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峡中不见狗,一沟风雪惹人愁----泰山东麓 - 山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东
打狗峡中不见狗,一沟风雪惹人愁
     黄蓉已乘天马去,
      此地空留一马鞍。
      打狗峡中不见狗,
      一沟风雪惹人愁。
     差不多泰山线路也到了扫荡犄角旮旯的阶段,偶有心情择其一二走走看看,一解百无聊赖。
     驴友口中的打狗峡,估计是大沟峡之以音传讹,屡屡被那些资深驴友提及,我也心向往之。因之,我计划走东西马峰一线上攀,打狗峡下撤,走遍整条峡谷。东西马峰,《泰山道里记》云“两山并起如马鞍”,就是鞍山现在一分为二了。
    我从封禅大典起始。一下车,一个人跑过了,“你好,请问这里就是封禅大典么?"。吓我一跳,以为是防火的,“对对,就是这里。”
    越过水库,直接上山,没有路,即使有路也被山民砍倒的槲树枝子遮盖了,但我心中有路就不怕眼前无路。稀里哗啦的扒拉到山脊,差点一头碰在铁丝网上,里边就是清晰的小路。铁丝网早已多见不怪了,只能算是驴行的小插曲。忽然空中一阵刷刷声传来,诧异的抬头,原来是两队麻雀出山东去了。板凳岭方向有人声传来,我不敢应和,右首沟里就是天烛峰进山口,清晰可见。
    慢慢上行,岱东山脉、沟壑一览无余,山峰耸峙,壁立千仞,刀砍斧夺,嶙峋掩映,直插苍穹。泰山风骨,尽在岱东,这里是男人的泰山,粗犷豪迈,壮美无边。磨山顶一马平川,这里仰望,也是拔地通天,大小天烛只是它衣襟上的点缀;俯瞰打狗峡,则幽暗神秘,不见天日。还有放炮的声音,不知修水库的在干嘛,不会是在炸山取石头吧,肯定不是欢迎我的礼炮。
   不知不觉,来到了东马峰的尾部。脚下应该是水门帘子沟,巨大的石屏环绕在沟头,拖曳至沟底,若是沟底仰视,会有震撼之感。前面道路,基本是在山石丛中摸索前行,阴面的小路,积雪覆盖,只有兽踪,无人迹,可知我是雪后第一个到来者。在登上东马峰之前,我就选择了下撤绕行,沿着石壁,穿过松林到垭口处。面对大山,我从来就不是个征服者,我只是个朝拜者,心中充满敬畏,充满感恩。坐在石坪上,与东马峰对望,我想到了李白的诗句,“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此时,与我两不厌者,唯有东马峰。
    我登上了西马峰。过而不登有两次了,一次是宰牛沟上来,我走刀刃山回返;一次肝化泉下来,我走将沟回返。站在西马峰,是欣赏刀刃山的最佳位置,“石嶂纵横六七里,中凹如削”,叫我来形容,觉得像是健硕的牛背,凝聚着无穷的力量,而老妈妈石,就是那牵牛的人了,耕耘万方,保佑天下五谷丰登。
     下打狗峡,真正的考验开始了。看到过那条似路非路的痕迹,有人说其难无比,又有人从下边往上来,到三分之二处,因找不到路铩羽而归,在我的意识里,别人能走的我就能走,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我可以按图索骥啊。
    然而,我错了。
    不过四五步,我就找不见走过的痕迹了。厚实的积雪掩盖了地表的一切,密不透风的连翘枝子遮蔽了空中的一切,仿佛只有野兽的痕迹可以遵循,后悔没带我的大砍dao也来不及了。沿着最凹处,用手推,用脚趟,用腰扯,用头拱,树枝子嘎嘣作响,脚下也是噗嗤一脚接一脚。我脑子里不想路的问题了,就找枝丫稀疏点的空间往下钻。意料中的悬崖还是出现了,右边找找,下不去,左边找找,枝子铜钱铁壁。擦擦汗,跺跺脚,定定神,还是走沟。靠近悬崖,发现中间有个不大的岩架可以落脚,有大拇指粗的一丛连翘,可以抓住顺到两米多深的底部。当我小心翼翼的手抓小树悬空之时,小树竟然连根拔起了,惊慌霎那,脚已落地,有惊无险。拍打一下身上的雪末、尘土,继续下撤,还有三四个这样的悬崖,如法炮制,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到了沟底。每个悬崖下都有大小不一的洞窟,好像有野兽出没的痕迹,此时,即使窜出来一直松鼠,估计我也会吓得屁滚尿流。
     坐在沟底的一堆乱石上,喝点水,歇息片刻,忽然感觉今天的我有点贝尔·格里尔斯了。
     眼前的路,雪没了,连翘枝子照样是密不透风。左边山脚有一片黑松林,走松下应该好走些,钻过去,果然好像有人走过的印记,但是久无人来,长满了乱草乱枝。小路时有时无,最后走进了一沟乱石,消失的无影无踪。继续施展闪躲腾挪的功夫,没有了连翘的缠绕,惬意了不少,也有心情来欣赏一下两边的风光了。左边一块大石坪,其上一节有个刚成型的冰瀑,爬上去近观,约有五六米高,再大一点就是冰瀑奇观;走不远,右边马峰之下的位置,也有一层叠的冰瀑,一层层的从几十米高的腰际挂着。打狗峡的标志性景观,应该是距离出口不很远的那道上百米的大石坪,仿佛从泰山顶一直飘下来的,东马峰上俯瞰甚为壮观,近观只能看到下面一部分。有几道涓涓细流从天而降,似乎未到谷底就被风吹成了云雾。谷口是一片平铺的石坪,清泉石上流,正好洗洗手,擦把脸,这才发现手划破了好几处。
   谷口的水库地基已经铺好了,有三个人正在给挖掘机加油,四五十个五十升的塑料桶齐刷刷的摆着,小电泵呼呼的往油箱里抽。“大吊车,真厉害,轻轻地一抓就起来”,《海港》的唱词吧,我差点哼出来。
   和他们搭讪了几句,沿着左边走不远,就走上了出山的台阶。
   再见,打狗峡,完整的穿越一次,我再也不来了。
[补记]
    后与封禅大典处山货摊老人闲聊,谈及马峰,告诫我不要走那里,摔死过好几个人了。我只知道有一济宁女驴友曾遇险东马峰,其他未知,无论如何,安全第一。又谈及下打狗峡经历,某年他带两人穿越,线路大致如我,下悬崖时将两个火烧忘在了崖顶,他回头去取,只剩下食品袋,不知被何物掠走,回想崖下洞穴,大概狐狸、獾之类吧,不知松鼠是否穴居。



















楼主勇气可嘉!
打狗的不一定是黄蓉,有可能是糟老头儿洪七公呢~

很好,很勇敢
泰山处处是风景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