在公路,搞的汽车不敢开,也不敢响喇叭,求解。
就这样慢慢腾腾的冲过了动物的包围,走了很长一段正在修理的公里(搓板路),来到了通往红原县和第一湾的三岔口,稍事休息,右转去第一湾,门票70元,车可以开到观景台,在这都玩期间遇到了同住扎尕那的驴友,相互打招呼。好多人都在盘升观景台,我们也上,211车全体人员往下走(到河边),我们往上,我认为大景点,远景点,还是在高处看到更好点,虽然爬升气喘吁吁(海拔原因),可是你到了高处远处眺望的心情已经把什么都忘记了。看到了细细之流弯弯曲曲汇成的母亲河(黄河),看似渺小,但就是因为这些弯弯曲曲的小流之河,最终才能成大气。
回复
天空的鹰68
8月15日
回复
天空的鹰68
8月15日
本帖最后由 天空的鹰68 于 2017-8-15 09:17 编辑
理论上讲 我们现在是行走在它们的路上
回复
天空的鹰68
8月15日
回复
天空的鹰68
8月15日
本帖最后由 天空的鹰68 于 2017-8-15 09:17 编辑
有时候藏民也是故意的把牛马赶在公路上
回复
天空的鹰68
8月15日
回复
天空的鹰68
8月15日
本帖最后由 天空的鹰68 于 2017-8-15 09:18 编辑
这才叫寸步难行呀
回复
天空的鹰68
8月15日
本帖最后由 天空的鹰68 于 2017-8-15 09:18 编辑
这是诺尔盖县 很大 很广 人少
回复
精选推荐
遇见勒多曼因
大五台逆朝一日速穿
香格里拉阿布吉措徒步
九顶山雪下蜀道
老两口温馨自驾江南
华东四省和华南二省骑行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查看全部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